问界升级抢市场,理想品牌遇挑战,新能源竞争加剧

这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变化得比谁都快,眼瞅着新势力们你追我赶,谁也不敢慢下来。一边是理想汽车以前高高在上,卖得欢,创始人李想逢人就聊“理想全家桶”,搞得理想粉丝那叫一个热情。另一边,现在问界猛地杀出来,还不是原来那个套壳东风底盘的问界,直接升级换代,尺度比理想大一圈,噱头也全了。这一闹,理想是真的有点慌了,网友的调侃和质疑也多了起来。我们就合计合计,这事儿到底是怎么个道理?

先不急着下结论,我们顺一下思路。处在这个新时代,大家几乎天天能看到新能源车各种新发布会。昨天你刚兴奋于理想L7用了四驱,今天问界M7又喊降价还加长轴距,怎么看都像是鸡血打多了。市场本来就不是铁饭碗,这届消费者也没谁天生认理想品牌。讲道理,消费者其实只关心两件事:第一,车到底好用不好用;第二,我花的钱值不值?

什么叫好用?一听价格,问界M7两驱版比理想便宜,但空间更大,外观也够唬人。稍懂点技术的人再仔细看:问界M7增程器没啥新鲜可是省油,续航控制得比理想稳,智能主动驾驶不止花架子。问界还做了底盘升级,比理想老气横秋的悬挂方案要强不少。说白了,现在问界做的是把理想那套“噱头+体验”复制了,还全方位升级了一下。你说理想能不着急吗?

有网友随口一问:为什么理想感觉突然不香了?其实这事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咱们都知道,理想早些时候爆火是因为增程式,被当做油改电的天花板。那时大家还不习惯纯电续航焦虑,能加油又不费力气,开出去没后顾之忧。现在不一样了,连小城市都开始建充电桩,换电站铺满街道,增程的优势其实越来越小。而且搞增程技术的厂,零跑、深蓝、哪吒这些牌子都把玩法摸明白了,卖得还便宜。技术门槛一降,理想的护城河说没就没。

再琢磨理想的车型,其实座椅布局啥的都大差不差,你家能装七个人,我家就能装八。配置拼到头,也就那些屏幕和座椅加热。真正让人心动的还是性价比和技术。比亚迪吉利这些老牌厂商搞机械性能的,动不动给你一个4.5秒破百,还能调节能耗,啥时候轮到理想笑傲江湖?

再看智能驾驶。人家小鹏自己搞算法,蔚来举着换电大旗,技术一直在推陈出新。理想那套助理驾驶是贴牌的,搞得细节不上心。消费者眼睛雪亮,谁家玩得真,谁家只是说说而已,都能分得出。现在再吹什么“家庭友好”,大家心里都嘀咕:你除了空间再大,还能给啥实用价值?市场不靠嘴皮子,得靠真货。

当下问界M7杀出来,华为又真舍得花钱。底盘,智能系统,续航,连内饰都贴着理想改进。这一波属于用心砸钱比拼,谁都不傻。M7刚出来那阵还被说模仿理想,结果用户体验一上来,反馈都变成“比理想更理想”。要是等着小米明年增程SUV上市,再加上消息里红米汽车准备走低价路线,到时候竞争真的打到血流成河。谁还敢在定价上吊着呢?消费者也不是脑袋一热都买贵的,指标线一比,谁划算买谁。

再说价格,理想现在选择不多。一个是继续更新产品,希望能在智能和机械性能上补课,另一个就是被动降价,跟风打促销。但问题是,市场已经碎片化了。比亚迪那边说降价就降价,吉利银河跟着推新品,零跑深蓝趁机捡漏,蔚来小鹏憋着大招。理想就算降价,降得不够也没人买,降多了没利润,还怎么讲故事?早期大家追捧理想,是觉得它敢创新敢冒险,现在到了关键时刻,死守老路不变,只能看着对手步步紧逼。

现在有个有意思的现象:理想创始人李想很有个人特色。以前靠着“教父人设”带火了理想,现在市场变了,他还是靠嘴硬把问题归咎别家、客户不懂或者媒体不懂,但终归绕不开产品力。自信是好事,可一旦成了固执,市场不买账怎么办?昨天吹牛还能赢,今天转眼就成了拖后腿。消费者是“用脚投票”,品牌再牛,产品没用,也挡不住别人降维打击。

问界升级抢市场,理想品牌遇挑战,新能源竞争加剧-有驾

增程式车的蛋糕大,每家都想分一块。比亚迪护卫舰07来了,吉利银河加算力上硬件。问界是这轮比拼里,既给了大家技术升级,又做到了不会定价虚高。这种模式才是市场最需要的。现在电车圈都明白一个道理:技术堆料再多,没有用户体验和合理价格,都白费。问界敢在续航、空间、智能全部下狠功夫,目标就是干掉理想“唯一优势”。

问界升级抢市场,理想品牌遇挑战,新能源竞争加剧-有驾

其实这场混战背后是另一个问题。我们到底凭什么选车?是品牌光环还是实用性?是朋友圈聊起来的面子,还是每个月省下来的用车成本?两年前理想可以靠牌子卖车,现在车好不好用变成了第一标准。问界耳朵贴地听市场,动作够快,优势一抓到就疯狂推新款,没空间也给你空间,要动力也满足你,用智能系统抢用户。理想现在要是不跟上,迟早被新势力拍进沙滩里。

问界升级抢市场,理想品牌遇挑战,新能源竞争加剧-有驾

再回到开头那个问题,为什么理想急了?答案其实很简单,市场不再缺乏选择。消费者一旦习惯比价,谁给得多,谁给得便宜,谁家技术真,没谁是铁打的不动摇。理想要是继续墨守成规,指望靠以前的惯性卖车,等到新品牌一口气搞到行业顶尖水平,用户直接就“移情别恋”了。

理想不慌吗?当然慌!不过慌没用,关键是得能变。这个行业就是新鲜感决定命运。谁手上有技术,谁搞得性价比高,谁能最快满足用户的需求,谁就能在风口站稳。理想该怎么办?不是藏着掖着继续吹牛,而是要真正去研究用户体验,做出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升级。如果还是“我知道、别人不懂”,那只能等着被更拼的新对手淘汰。

技术在迭代,消费者在进化,品牌要靠诚意和硬实力才立得住。问界这次主打“比理想还理想”,背后就是华为这家大厂的资源和能力。接下来一堆新势力、一堆车企老炮喊着要革新,理想的日子肯定不好过。等着看理想要么赶紧做出点不一样的,要么被夹在价格和配置里,慢慢挤出市场。最后这个市场,谁活下来,靠的永远都是真本事,谁吹得天花乱坠都没用。智能、空间、动力、价格,不往里下血本就等着人家超过你。等市场再变一变,就不只是理想慌了,可能轮到连老牌车企一起跟着出局。谁都不稳,谁都得拼。

你买车,记住只看两点:是不是你需要的,值不值那个价。这个道理放谁都通行无阻。车企谁能抓住用户,谁能实实在在解决大家的痛点,谁就是最后的赢家。理想现在该想明白了,光靠概念不够,得拼硬实力。打个比方,过去吹牛能卖销量,现在什么都靠真刀实枪。问界的猛冲让理想慌了,这就是市场规则。等下一波新款再冲出来,谁能熬住,谁才是真本事。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