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交易现阴阳合同!这行字不能签

二手车交易现阴阳合同!这行字不能签-有驾

家人们,今天必须给大家唠唠二手车交易里那些让人防不胜防的坑,尤其是 “阴阳合同” 这事儿,真的太坑人了!最近,好多朋友在二手车交易过程中都遭遇了糟心事,其中阴阳合同问题尤为突出。今天咱就一起来揭开它的真面目,让大家在买车时千万别踩坑!

咱先讲讲啥是阴阳合同。简单来说,就是二手车交易时,车商给你弄两份合同。一份呢,是给你看的,价格、条款看着都挺正常,这叫 “阳合同”;另一份 “阴合同”,藏着各种猫腻,等你签完字,才发现自己掉进大坑里了。比如,合同里突然冒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收费项目,像仓储物流费、上牌服务费、车辆采办费,甚至还有些合同会偷偷更改贷款金额,让你还款压力骤增。

之前就有位消费者小李,在济南蓝翔二手车交易市场的凯航销售有限公司买了一辆 2011 款二手宝马 Mini。车外观看着修复得不错,可开起来问题不断,线路短路、转换机构总成、气囊、控制电脑、刹车等关键部位都有不同程度损坏。更可气的是,买车前销售人员压根没提这些事儿,出了问题还各种推诿。后来才发现,车商在合同上做了手脚,小李签的就是阴阳合同,实际条款对他极为不利。

还有温州的郑先生,花了十几万买了辆二手车,结果是辆 “事故车”,里程数也被从 8.4 万公里改成了 3.2 万公里。成都的包先生买路虎也碰上类似情况,商家说公里数 10 万公里,实际却是 30 万公里。这些案例背后,不少都和阴阳合同脱不了干系。车商利用消费者对合同条款的疏忽,通过阴阳合同掩盖车辆真实问题,让消费者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阴阳合同对消费者的危害可太大了。经济上,多花冤枉钱是肯定的,贷款金额被偷偷提高,各种莫名其妙的费用加进来,钱包迅速瘪下去。权益保障方面更是大打折扣,一旦车辆出现问题,按照阴合同的条款,消费者很难维权,车商早就给自己留好了退路。

那为啥二手车交易里阴阳合同这么猖獗呢?主要还是行业监管不够到位。二手车市场发展快,但相关规范和监管机制没跟上。很多车商是经纪公司,也就是中介,责任相对较轻,为了赚钱容易动歪脑筋。而且消费者和车商信息严重不对称,消费者很难全面了解车辆真实情况和合同条款背后的门道,这就给了不良车商可乘之机。

咱们消费者该怎么防范呢?首先,签合同前一定要仔细看每一条款,别被车商催几句就稀里糊涂签字。对那些模糊不清、不合理的条款,坚决要求修改。最好找懂行的朋友或者专业人士陪着看合同。其次,不要只看合同表面价格,要综合考虑车辆实际价值、市场行情等。如果价格低得离谱,那可得小心了,背后很可能有猫腻。另外,交易过程中,所有承诺都要落实到书面合同上,别轻信车商口头保证。

二手车市场本应是个方便大家买卖车辆的地方,但阴阳合同这些乱象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监管,规范二手车交易流程,让消费者能放心买车。也提醒各位准备买二手车的朋友,千万擦亮眼睛,别让自己的辛苦钱打了水漂。

最后,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朋友,麻烦动动您的发财小手,点赞关注走一波!祝点赞关注的家人们都能顺顺利利,发大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