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持续17年的补贴政策终结,让美国电动汽车市场从狂欢跌入寒冬。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今年7月签署《大而美法案》,决定自9月30日起终止实施已17年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
这一决定立刻在美国市场引发连锁反应:消费者抢在截止日期前购车,导致第三季度电动车销量创下纪录;分析师预计,第四季度销量可能“腰斩”,市场份额将从当前的9%以上降至4%以下。
与此同时,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超过50%,欧洲也在稳步推进电动化转型。 政策急转弯不仅暴露了美国电动车行业对补贴的依赖,引发了对美国在全球新能源竞争中掉队的担忧。
美国电动汽车市场在2025年第三季度上演了“最后的狂欢”。 考克斯汽车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7月美国电动汽车销量达13.01万辆,环比增长26.4%,创下有记录以来第二高的月度销量。
8月份,这一数字继续攀升至14.6万辆,市场份额提升至9.9%,成为迄今为止美国电动汽车销量最高的月份。消费者争相购车的原因很明确:一项已实施17年的7500美元联邦税收抵免政策将于9月30日到期。 这项政策始于2008年,在拜登任内还曾扩大补贴范围并取消制造商数量上限。
为制造紧迫感,特斯拉等在官网显眼位置设置倒计时提醒,告知消费者必须在9月30日前完成提车才能享受税收抵免。 经销商也纷纷以“补贴即将结束”为营销策略推动销量增长。特朗普的政策转向不仅取消了电动车补贴,还撤销了对未达燃油经济性标准车企的罚款。
分析师们对后市普遍悲观。 巴克莱银行汽车分析师Dan Levy指出,政策取消将在短期内刺激“恐慌性抢购”,2025年四季度电动车销量恐出现断崖式下滑。iSeeCars执行分析师Karl Brauer预计:“补贴结束后,美国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可能立即降至4%以下,并在2026年初稳定在约4%,约为当前水平的一半”。
这一预测与德国的情况相似。 德国在2023年12月终止电动车补贴后,2024年纯电动汽车销量大跌27.4%,直到今年才开始回暖。面对即将到来的市场寒冬,各大车企已开始调整战略。
通用汽车宣布在其底特律“零号工厂”实施临时裁员计划,约360名员工受影响,以削减悍马EV和凯迪拉克Escalade IQ的产量。 通用汽车北美区总裁邓肯·奥尔德雷德表示:“我们不会过度生产,几乎肯定会看到电动汽车市场暂时缩小”。
为应对补贴退出后的市场,一些车企准备自掏腰包维持销量。 现代汽车在补贴结束后立即为旗下车型提供7500美元现金折扣,相当于自己补贴消费者。 通用和福特则计划将优惠整合到租赁条款中,使消费者能间接享受优惠。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警告,公司可能经历“几个艰难季度”。 也有分析认为,取消补贴虽会对特斯拉销量产生微弱影响,会对竞争对手产生更大影响。当美国电动车市场因政策转向而充满不确定性时,中国和欧洲的电动化进程仍在快速推进。
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动汽车领域的领跑者。2024年前11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的70%,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90%以上来自中国。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已连续四个月占比超过50%。
欧洲市场同样稳步发展,新能源汽车已占汽车总销量的四分之一。 欧盟的“禁燃令”规定从2035年起禁售新的燃油轿车,为电动化转型提供了政策确定性。
相比之下,美国电动车市场不仅规模较小,增长前景也因政策不确定性而蒙上阴影。 美国电动车销量高度依赖特斯拉,中国则有众多品牌提供多样化、价格实惠的车型,这是其成功的关键。
取消电动车补贴的背后是其能源战略的重新定位。 从他上任首日签署退出《巴黎协定》,到如今削弱新能源激励、取消燃油车排放罚款,特朗普意在重振美国化石能源产业。
将能源政策视为经济竞争力与地缘博弈的工具。 在竞选期间,他承诺提高美国石油产量,尽管美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油气生产国。 他还计划取消拜登的清洁能源倡议,包括对风能、太阳能及氢气生产的补贴。
这一政策转向引发了广泛批评。 电动汽车倡导组织“电气化联盟”称,此举 “将美国在电动车领域的未来角色拱手让人” 。 哈佛大学预测,终止税收抵免将使美国2030年电动车普及率下降6个百分点。
特斯拉股价在过去一周已累计下跌近10%,摩根大通预计政策终止将令特斯拉每年损失约12亿美元,相当于其2024年预期利润的17%。 通用、福特等传统车企可以借机放缓电动化节奏,Rivian、Lucid等新势力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德国2023年底取消补贴后,2024年电动车销量暴跌27.4%,直到今年才开始回暖。 美国市场很可能遵循类似轨迹,行业将迎来剧烈波动与洗牌。
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已占全球一半以上,欧洲也在稳步推进2035年禁售燃油车计划。 特朗普的决策非没有保护美国产业,可能使美国在新能源竞赛中进一步落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