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真正的安全之王:新能源汽车还是燃油车?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要真搞明白,还真没那么容易。毕竟,大家买车的时候,除了关心动力、油耗,最上心的可能就是安全靠谱了。特别是听到“新能源车一旦起火根本扑不灭”,这下更是让人心里犯嘀咕。下面就带大家翻翻老底,揭开新能源车和燃油车谁更安全的谜团。
咱们先来说说最让人揪心的——起火。燃油车是老资历了,几十年下来,电路、油路这些地方的毛病都摸得门清。常见的火灾源头,主要还是线路老化、油管渗漏或者剐蹭碰撞造成的汽油泄漏。真要着起来了,一般也得好几分钟才会火势凶猛。按老司机的说法,从冒烟到火苗窜出来,五分钟打底。这个时间点,其实给了车里面的人足够的撤离机会。再说了,干粉灭火器这种装备,用在燃油车身上,基本还是有点效果的。常年跑长途的朋友都知道,车龄大、保养不到位,自燃风险是直线上升。
新能源车呢?这年头越做越智能,隐藏的风险也跟着升级了。大多数新能源车的咽喉命门就是那一整块锂电池。只要遇上过充、过热、猛烈撞击,或者电池本身有点小毛病,热失控说来就来。这个过程特别“快手”,有资料说,从车底冒烟到整车火光冲天,前后还不到一分半。这留给车上人的时间,真的是“眨眼功夫”。别说找灭火器,搞不好连手机都来不及拿,先脚底抹油要紧。更糟糕的是,电池一旦起火,消防员都头大。就算扑灭了,转头又冒烟,复燃概率高得惊人。据说有辆特斯拉撞了以后,现场消防花了七个多小时,用了上百吨水才勉强把火压住。对比之下,燃油车就像小火慢炖,新能源车是干柴烈火、风风火火。
说完了火灾风险,咱们来聊聊碰撞。新能源车设计时,就把大电池往底盘上一放,这下重心降下去,侧翻啥的不是轻易能翻出来。听说某款国产新能源车,车身用上了钢铝拼接,扭转刚度大得吓人。什么25%小角度撞击评分,也都是领跑一众对手。这点燃油车有点捉襟见肘,毕竟底盘大部分空间留给了变速箱、油箱和排气管,强度和结构布局受限。
但事情要是翻过来——新能源车一辆比一辆重。一撞起来,比起老头乐多加了三五百公斤。你想想,两头热乎劲儿往一起撞,新能源车本身有坚固的电池壳保护,没准把自己人保得好好的,对方小车却吃了大亏,再加上电池包如果受力点不对,起火风险又来了。燃油车在这方面反而没这么沉,遇事灵活,有时候还能化险为夷。
既然说到智能,新能源车可是把黑科技玩明白了。主动紧急制动、车道偏离预警,啥智能功能都有。资料说,装了主动刹车的新能源车,追尾概率直接砍掉一半,让市面上的燃油车都望尘莫及。当然,这也得看天气给不给力。要是遇上下大雾、大雨,电子设备说罢工就罢工,而燃油车的老机械,多大风多大雨都能抗一下,至少基础操作还算靠谱。
到底谁安全?这事儿一半看技术,一半靠运气。拿起火来说,燃油车自燃概率没新能源车高,起火速度慢,多留了几分钟命。如果真不幸中了“电池热失控”大奖,新能源车火速失控,别说扑灭,连跑的时间都得掐着秒表。反过来,比结构强度、主动安全配置,新能源车确实有后发优势,智能防御、传感器啥都用上,把小事故的概率降得很低。
当然,也绝不能一叶障目。新能源车凭借新材料、新结构,安全测试得分相当亮眼,但现有事故案例里,电池包受损、起火致命的仍时有发生。燃油车虽然搭载的主动安全没新能源花哨,可多年经验积累,稳定性高,大家心里也有底。碰上极端天气、长时间用车,还是得“三分靠养,七分靠命”。
大家要是真打算买哪个,都别盲目跟风。每一款车出厂前,都要过一套严苛的安全测试,不管是油车还是电动车,厂家都是“拿命造车”。关键看各自的使用场景和日常习惯。长期跑高速、路况复杂,建议勤检查线路,油车也能开得安心。常年在城市穿梭、智能辅助用得多,那新能源车的主动安全系统能帮上大忙。偶尔自驾出远门,灭火器、随车手电、紧急锤必不可少。有了这些装备,遇到任何情况都算有个底气。
说到底,安全无小事。只是驾驶者和车辆一起练成金刚不坏之身,才是真正的安全感来源。至于“安全之王”这顶帽子,轮到谁头上,恐怕还得看天时地利人和。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