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市场就知道,前两年大家都追仿赛、ADV,觉得够酷够能跑。可时间一长,不少人发现,那些设计夸张的运动街车,平时通勤太跳脱,周末遛弯又不够自在。反倒是本田 CB400、川崎 W800 这些车,把后座做平点,换上圆灯,看着顺眼,骑着舒服,慢慢攒起了不少粉丝。
这时候张雪 500F 横空出世,一下子把这股复古风推到了高潮。这车有意思,四个气缸并排的发动机,能跑到一万三千转,动力挺足。仪表盘是两个圆滚滚的机械表,排气管一边一个,看着就有当年本田 CB400SF 的味道。最关键的是,厂家特别听劝,上市前根据大家的意见,两个月里改了 11 处地方,仪表盘、排气管,连大灯都加粗了 10 毫米,活生生把自己打造成了 "最懂用户的品牌"。
价格一出更是让人眼前一亮,预售 2.58 万,这价钱买个四缸复古车,比进口的川崎 ZX4R 便宜太多。要知道,后者光马力就比 500F 少了 7 匹,价格却高不少。
为什么大家对这种复古车这么上心?其实是填补了不少人的情感缺口。70 后、80 后里,多少人当年对着本田 CB400SF 流口水,可那车没正式引进国内,成了心里的遗憾。现在张雪 500F 来了,双筒仪表一摆,四缸发动机一吼,瞬间就勾起了那些年的回忆。而且这车不只是样子复古,实际骑起来也舒服,低转速时力气够大,日常代步轻松,想跑快点高转速也能跟上,那声浪更是成了不少人下单的理由。
不过复古车也有争议。有人觉得机械仪表虽然有味道,但不如液晶屏实用;外置的机油滤清器换着方便,可老车迷就爱经典的内置设计。厂家也有办法,圆灯、水滴形油箱这些标志性的复古元素保留着,悄悄把 LED 灯、单摇臂这些新东西装上去,算是新旧平衡得不错。
那到底谁在买这些车?40 到 50 岁的人是主力。他们买车不只是为了代步,更看重那份踏实的质感和心里的念想,只要车子有当年那股 "本田味",多花点钱也愿意。年轻人也没落下,90 后、00 后被四缸的 84 马力吸引,觉得改改也挺酷,但他们也希望车里能有点智能电控的东西,别太老派。
现在买复古车的人,大多不满足于原厂样子。差不多一半的车主都会自己改改,有的做成咖啡风格,有的改成 Scrambler,把车子变成了展示自己个性的画布。摩托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慢慢变成了有感情的伙伴。
看到这股热潮,大家自然会想,那些曾经的经典款能不能再出来?比如飞致 250,要是能照着初代天剑王 YBR250 的样子,把油冷单缸发动机装回去,再加上日系复古的线条,肯定有人买。当然,该升级的得升级,比如加上双通道 ABS、电喷系统,油耗还保持原来的 2.8 升每百公里,那就很能打了。
GW250 也有机会。不用大改,换个圆灯,装个机械仪表,发动机还用原来的双缸,车架也不换,能省不少钱。之前就有车主自己这么改,效果挺好,说明它低调内敛的风格跟复古很搭。
不光这两款,其他车也有潜力。钱江追系列、赛科龙 RE 可以加点攀爬元素,换个全地形胎,把排气管往上挪挪,能跑更多地方。豪爵 DR250 要是把运动感收一收,座椅弄平点,说不定能接 GW250 的班。
国际品牌也没闲着。铃木搞了个 GSX8T,用 776 毫升的双缸发动机,装了 5 寸的大屏幕,想把当年的 T500 Titan 经典重现,就是价格还没说,看样子是想走高端路线。雅马哈的 RW 系列,对着当年的 RD350 来的,从 125 到 700cc 都有,想把复古和跑车的感觉融到一起。
国产车要想突围,质量是关键。张雪 500F 一年就研发出来了,速度是快,但发动机耐不耐用还得看实际表现,最好能像他们之前的 500RR 那样,跑够百万公里再说话。当然也有巧办法,比如标致姜戈第四代,卖 15800 起,走 "轻奢复古" 的路子,还加了智能钥匙,在踏板车里就挺突出。
往后看,这十年可能是复古车的好时候。近一两年,国产四缸复古车可能会降到 2.5 万左右,到时候进口的本田 CB350 这些车日子就不好过了。长期来看,还得靠文化和技术。多办点复古车展、改装比赛,让大家有地方交流,感情才能更深。技术上,机械感得留住,但该有的 TCS 牵引力控制、手机互联这些也不能少,老情怀得装新科技才行。
老设计有新味道,旧情怀装新科技,这大概就是复古车能火起来的原因。毕竟,谁不喜欢既有回忆,又有新意的东西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