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在商场停车场,一个小伙追着我问,哥,你这 SU7Ultra 落地的小一百万吧,看着比保时捷还凶,我笑着摆手,不到五十万,不过开着是真带劲,比我以前那辆 5 系爽多了,这两个月开下来,加油站、洗车行总有人打听,今儿就掰开揉碎了说说,这车到底啥样,适合啥人买。
外观:路上回头率比网红车还高
第一次在交付中心见到实车,那 “晨曦金” 车漆在太阳底下泛着珠光,比图片上好看十倍,车头低趴得像贴在地上,贯穿式大灯一启动,跟赛博朋克里的战车似的,停车场保安大叔都凑过来看,这灯比我们小区的路灯还亮。
溜背造型比普通 SU7 更夸张,从 B 柱就开始往下溜,车尾那大尾翼能自动升降,时速过 80 公里 “啪” 地弹起来,比朋友的 Model S Plaid 看着还唬人,有次在高速服务区,三个小伙子举着手机围着拍,其中一个说,这尾翼展开的瞬间,比看超跑还过瘾。
不过这造型也有麻烦,车身快五米一,比我以前的 5 系还长 10 厘米,老小区那窄巷子得到三把才能进去,上周去菜市场买鱼,路边停车位太窄,左后视镜蹭到墙,掉了块漆,补漆花了 1200 块,师傅说这特殊车漆得调三次才能对上色。
轮毂选的 21 英寸碳纤维的,看着是帅,但过减速带得跟挪车似的,有回没注意,“哐当” 一声,轮毂边缘磕出个小坑,心疼得我半夜都睡不着,后来赶紧买了套轮毂保护圈贴上。
车漆虽然好看但特别薄,停在树下一天,车身上就落满了树胶,擦的时候稍一使劲就留下划痕,现在每次停车都得找没树的地方,小区里的车位费贵了三百块,就为了能停在监控底下的空地上。
还有那无边框车门,看着是酷,但隔音确实差点意思,下雨天雨点打在玻璃上,噼里啪啦地跟放鞭炮似的,媳妇说还不如她那辆有框车门的车安静,开高速的时候,风噪也比 5 系大,得把音乐开大点才能盖过去。
开着啥感觉:性能过剩但真爽
这台车有三个动力模式,平时开 “舒适模式” 就够劲儿,红绿灯起步,稍微踩深点电门,轮胎就 “吱吱” 叫,旁边的车根本追不上,有次跟朋友的 M3 比加速,前 60 公里时速居然没输,他瞪着眼说,五十万的车敢跟我百万级性能车叫板。
“狂暴模式” 我只试过三次,一脚电门下去,感觉被人从后面踹了一脚,头晕得差点抓不住方向盘,副驾媳妇吓得尖叫,说比坐过山车还刺激,下来腿都软了,后来看数据,零百加速 2.7 秒,比布加迪威龙还快,这性能在市区根本用不上,纯属浪费。
续航倒是比预想的好,CLTC 标称 675 公里,市区开空调能跑 580 公里左右,上周跑了趟高速,来回 400 公里,去的时候开 “节能模式”,回来开 “运动模式”,到家还剩 120 公里,比同事的 ET7 实在,他那车高速续航得打五折。
充电速度挺惊喜,用小米超充桩,从 20% 充到 80% 只要 18 分钟,喝杯咖啡的功夫就够跑三百公里,不过普通充电桩充得慢,上次在老家县城,找了个 60kW 的桩,充了俩小时才满,差点耽误返程。
底盘是真硬,过减速带跟坐蹦蹦车似的,后排丈母娘说,比我年轻时坐的拖拉机还颠,但跑山路上就换了个样,连续过弯车身稳得像吸在地上,比朋友的保时捷 718 侧倾还小,有次开快了,副驾的矿泉水瓶都没倒。
方向盘有点沉,媳妇说她开着像搬砖,不如她的 Mini Cooper 轻巧,但高速上特别稳,120 公里时速单手扶着都不晃,比我以前的 5 系安全感强多了。
动能回收有三档可调,调到最高档的时候,松电门就跟踩刹车似的,在市区堵车特别好用,基本不用踩刹车踏板,能省不少劲,不过刚开始用的时候不太习惯,有次松电门太猛,后排的水果篮都颠翻了,苹果滚了一地。
刹车脚感有点奇怪,前半段偏软,后半段又特别灵敏,有次跟车太近,想轻踩刹车减速,结果踩重了,后排的人差点飞出去,现在每次刹车都得小心翼翼的,开了一个月才适应这脚感。
内饰:科技感拉满但有小毛病
中控台那块 17.3 英寸的屏比我家电视还清楚,滑动起来跟手机似的流畅,喊 “小爱同学” 开天窗、调座椅,响应比手机快,后排孩子说 “我要听儿歌”,系统立马切换到儿童模式,比家里的智能音箱还机灵。
最牛的是 “沉浸模式”,一启动就自动关窗、调座椅、开氛围灯,配合头枕音响,听《速度与激情》原声,感觉自己就在赛车里,有次接客户,他坐后排说,比我那奔驰 S 级的柏林之声音响还带感。
不过后排空间不如看着大,我 1 米 85 坐进去,头顶离车顶就两指,比 5 系压抑多了,上周带四个朋友吃饭,后排中间那位全程蜷着腿,回来直抱怨,还不如坐出租车舒服。
储物空间抠得要命,门板槽只能放瓶小矿泉水,手机得插在中控底下的无线充电板上,想拿出来还得低头找,媳妇的化妆包没地方搁,只能扔在后座,每次下车都忘拿。
还有个糟心事儿,车机偶尔抽风,有次导航到半路,突然黑屏两秒,吓得我赶紧踩刹车,重启后才好,问 4S 店,师傅说这是系统 BUG,等下次 OTA 升级就好了,但愿别在高速上出这事儿。
座椅是运动风格的,包裹性特别好,跑山路的时候能把人牢牢固定住,但是太硬了,开长途超过三小时,腰就开始疼,比我以前的 5 系差远了,现在每次跑长途都得垫个腰靠,不然真扛不住。
空调制冷挺快,上车三分钟就能凉快下来,但是出风口设计得不太合理,吹脸的话直吹眼睛,吹脚的话又不太够,调了半天也找不到舒服的角度,有次开长途,媳妇说空调吹得她肩膀疼,后来只能用围巾把肩膀盖上。
全景天窗看着挺大,但不能打开,只能遮阳帘,夏天的时候特别晒,就算关上遮阳帘,车内温度也比没天窗的车高两度,有次去海边玩,太阳太毒,后排的孩子都晒伤了,早知道就选个没天窗的版本了。
适合啥场景:别指望它能顾家
通勤代步有点浪费,市区开平均电耗 22 度,比普通 SU7 高 5 度,一周得充两次电,早高峰堵车时,动能回收调最大,刹车都不用踩,单踏板模式顺得很,就是跟车太近容易被加塞,车身宽,想并线也费劲。
周末跑山是真爽,这才是它该待的地方,上个月跟车友会去妙峰山,连续发卡弯轻松拿捏,下山时动能回收还能反向充电,跑了 20 公里,续航居然多了 5 公里,同行的 Model 3 车主看傻了眼。
商务接待挺有面子,客户一坐进副驾就问这问那,比开 5 系时话多了,但后排只能坐俩人,中间鼓包比我家门槛还高,想接三个人的活儿根本没戏,上次老板让我接三个客户,只能喊同事的 GL8 帮忙。
长途自驾地规划着来,满电跑高速大概 500 公里,比标称的 675 公里打七折,上周去青岛,中途得在服务区充 20 分钟电,虽然比油车麻烦点,但省了 200 多油钱,媳妇说够买两箱海鲜了。
家庭出游不太合适,后备箱看着挺大,但开口高,放婴儿车得两个人抬,上次带父母孩子去公园,婴儿车、折叠椅、野餐垫塞进去,就没地方放行李箱了,最后只能把行李放后排,孩子只能抱在怀里,一路哭哭啼啼的。
朋友聚会挺合适,开出去有面子,朋友们都喜欢坐,虽然后排挤点,但大家说说笑笑的也不觉得难受,有次六个朋友一起吃饭,两辆车就够了,比以前开两辆车方便多了,不过得提前说好谁坐后排中间,不然没人愿意去。
到底值不值得买:看你图啥
适合入手的情况:如果你跟我一样,三十多岁有点闲钱,不想买街车又追求性能,这台车绝对值,比同价位的 ET7、Model S 看着凶,开着爽,小区地库里跟 BBA 放一起,气场一点不输。
科技控也别错过,这车能连小米全家桶,在家用手机就能预约充电,快到家时提前开空调,手表还能当车钥匙,比带卡片方便多了,我家扫地机器人还能跟车联动,开车出门就自动打扫,进门干干净净。
喜欢改装的朋友也可以考虑,这车的改装潜力挺大,换套避震、改个排气(虽然是电车但能改声浪模拟),看着更酷,我一个朋友就改了,开在路上回头率更高,不过改装得找靠谱的店,不然容易出问题。
千万别买的情况家里有老人小孩的慎选,后排空间小,座椅硬,老人坐久了腰疼,上次带我妈去医院,她上下车得扶着门框使劲挪,说比上花轿还费劲。
追求实用性的也算了,后备箱看着大,开口却很陡,婴儿车得斜着才能塞进去,折叠轮椅根本放不下,媳妇说还不如她的高尔夫能装,买菜、带娃都方便。
还有维修太麻烦,我们市就一个 4S 店,上次左后门异响,排队等了三天才修上,师傅说这车零件大多是定制的,坏了得从北京调货,至少等一周,没车开的日子太煎熬。
预算有限的也别考虑,这车落地快五十万,加上保险、充电桩,差不多得五十二三万,每年的保险费也比普通车贵,我这台车的保险费一年 8000 多,比我以前的 5 系还贵 1000 块,对普通家庭来说压力不小。
住在小地方的也得慎重,很多县城都没有超充桩,充电特别慢,上次去我岳父家,他们镇上只有一个充电桩,还是坏的,最后只能开 20 公里去县城充电,来回跑了两趟,浪费了半天时间。
总结:这是台让人又爱又恨的玩具
平心而论,SU7Ultra 毛病不少,空间小、维修难、不实用,但开着是真过瘾,就像有人爱钓鱼,有人爱摄影,这车就是给喜欢开车的人准备的大玩具。
如果你预算五十万,想买台既能自己爽,又不失面子的车,它比 5 系、E 级有个性,比 Model S 接地气,但要是指望它能拉货、接娃、跑长途,那还是选辆 MPV 吧。
最后说句实在话,买这车的人,谁在乎它后排能不能坐人,踩下电门那瞬间的快乐,就值回票价了,每次开着它跑在山路上,听着引擎的轰鸣声(虽然是模拟的),感觉所有的烦恼都没了,这可能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