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风云A9续航2500公里骗还是颠覆

国产新能源车又来一个炸裂的数据:续航2500公里,充电14分钟补500公里。这不是科幻电影,是奇瑞的新车风云A9,直接把参数抬到了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高度。一台家用车,油车都没做到的事情,它居然用电池和发动机搞出来了。很多人看了都惊呼,这也太离谱了吧?而且奇瑞给出的售价还不高,20万出头,按道理说,这个价位的车能有个综合续航1000公里就算不错了,现在它硬生生翻了一倍还多。听着是挺让人激动的,但越看越觉得哪里不太对劲。真的有这么神?电动车行业到底怎么了?

先别急着下结论,咱们一个个拆开看。

奇瑞风云A9续航2500公里骗还是颠覆-有驾

先说这个2500公里的续航,确实吓人。奇瑞说这是在CLTC工况下的官方测试值。这个工况是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一个标准,模拟的是车辆在各种城市、高速、郊区等多种情况综合下的表现,偏向于“理想状态”。但问题是,理想归理想,很多时候实际使用环境要复杂得多。比如开空调、开车窗、满载、爬坡、寒冷天气、堵车这些情况,都可能让电耗蹭蹭往上窜。

按行业的平均折扣率算,CLTC值和实际使用续航之间可能要打个七折甚至更低。也就是说,这车实际跑下来,可能在1750公里左右。当然,1750公里也不短了,依旧很能打。毕竟现在大部分新能源车的主流续航还在700公里上下徘徊,这车起码直接把天花板往上拉了一大截。

奇瑞风云A9续航2500公里骗还是颠覆-有驾

再看14分钟充500公里的快充,这个听着更让人觉得有点不真实。但拆开来分析,背后其实是目前行业内普遍在追求的高压快充技术。奇瑞这台车或许用了800V甚至更高电压平台,这和现在很多新势力车企的技术方向一致,比如蔚来的换电、比亚迪的快充、特斯拉的超级充电桩。高压快充确实能显著缩短充电时间,但也有条件限制,比如需要匹配的高功率充电桩,普通的低压充电桩显然没办法实现这个速度。

所以,这个“14分钟补500公里”可能不是所有使用场景下都能成立的,它更像是一个理想化的宣传亮点——在高速服务区找到对应的快充桩,电池温度在最佳状态,功率也拉满,或许真能实现。但如果是在普通社区里找个慢充桩,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奇瑞风云A9续航2500公里骗还是颠覆-有驾

那接着看,这些“看着很美好”的性能参数,是不是奇瑞一家的特例?其实也不是。整个新能源车行业最近几年都在疯狂卷技术,卷参数,甚至卷到有点不讲道理。比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特斯拉的4680电池,谁都在拼命拉长续航、缩短充电时间、提高安全性。车企们深知消费者最关注的就是这些东西,尤其是“续航焦虑”这个痛点,只要能解决,哪怕是宣传层面解决,都能大大提升市场竞争力。

而且行业内大家心照不宣的一点是:很多参数本身并不完全代表实际体验,而是作为一个营销抓手存在。毕竟,大部分消费者在真正买车的时候,不一定会真的纠结自己是不是需要2500公里续航,但一个比别人高出一大截的数字,确实能让人更容易下决心。

奇瑞风云A9续航2500公里骗还是颠覆-有驾

这么想的话,奇瑞的这波操作,其实不算特别惊人。它不过是把车企们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的“军备竞赛”推到了一个新高度。从比亚迪、蔚来、小鹏,到特斯拉、大众、丰田,现在谁都不敢掉队。特别是国产品牌自己,新能源被视为弯道超车的最大机会,要是这时候不狠狠发力,可能以后再也没机会打翻身仗了。

但问题来了,这种高投入、高研发,最后是不是有点“乱花钱”的嫌疑?有没有可能,车企其实是在拿一些看着挺唬人的技术和数据,赌一个不知道能不能实现的未来?

奇瑞风云A9续航2500公里骗还是颠覆-有驾

这又要看奇瑞的整体战略了。我们知道,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在成本结构上完全不一样。新能源车的核心成本主要是电池,占比高达40%-50%。而想要推升电池技术,就意味着必须在研发上砸重金。2022年,国内头部新能源车企的研发费用动辄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直接把财报上的毛利率压得很低,甚至出现账面亏损。蔚来就是典型例子,几乎年年亏,但它的逻辑是“战略性亏损”,通过技术积累和品牌塑造,换未来的市场地位。

奇瑞这次推风云A9,或许也是类似的打法。它先通过一组看上去非常炸裂的数据抢占市场注意力,再通过实际交付来验证技术可靠性。如果技术真的经得起考验,那它未来的二手车保值率、电池衰减表现、车主口碑,都会直接对品牌产生正向拉动。

奇瑞风云A9续航2500公里骗还是颠覆-有驾

当然,这里也不排除风险。新能源车的竞争压力太大,技术更迭速度快得吓人,去年还风光无限的技术,今年就可能被拍死在沙滩上。尤其是像奇瑞这样的大众化品牌,价格敏感度高,利润空间有限,很难像豪华品牌那样通过溢价来弥补研发投入。再加上20万这个价位本身竞争激烈,比亚迪汉、小鹏P7、特斯拉Model 3,全都是强敌,风云A9的实际销量能不能打得过这些对手,也还得打个问号。

所以,回到开头的问题,这车的数据真的“离谱”吗?其实不算离谱。它只是新能源车行业卷到极致后的一个结果,看上去有点夸张,但背后有自己的逻辑。至于这个逻辑能不能跑通,还得看接下来奇瑞能不能在用户体验、价格竞争力、技术稳定性上做出成绩。简单说,这个2500公里续航只是个开始,最终能跑多远,还得看实际表现。

数据是吓人,但别光看表面热闹,要看它背后的逻辑和方向。新能源这个赛道,已经没有慢车道了,大家都在拼命跑。奇瑞这次跑得快不快,就等首批车主开出来后,再来细细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