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车到 “弃子”:宝骏百万销量神话为何崩塌?

在汽车行业的发展历程中,宝骏的兴衰宛如一场跌宕起伏的大戏。曾经,它凭借着精准的市场定位与高性价比产品,一路高歌猛进,年销百万,成为车市中耀眼的明星 。然而,短短数年,宝骏的销量却如自由落体般迅速下滑,如今月销仅三位数,这般巨大的落差,不禁让人深思:宝骏究竟经历了什么?

从神车到 “弃子”:宝骏百万销量神话为何崩塌?-有驾

辉煌开局:性价比开路,迅速崛起

时光回溯到 2010 年,彼时合资品牌在国内汽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大众、丰田、本田等品牌凭借技术与品牌优势,牢牢把控着市场份额 。但它们的产品溢价颇高,部分热门车型甚至需加价提车,这无疑将众多普通家庭拒之门外 。就在此时,上汽通用五菱推出宝骏品牌,精准切入低价汽车市场 。

宝骏的策略十分清晰,以低价格、大空间的车型作为敲门砖,迅速吸引消费者目光 。2014 年上市的家用 MPV 宝骏 730,凭借实用的七座布局、经济实惠的价格,迅速跻身 MPV 市场销量三甲,成为众多家庭的购车首选 。2017 年,宝骏 510 强势登场,其时尚外观与超高性价比,直接将长期霸榜的哈弗 H6 拉下 SUV 销量冠军宝座 。同时,宝骏 310 在小型车市场也收获颇丰,成为年轻人购车的热门选项 。在多款明星车型的助力下,宝骏销量一路飙升,2015 年突破 50 万辆,2017 年更是成功突破 100 万辆大关,在 12 月单月销量超过 14 万辆,在燃油车时代成功闯出一条自主品牌的逆袭之路 。

市场遇冷:多方竞争挤压,优势不再

随着市场的发展,10 万元以下低价汽车市场不再是宝骏的 “独角戏” 。哈弗、吉利、比亚迪等自主品牌,以及雪佛兰等合资品牌,纷纷布局这一细分市场,推出性价比出众的车型 。一时间,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宝骏曾经引以为傲的性价比优势被逐渐削弱 。消费者在购车时有了更多选择,宝骏不再是他们唯一的 “心头好” 。

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宝骏试图通过品牌升级来摆脱低价形象,寻求新的增长点 。2019 年 1 月,新宝骏作为全新子品牌亮相,并发布了新的钻石 LOGO 。新宝骏推出 RS - 3、RS - 5 等全新车型,采用新设计语言,价格也随之大幅提升 。例如 RS - 5 作为紧凑型 SUV,售价区间为 9.78 - 13.58 万元 。但长期依赖低价策略积累销量的宝骏,在消费者心中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廉价印象,难以在短期内改变 。而且,价格提升的同时,宝骏并未在技术层面取得重大突破,也未能及时推出满足市场电动化需求的混动车型 。这种单纯依靠更换车标和设计来提高售价的做法,并未得到市场认可,导致新宝骏车型销量不佳,市场竞争力不足 。

产品失策:忽视经典车型,新品表现不佳

宝骏在产品策略上的失误,也是导致其衰落的重要原因 。曾经热销的宝骏 730、宝骏 510 等车型,多年来未进行实质性的更新换代 。在汽车技术日新月异、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的今天,这些车型逐渐跟不上市场节奏,失去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与此同时,新宝骏推出的车型销量寥寥,无法弥补老车型市场份额流失带来的损失,直接导致宝骏品牌整体销量崩盘 。

此外,宝骏汽车在质量方面问题频发 。2020 年,宝骏 560 因变速箱故障问题登上央视 315 晚会,引发广泛关注 。此后,上汽通用五菱还因违反汽车三包备案制度,被处以警告及顶格罚款 。2021 年,宝骏召回近 32.5 万辆汽车,涉及多款车型,原因是发动机机油消耗增加存在安全隐患 。2022 年,又有 6.3 万辆 RM - 5 因照明不佳问题被召回 。频繁的质量问题与召回事件,严重损害了宝骏的品牌形象,让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产生信任危机 。在质量与口碑面前,消费者往往更愿意选择多花些钱购买质量可靠的车型,这无疑进一步阻碍了宝骏的市场拓展 。

电动化受挫:产品定位模糊,竞争乏力

在汽车电动化浪潮中,宝骏也积极布局,但成效不佳 。以宝骏 KiWi EV 为例,作为一款微型车,其最大续航里程 305 公里,售价却高达 7.78 - 10.28 万元 。相比之下,五菱宏光 MINIEV GAMEBOY 续航 300 公里的车型,起售价仅 6.78 万元 。在同级竞品中,零跑 T03 续航 405 公里的车型,起售价也仅 8.09 万元 。此外,吉利熊猫 mini、长安 Lumin、奇瑞 QQ 冰淇淋等众多低价微型车,也在市场上对宝骏 KiWi EV 形成围剿之势 。在以性价比为核心竞争力的微型电车市场,宝骏 KiWi EV 因售价过高,销量表现惨淡,今年前五个月,月销量均未超过 1000 辆 。

为扭转局面,宝骏推出纯电小型 SUV 悦也,但同样面临困境 。悦也的产品定位模糊不清,其名称虽与 “越野” 谐音,可小型 SUV 的车身结构与性能,根本无法满足越野驾驶需求 。与海鸥、五菱缤果等竞品相比,悦也在续航里程、空间等方面均不占优势,无论是家用还是越野场景,都难以展现出强大竞争力 。尽管截至 6 月底累计销量突破 3500 辆,但对于一款售价 7.98 - 8.98 万元的 SUV 车型而言,这样的成绩远未达到预期 。

宝骏从年销百万到迅速衰败,是市场竞争加剧、产品策略失准、质量口碑下滑以及电动化布局滞后等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当下的宝骏,正处于命运的十字路口。若想在未来重返巅峰,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症结,精准锚定市场,提升产品品质,优化产品布局,在技术创新与契合用户需求方面持续深耕。否则,曾经的辉煌或许只能成为汽车发展史上的一段回忆 。那么,你认为宝骏还有哪些翻身的机会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