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A中大型轿车集体上新,谁才是真正有料的?
最近上海国际车展那阵仗,真是让人一头雾水又忍不住多看两眼。朋友圈刷屏全是BBA三兄弟——宝马5系、奔驰E级、奥迪A6——换代齐亮相。说实话,这场面有点像老同学聚会:每个人都穿了新衣服,但到底谁变得更“有料”,还真得扒拉着看。
先聊宝马5系,第八代G60出来后,外观内饰一股科技风。曲面双联屏和悬浮式中控,看着就挺唬人的,还有氛围灯能玩出彩虹味儿。我表哥去年刚提了台上一代5系,现在天天在群里吐槽:“你们新款怎么跟家用大沙发似的?我这方向盘手感还行,新款是不是软趴趴?”其实他最关心还是那个“人车合一”的感觉,是不是被新时代给稀释掉了。
坐进G60,确实舒服不少,那种过去开宝马要紧盯路面的紧张感少了一些,多了点居家的温柔。底盘依旧扎实,但国产长轴版方向盘虚位明显,有时候打个弯儿总觉得差口气。这年头连宝马都向舒适妥协,是不是大家都怕腰疼?前两天小区邻居来串门,他原来死忠粉,现在也开始琢磨,要不要转投别家,说自己“开习惯运动型,再回头坐这沙发怪不自在”。
配置方面倒没啥可挑剔的,该给的基本都有,只不过那些追求极致驾驶乐趣的人,大概率会念叨一句,“现在的新5系,不太像我记忆里的那台。”不过吧,也许这就是市场想要的东西——稳重、大气、家庭友好。
再看看奔驰E级,这台W214去年就悄咪咪上市,还挺快。一进座舱就是满满数字化体验,大尺寸中控、副驾娱乐屏,全新的MBUX系统,好像非智能不豪华似的。我姐夫属于那种喜欢装高端派,每次带朋友出去吃饭,都要把副驾娱乐屏调到最亮,让人觉得他很懂生活。但他说副驾那个娱乐功能其实限制不少,用起来远没有宣传那么溜,经常被小侄子问:“为什么不能放动画片?”
动力方面还是2.0T+9AT老搭档,说不上肉,就是起步没啥激情,刹车脚感偏软。有次去超市停车,他媳妇下意识踩深一点,总担心停不住。他嘴上说无所谓,其实心里估计也犯嘀咕,“怎么这么多年还是这个毛病?”高智能配置很多只能处理基础命令,比如语音助手喊半天,它只答应开空调关窗户,更复杂一点直接罢工。
所以嘛,这辆E级外壳确实炫酷,可骨子里还是熟悉配方,有网友神评论:“油腻中年人的终极归宿。”听完忍不住笑出声,一针见血哈!
奥迪A6这回算压轴选手,比另外俩晚了一年才露脸。不过C9这一身行头是真的年轻化,不再是以前单位领导专属座驾形象。线条流畅多了,还带Coupe尾部设计,看起来比隔壁健身房教练还精神!运动包围加全新灯组,小区门口遛弯的大爷看见都夸一句“洋气”。本地4S店销售跟我吹牛说,“我们A6现在年轻客户越来越多,上班族买它显得特会过日子。”
技术升级也够猛:三联屏座舱、新UI系统,还有L2.9辅助驾驶,说白了操作顺手,用起来省事。不少老司机等着国产版本落地,就是担心配置缩水,到时候可能哭晕在厕所。“别搞成减配王啊!”微信群天天有人这样吐槽,可惜目前国内上市时间未定,只能等等再说。
对比下来,如果你家人口比较多,又讲究空间和舒适性,那5系绝对靠谱,上下班接娃买菜样样行;如果更注重品牌排场和智能体验,那E级依然撑得起门面,不过别指望它让你肾上腺素飙升;而追求个性与未来科技范儿的人,多半会盯着A6,只是需要耐心等国产消息落地,否则容易买早吃亏。
身边一个爱折腾汽车的小伙伴总结特别逗:“选BBA,就像选对象:宝马娶回家踏实过日子,奔驰带出去倍儿有面子,奥迪谈恋爱刺激但容易失眠。”虽然糙点,道理却明明白白写脸上!
还有一次去修理厂保养,我顺嘴问师傅怎么看这些换代车型。他翻翻手机照片撇嘴道:“哎呀,你们年轻人喜欢花活呗!真正耐造、省事,还得靠底层功夫,新瓶装旧酒喝久一样醉。”旁边大叔插话,“反正最后都是拼售后服务,你信吗?”
其实每次换代,不只是技术堆砌那么简单,更是一场品牌理解力的大考验。有厂家主打安全牌,有厂家激进创新,也有人干脆迎合消费群体变迁,把豪华定义玩出了花样。从某种意义讲,这轮焕新也是各自押注中国市场的一步棋局,将来的新能源冲击下还能不能站稳脚跟,很难讲清楚呢!
细想一下,以前我们认知里的豪华可能就是皮质沙发、大logo、厚重铁皮,如今更多的是氛围灯、数字座舱、一堆辅助驾驶按钮。这变化快到连爸妈都迷糊,上个月陪老爸逛展厅,他愣是在液晶仪表前研究半小时,一句“咋哪哪都是触摸板”差点把销售整不会答话……
最后抛个梗,如果只能从这仨里挑一个当通勤神器,你愿意牺牲多少驾驶乐趣去换取科技体验?或者宁愿顶着油腻标签继续享受传统机械质感?留言用三个词形容你的理想BBA轿车(比如:安静、省事、有范),看看谁能写出最奇葩组合,下周请朋友帮忙投票送咖啡券!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