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制造变革,锐胜M8试水,用户选择现状

你说要聊聊北汽制造,脑子里马上蹦出来的就是BJ212,这车在我印象里老得都快长毛了。说实话,BJ212对咱们父母那辈就是“越野神车”加上“精神图腾”,谁家那会儿有一台,真是出去都能挺直了腰杆,感觉全村的路都是自己丈量出来的。为什么BJ212那会儿牛逼?一个字,实用。没有啥豪华配置,也没有让人惊艳的科幻设计——但结实、耐操、过啥坎都不怕,那就是它的杀手锏。现在让你开一台BJ212上路,除非你真是用情至深,要不肯定一边掉毛一边掉泪,“罪受的不仅是屁股,还有耳朵和腰”。你问我为什么现在大家不提这车了,那还用说吗?比它舒适、比它智能的车多得数不过来,市场都变天了啊。

北汽制造的故事就像BJ212的命运,一个国家牌照出来的“正统”品牌,最后却是“时代的记忆”,变成了边缘角色。大家脑子晕了,老分不清北汽制造跟北京越野的关系,连知识产权都吵过几轮。到后来,北汽制造把锐胜拆出来单做一个品牌,这事儿是不是很抽象?你说一个老牌硬派越野突然要玩MPV,你是不是也懵了:这不是八杆子都打不着吗?怎么突然就跑去造面包车了?

其实不妨想想:咱们对车的需求变了吗?小时候是想着怎么跟大自然死磕,BJ212就是那“铁头娃”;现在城市扎堆,大家需要的是“带着一家老小舒舒服服出去玩”,要么拉货创业分分钟就得能用。“工具车变家用车,家用车得有点工具车的劲儿”,这就是现在造车绕不开的话题。

看锐胜赌MPV,其实有点意思。你说中国MPV市场低迷不?确实,市场只占一小撮,平时热搜榜能排得上号的都是那几款老牌:丰田赛那、别克GL8。这俩车说白了,是商务的标配,身份的象征,开出去谁看了都说有排面,老板坐着都能睡得着觉。再往下走,五菱宏光那是国民创业神器,价格便宜、能拉能扛,啥都不怕。但说白了,这种车舒适性一言难尽,谈家用真是将就了事。你说有没有那种既能拉人也能拉货,还能“对家庭有点温情、对创业有点担当”的车?没多少。

锐胜就抓住这漏洞了,搞出M8,说白了“中间人”方案。什么花哨减配,什么“配置全堆料”,都不是它的路,直接主打空间:“你不是要坐得舒服、要拉得多,我就把车做长点、座位多点,7座、9座随你选”。还给你滑门、升降窗,家用是享受、商用是透气,真是全给你安排了。另外,增程、CNG、纯电,各种动力版本一把梭,谁用谁挑。

你发现没,锐胜M8针对的是那种“中偏小”企业主或者家里“七大姑八大姨”都爱出门的用户,商用+家用合体,这招其实蛮狠的。但是话说回来,你琢磨琢磨,这车真能“左右逢源”吗?很多老用户看到锐胜就不服,“去年你还一副钢板弹簧的硬汉样,现在要跟家用车比温柔?”这事儿有逻辑但也带点违和,毕竟“转型是门技术活”。

咱再穿到MPV市场里看看,全是“泥潭”。这市场死磕竞争,没有谁能吃独食。你不是降价我就堆料,你不是多座我就多智能,最后便宜的是价格,赔的是品牌。“永远在卷,永远没有赢家”,锐胜要突出也难。更要命的是,大家买MPV有点“信仰滤镜”,认别克、认丰田,一辈子不用让你劝,你给多少钱他们也只是说“再看看”。业务用车能拉身份,客户坐您的GL8都觉得合作靠谱;反过来,你开个锐胜,好产品都得慢慢熬用户信任。这东西短不了,“便宜没好货”的潜意识啥时候都在。

北汽制造变革,锐胜M8试水,用户选择现状-有驾
北汽制造变革,锐胜M8试水,用户选择现状-有驾

有些人说:“锐胜可以便宜打出圈啊”,但你真让用户掏钱买,“但凡出点事,配件、维修布点都跟不上,用户用着心里没底”。老品牌有售后网络,踩过坑,人家知道怎么爬起来;锐胜是新牌,拼服务真心费劲。还有更狠的风险——等到别克、丰田开始玩低配,那锐胜的优势还有吗?你就在价格区间内拼最后一口气,差别就越来越小,最后就沦为“打工仔”。

北汽制造变革,锐胜M8试水,用户选择现状-有驾
北汽制造变革,锐胜M8试水,用户选择现状-有驾

一个新东西和一个稳当老东西,你自己判哪头更靠谱?还别忘了,现在新能源品牌动不动就杀进来。“这车智能吗?”你一问销售人都懵,极氪、小鹏这些主打“科技属性”,锐胜就没啥底气。M8底子还是“交通工具”,没把车当智能终端那样玩。

更魔性的还有配置问题,说锐胜M8后悬下用的还是钢板弹簧,这不是“致敬祖宗”,简直让人一夜回到BJ212时代。你想拉货可以,家里有老小怕颠磕,不忍心用。钢板弹簧人人都知道,便宜、省心、能扛,但牺牲掉的是“屁股的幸福”。家用车要的就是感觉好,舒适性差怎么都掩盖不了。

动力这块也一样,新牌子为了快点出手,搞第三方成熟动力总成,减少研发,快出货,但这路数也容易被质疑:你能造车,不代表你能造发动机,更何况大家都在升级,你还是套“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沉淀自己的技术?

结果就变成一种“拼装思维”,什么都不自己做,把各路零件组合成一台车,优点是快,缺点是缺少灵魂。锐胜说是“产品鸡贼”,但光靠小聪明,还得过技术关、服务关、品牌关,三重门都要迈过去。

北汽制造给锐胜定了“三步走”。先抢市场、再进主流、最后做领导者,听着就像劲爆口号。但你真瞅瞅产品力、市场环境、用户心态,这目标准备得不错,可实现难度和爬珠穆朗玛峰差不了多少。你给锐胜M8对比下那些已经抢占阵地的老品牌,空间可能够,但舒适性、技术壁垒、品牌认可度,真不是短时间能补齐。

锐胜其实左右为难,也不是哪头都能站稳。你要吸引家用用户,商务用车的硬派基因拖后腿;你要拉货创业,家用舒适性又卡脖子。强行两头吃,最后可能落在“谁都不太满意”。说白了,这三步走的底层假设是“市场真有空白,有机会”,其实老品牌都在死扛,没谁会给你让座。

北汽制造变革,锐胜M8试水,用户选择现状-有驾

最后的结果多半是啥?锐胜可能专注在细分商用市场,借空间和价格吸引那一拨客户,但成为“行业领头羊”,这目标真是想得美。到头来,更像是局部地区小专家,不是全国性霸主。

北汽制造变革,锐胜M8试水,用户选择现状-有驾
北汽制造变革,锐胜M8试水,用户选择现状-有驾
北汽制造变革,锐胜M8试水,用户选择现状-有驾

再退一步,你也得认现实,锐胜的规划更像鼓舞士气口号,挑战其实没有简单解法。你拼市场,必须先活下来,能不能活出自己的风格,这才是关键。北汽制造不是要重现辉煌,而是真正证明自己还能活出新东西,锐胜就是这个尝试。这条路怎么走,目前谁也说不准。

再瞅江湖里的车型预测,大家都说到2030年MPV还能卖个200万辆,新能源更火。但对于锐胜来说,抢蛋糕不如做蛋糕,本事就在于有没有那一招能让消费者觉得:“家里兼顾实用,不妥协太多,价格合适,还能撑场面”。如果能活下去,再活得漂亮点,就是赢了。

我是消费者,只希望他别再玩失踪,别卷成烂尾。如果北汽制造真能拿出新花样,那确实值得鼓掌。

所以结局是什么?谁也预测不了。你要真问我怎么看,我只希望他们别想着一夜暴富,更别太在乎别人口碑,老实造车,能活出自己,这就很棒了。

北汽制造变革,锐胜M8试水,用户选择现状-有驾

继续努力,活下去,活出自己的风格,这就够了。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