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混轿车价格战加剧,比亚迪吉利续航之争爆发,谁会赢得用户钱包

最近汽车市场可真是越来越有看头了,尤其是咱们老百姓最关心的家用轿车领域,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过去大家买车,可能还在日系车和德系车之间犹豫不决,想着哪个更省油,哪个更耐用。

但现在,情况完全变了,咱们自己的国产品牌,特别是比亚迪和吉利这两家,已经把插电混动轿车这个市场搅得天翻地覆。

插混轿车价格战加剧,比亚迪吉利续航之争爆发,谁会赢得用户钱包-有驾

它们推出的新车,不仅在技术上让人眼前一亮,在价格上更是直接亮出了“刺刀”,让很多合资燃油车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就拿最近热度非常高的比亚迪秦L和吉利银河L6来说,它们的价格区间有所重叠,定位也都是瞄准的家庭用户,这就让很多准备年底买车的朋友犯了难:手里攥着十几万的预算,到底是该选技术参数看起来更“吓人”的比亚迪,还是选择综合实力均衡、设计也很有特点的吉利呢?

这确实是个值得好好聊一聊的问题。

咱们先从最实在的,也就是动力和油耗说起,毕竟这直接关系到我们日后用车的成本。

比亚迪这次在秦L和海豹06上搭载的第五代DM-i混动技术,可以说是一发布就震惊了整个行业。

其中最核心的一项指标,就是发动机热效率达到了惊人的46.06%。

这个数字可能很多人听着没什么概念,咱们用一个大白话来解释。

这就好比我们吃饭,同样吃一碗饭,有的人吸收能力强,能把大部分营养都转化成能量,身体倍儿棒;有的人吸收不好,大部分都浪费掉了。

这台发动机就是那个“吸收能力超强”的家伙,它能把每一滴汽油的能量都尽可能地“压榨”出来,用在驱动车辆上,而不是变成废热浪费掉。

反映到实际用车上,最直接的好处就是省油。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秦L在电池电量不足的情况下,百公里油耗居然能低到2.9升。

这是什么水平?

很多以省油著称的小型摩托车,油耗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数了。

这意味着,即便你把它当成一辆纯燃油车来开,它的用车成本也比绝大多数传统汽油车要低得多。

更何况它还是一辆插电混动车。

秦L提供了80公里和120公里两种纯电续航版本,对于大部分在城市里上下班通勤的人来说,这个续航里程是完全足够的。

插混轿车价格战加剧,比亚迪吉利续航之争爆发,谁会赢得用户钱包-有驾

只要家里或者单位有充电条件,基本上一周充一次电,就可以完全用电行驶,几乎不用烧油,出行成本可以降到非常低。

而当你需要出远门、跑长途的时候,这套混动系统又能发挥它长续航的优势,满油满电的情况下,综合续航里程号称能达到2100公里。

这个数字让所有的“续航焦虑”都烟消云散了,从北京开到广州,理论上中途都不需要进加油站,这种自由感是很多纯电动车无法给予的。

再来看吉利银河L6,它搭载的雷神电混系统同样是一套非常成熟和优秀的技术。

它的亏电油耗能做到百公里4.55升,综合续航也能达到1370公里。

说句公道话,这个数据放在整个汽车市场里,绝对是第一梯队的水平,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的合资品牌混动车型。

只是因为比亚迪这次拿出的第五代DM-i技术在数据上实在太过亮眼,才显得吉利稍微逊色一些。

但这并不代表吉利的技术不行,恰恰相反,这正说明了我们中国品牌在核心的混动技术领域,已经形成了你追我赶、互相促进的良性竞争局面,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消费者。

说完了“心脏”,我们再来看看“大脑”,也就是现在大家越来越重视的智能座舱和驾驶辅助功能。

在这一点上,两家车企也展现出了不同的思路。

比亚迪的DiLink智能车机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语音控制功能非常强大和自然。

你可以像跟朋友聊天一样对它下达一连串的指令,比如“打开空调调到24度,播放一首我喜欢的歌曲,然后导航到最近的商场”。

它都能准确识别并一一执行,大大减少了驾驶过程中手动操作屏幕带来的分心和危险。

在驾驶辅助方面,比亚迪也显得非常大方,把很多过去只在二三十万以上车型上才有的高级功能,下放到了十几万的车型上。

比如高速公路上的领航辅助驾驶,能够帮助驾驶员自动跟车、保持车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自动变道,这对于经常跑长途的人来说,能极大地缓解驾驶疲劳。

吉利银河L6这边,它的车机系统硬件配置很高,用上了性能强大的高通骁龙8155芯片,所以整个屏幕操作起来非常流畅,界面的设计也很有科技感,内置的娱乐应用也很丰富。

插混轿车价格战加剧,比亚迪吉利续航之争爆发,谁会赢得用户钱包-有驾

不过,在交互逻辑和语音控制的自然度上,可能相比比亚迪还有一些提升空间。

在驾驶辅助功能上,吉利同样提供了完善的基础L2级辅助驾驶,但像高速领航这样的高阶功能,在一些车型上可能需要额外花钱选装。

这是一种更偏向市场化的策略,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预算来自由选择,也无可厚厚。

总的来说,比亚迪的智能化更倾向于一种全系标配的“普惠”理念,而吉利则提供了更多的“个性化定制”选项。

最后,我们再来聊聊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舒适性配置和安全配置。

在这个价位的家用轿车里,两家都非常厚道地使用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四轮独立悬架,这保证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舒适性,比很多还在使用非独立后悬架的合资车要强得多。

在具体的舒适性配置上,两者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

比亚迪似乎更照顾驾驶者,比如前排座椅的通风和加热功能,在很多车型上都有配备,这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对驾驶员来说是非常实用的功能。

而吉利则可能更注重后排乘客的体验,比如在一些车型上会提供所谓的“女王副驾”或者后排座椅的舒适性功能,这对于那些经常需要带着家人出行的用户来说,吸引力会更大一些。

在安全方面,从一些公开的配置信息来看,比亚迪在全系标配的安全气囊数量上往往会更多一些,这种在看不见的地方也毫不吝啬成本的做法,确实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安全感。

其实,比亚迪和吉利的这场竞争,已经不仅仅是两家企业之间的较量。

它更像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整体向上的一个缩影。

比亚迪通过内部不同系列车型的布局,比如王朝网的秦L和海洋网的海豹06,用相似的技术和价格,覆盖了不同审美和需求的消费群体,形成了一种“左右互搏”但又能共同抢占市场的态势。

它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从合资品牌燃油车那里,把主流家用轿车市场的份额给夺回来。

而吉利等其他中国品牌,也都在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共同参与到这场变革中来。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这样的激烈竞争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它意味着我们可以用更少的钱,买到技术更先进、配置更丰富、也更节能环保的汽车。

至于最终是选择拥有极致省油技术的比亚迪,还是选择综合实力均衡的吉利,其实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关键还是要看哪款车的设计、配置和驾驶感受,最符合你自己的个人需求和家庭的实际情况。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