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没遇到过车没怎么开就出了问题?胆子大的,车钥匙一撂,扔地下停车场就不管了;细心点的人觉得停几天也没事儿,反正新车嘛,凭啥说不能搁着?咱们是不是也经常抱着这种“只要不开,就损不了”的侥幸心理?可现实真不是这么回事儿。汽车,就怕你冷落它,绝大多数麻烦还真不是“开”出来的,反倒是放着不管,最后全得让钱包买单。有那么几个基本的事儿吧,很多人压根就忽略了,等出点状况就追悔莫及。所以停车前和停完之后,这心思必须得花够。
你仔细想过没有,为什么有些车,新买的时候啥毛病没有,放了一阵子回来一堆小毛病?很大原因就是长期停放的几个坑给扎了。比如轮胎,有人觉得压嘛,汽车轮胎不就得干这个?其实要是真的放个十天半个月一个月,那原地轮胎贴着地面的地方早就变型了,别不信,你回来一瞅,轮子上的“印子”还在呢。还老想着胎压会自己顶住,其实长期压着才最受伤,轮胎软组织慢慢老化,原本的新轮没开多少公里反倒因为“偷懒”丢了使用寿命。来个更绝的,胎真的瘪了,回来发现侧面憋瘪,想补气都补不满,这下连换胎的钱都得搭进去,划不来的事儿。
说到费钱,这事儿还真不止轮胎,电瓶也能分分钟让你破防。很多人有个直觉,反正没开车,电瓶就在那杵着,还能怎么着?实际呢,一屋子电子设备总有要偷你点电的。什么防盗系统、什么车载电脑、隐藏摄像头……全都一点点“吃”你的电,尤其不是每天发动的时候,那电瓶消耗可没地方补回来。一觉醒来半年过去,电瓶直接成了废品。想要再启动,光停车费还没交齐,先得花钱修电瓶。其实解决办法没那么难,动动手,不要怕麻烦,拔了负极。有人还觉得这是“技术流”,其实连汽车店老技师都这么干,新车库存也是这样保护。你要是图省事不拔,一旦真亏电,再先进的维修工也救不了你的电瓶了。
车没开,还想给爱车找个“好位置”,但选地方这事儿很多人也马虎。你见过车主把车停在树下,结果回去发动机盖一层鸟粪吗?或者一摊树脂黏过去,怎么洗都洗不掉?很多人以为找个荫凉地儿省事,压根没琢磨鸟粪有腐蚀性。你别看那玩意腥臭,酸性足得很,连汽车漆面都能被蚀出坑。再加上枯叶、树枝掉一堆,不单单是表面脏,空调进风口要是堵上霉,回头开空调不是送风,是送灭绝异味。停得离树越近,灾难可能就越多。那我是不是得拉个车衣裹紧点?那又不灵,自古车衣防得了尘,防不了火,尤其过年节假日,鞭炮火星飞溅,车衣一下就成易燃物了,到时候连车带衣全灭。还有个不争的事实,“车停门口必招鼠”。老鼠什么都啃,车线、座椅统统能用来垫窝,家里养的宠物都没它勤快。一旦让它住下,花四五千修线路都不夸张,赔了夫人又折兵。
你觉得停个车要有仪式感?也不一定,就是习惯上不少毛病得改。比如,长期停了的车,又冷又硬,发动机、变速箱里油不流动,这情况下您一脚油门想开走,车可不答应。机油没循环开,内部金属摩擦更大,搞不好小伤就变大病。实际操作很简单,坐进去先别急着走,原地怠速呆上几分钟,让油润了再动弹。很多老司机看着就是轻松的一个流程,但你坚持一两年下来,发动机寿命、变速箱寿命,省出来的修理费用比你买几箱机油都划算。
还有一种心态,是好多车主的常见“误区”。停久了回来不检查,钥匙一拧就跑,等路上出问题,再后悔甚至埋怨运气不好。其实车跟人一样,“闲住”不是享福,是等老毛病上门。长期停车必须做到细致点,不要心存侥幸。有人觉得这类事儿太小,擦擦灰就完事儿了,其实每一个细节都是为了省钱省心,别忘了维修厂排队修车那个场面,没几个人甘心糟进去时间和钱。
我问你,你去年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春节回家一趟,回来车点不着,轮胎瘪成一片,气得想哭。你会不会发现连车门都打不开,电瓶早就给你“罢工”了?这些麻烦,不是因为你太倒霉,而是忽略了最基本的停车常识。车不是高科技外星人,哪怕是贵得离谱的豪华车,长期停在烂位置也等着“喝西北风”,线路老化、软件卡死、油液干涸,都是一步步熬出来的。
你再琢磨一下,帮爱车省事省钱,比你省一顿饭还实际,早半小时准备能少花几千块,何乐而不为?大多数人容易忽略的第三个禁忌,其实就是轮胎。轮胎长期没动,压力集中的点就变了形,你回来一看想走都不敢走。临走前把胎压稍微打高点就能避免,这很难吗?还是觉得麻烦?比起后面补胎换胎,动手三分钟更划算。这道理很多人就偏偏不信,等真出事儿才想起来。电瓶的事情也一样,拔负极没技术难度,却总被当成不需要的步骤。等到店里买新电瓶才知道自己那点“小聪明”全都让修理工赚走了。
至于热车,油路循环不到位,刚启动急着走,机件还没“醒”,你跑得越快伤得越狠,这个习惯千万要改。别以为现代车都智能不用管,原则性的动作永远不会过时,给爱车点时间,也给自己省点麻烦。
所以最后还是那句话,车是你的,不心疼它谁心疼?别等到修车的时候后悔,一劳永逸的保养方式,就是多点心眼,多点耐心。各位会不会觉得这些只是琐事?可真正懂车的人,从不会嫌麻烦。停了车别扔下不管,回头头疼的还是自己。我也想问问你们,长期停车你都遭遇过哪些奇葩?是被鼠咬了,还是树滴上了?是不是热车忽略了,发动机开始“抽风”?来聊聊,经验越多,越不吃亏。反正这年头,小毛病不防,变大麻烦分分钟的事儿。*“你学会了吗?”*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