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到一个消息,忍不住想跟大家聊聊——好多家造车的厂子,最近开始整一个“万元补贴”的活动,听着挺诱人吧?但你别以为是啥天上掉馅饼,这背后水还挺深的。
事是这样的,2026年可能会有个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的政策变化,之前咱们买电车,不是一直有免税或者减半的优惠嘛?到了那一年,这个优惠就要退坡,也就是说——你得多掏个上万块的税。你想现在小米SU7、极氪9X、问界M7、蔚来ES8这些热门车,交付周期已经排到两年后了。老刘的侄子去年就去订了辆SU7,销售直接告诉他:大哥,明年年底都不一定轮得着你提车。
问题就来了——比如你今年2025年付了定金,结果车到2026年才交付,那购置税怎么算?税务部门的规定是看开票时间,发票是2026年开的,那不好意思,你按2026年的政策走,优惠没了,税就得乖乖交。老孔太太在群里气得直拍桌子,说她提前一年帮着造车厂锁单,结果还要多掏钱,这算啥事儿啊?
这些车企这次算是挺聪明的,赶紧搞个“兜底政策”,要是因为产能或者交付慢,把你订单拖到跨年了,他们就帮你把那多出来的购置税给补上。你说,这不就是冲着稳住大家的心来的嘛?咱们消费者觉得有保障就敢下单,厂子年底订单也跟着提上来,两边都不吃亏。
不过我心里还是有个嘀咕,这补贴政策能不能一直算数?会不会到时候某些厂子找个理由甩锅?毕竟我们小区8号楼的秀琴买车那次,就遇上厂家临时改政策,闹得差点去工商局投诉。
买车这事儿,有时候不仅是看价,还得看心里能不能踏实。你们要是真打算下手热门车,最好先问清楚合同里有没有写“跨年补税厂方承担”,这才是关键。
你们觉得这种“万元补贴”是真福利,还是变相套路呢?留言跟我说说,看看大家的看法是不是跟我一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