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车圈谁最热,岚图肯定是其中一个。这不,刚出2026款梦想家,还上了港股,估值直奔300亿,这架势,不就是东风押宝新能源,指望岚图能翻身立家吗?但问题来了,岚图到底能不能扛起东风的重任?
先说说大家心里都清楚的事,国企都玩起了新能源,谁不是想在新一轮淘汰赛里留条活路。长安深蓝算是杀出了点名堂,别家呢?说句不爱听的,红旗、师徒齐上阵,能有多少水花?岚图,和其他国企新势力比起来,日子也不好过,别光看吹的多热,掰掰手指一算,去年成交8.56万辆,今年前七个月才6.8万,就这?你拿去和比亚迪、特斯拉一比,就知道压力有多大了。现在新能源“卷”得不行,人家月销三万都快是起点,真正能赚钱的厂商寥寥无几,岚图顶多算是刚“起势”,离翻身还远着呢。
话说回来,增长是好事,谁不盼着自家产品更上层楼?前八个月都交付了8.17万辆,同比增长92%,多体面啊。但你细想,这不是底子薄的“报复性增长”吗?前面地基低,后面再高也有限。就算现在能上港股,东风把资源堆上去,市场更看的是谁能真正站稳脚跟。
再看产品,梦想家,看着高大上,啥800V高压架构,啥5C大电池,说得跟科技大片似的,纯电续航350公里是挺吓人。还有跟华为合作,乾崑智驾,自动驾驶助攻,门面做得挺足。可问题是,现在谁没点技术?800V已经是标配了,甚至有900V,比亚迪、吉利还搞兆瓦级快充,说白了,这家卷技术那家卷价格,核心不过就是谁卖得便宜,谁活得久。
看价格,梦想家定在32.99万-43.99万,放在旗舰MPV里不算太贵,但对比理想、蔚来这些品牌,有优势吗?没太大差距。更何况腾势N9、乐道L90都在同个区间里打,朋友,谁不想分这杯羹?这年头拼的不是谁屁股大,是谁能让消费者觉得值,别说品牌,价格和体验才是硬核。要杀出重围哪有那么容易,别说梦想家能否一肩挑,整个产品线才是关键。
你看岚图现在,产品类型轿车、SUV、MPV都齐,定价全在20万到40万这块,定位算是比较清楚。可仔细看,太密了,像一锅粥,价格弹性也就那么点,不容易拉开差距。再加上这个市场变化快,消费者挑花了眼,岚图就得琢磨怎么把自己的拳头打响。
为啥要说这些?道理很简单,增长归增长,结构得有章法。如果只靠一个梦想家撑场,总归是有限的。打一场漂亮仗,得有主力产品当标杆,其余产品撑腰。现在岚图也明白,要梳理好两条路,一条是把产品线拉开,别全一起挤在高价区,得下探市场,让更多人有机会尝鲜。另一条是把价格和定位分明,别让内部自家车打自家车。奥迪都拉到20万价位了,岚图还守着个高区间算啥?市场是跟着需求走的,什么层次都要有人盯着。
更关键的是,市场信誉和品牌声量一定得跟着起来。东风这回押上了岚图,等于把家底亮给世界看,也是准备走更大的路。港股上市,独立IPO,资源给得够了,一是拼创新,二是拼运营能力。如果只知道混日子,那要这些机会干啥?东风明白,独木难支,奕派科技也搭着上,这不就是鸡蛋不放一个篮子,品牌双保险嘛。岚图能不能挑头,已经不只是技术和产品的问题,更是能不能成为“主心骨”品牌、扛起东风复兴牌子的大事。
到这儿不得不问一句,东风是什么?是中国老牌汽车厂,站了这么多年,你说它没实力没人信。不过时代变了,新能源和智能化才是未来,谁管你过去有多少燃油车高光时刻。岚图能否成为东风新台柱,扛住市场风雨,不光要产品硬,还要头脑灵活,脚步快。现在岚图有技术、有资源、有融资渠道,是底子里最厚的那一波,但距离扛大旗,还得在市场上打得漂亮点。
回到消费者本身,你有钱选岚图,为什么不选理想、蔚来?潮流好、空间大、智能化牛,可还是得看性价比。梦想家是岚图的新希望,但仅靠一款车是撑不起未来的。品牌知名度、售后、网络、玩车体验综合比,人家比亚迪早就铺天盖地,岚图还要努力追赶。不说做极端创新,最起码得把自己的差异亮出来,让用户觉得“买了不亏”,还得有点归属感,这才叫品牌向上。
市场是流动的,谁都不会一直风头最盛。岚图的挑战,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个季度的业绩。东风给了资金和开放度,岚图得创造实际价值,去跟真正的高手掰手腕。所以才有那些上市动作、品牌投资、技术迭代,东风的心思各位都懂,就是看能不能借岚图这股劲,把整个“新能源转型”的重担扛起来。
说到底,岚图能不能挑起东风的未来,得问:你产品够不够硬?你市场打法够不够新?你敢不敢给自己下狠手把缺口补上?你有没有品牌灵魂,把老东风的资源盘活,把新的用户群吸引进来?光靠技术领先、人海战术,都拼不过更敏捷的新势力。如果岚图这次能靠一波梦想家,带起品牌向上,再把产品线做稳、市场细分做深,也许东风真能找回主心骨。否则,哪怕融资再多,资源再硬,最终不过是一场虚火。
市场从不等人。岚图要抓住结构调整的窗口期,把品牌和产品都做到“来势汹汹”,才算是真正扛旗。靠一两个漂亮数据,未来是靠不住的。如果说东风的希望在岚图,岚图也得担得起这口气,愿不愿意把路走宽、车卖好,还看他们是不是敢于颠覆自己、给市场惊喜。说简单点,扛旗不是吹,救火也不是喊,最后看谁能把车卖出去,把品牌活下来。这事,也许才刚刚开始。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