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禁油摩托潮下:中国电动车能否打破日韩神话

河内深夜的雨下得跟泼水节一样,马路边的本田摩托一排排,像谁家婚礼请来的亲友团。微信群里有人冒出一句:越南这回真要“禁油摩”了?家电、交通工具全是日韩的,难道中国电动车在这儿真就只能喝西北风?我一边刷着消息,一边想起上个月逛菜市场的场景:越南小哥推着本田,边聊天边吐槽油价贵得像天上掉下来的椰子,满脸写着“再不换就要破产”的表情。可一提国产电摩,他又来了句,“便宜归便宜,能不能骑两年都难说。”原来,90年代的滤镜在这里真不是盖的,换谁都得头大。

说起来,越南这波禁油摩真不是一时兴起。空气闷得像锅盖压脑袋,尾气飘得比路边烤肉摊还狠。环保理由挂在嘴边,实际盘算着怎么把本土品牌VinFast扶上马,顺便给日韩老字号留点面子。中国电动车,全球销量蹭蹭往上窜,偏偏在越南碰了软钉子。你以为是价格问题?不,这事有点像你妈非要买日本电饭煲,说“耐用”,可她做饭用的却全是中国米。刻板印象这玩意,比地里的老树根还难拔。

越南禁油摩托潮下:中国电动车能否打破日韩神话-有驾

越南年轻人不是没见过世面,手机换得飞快,短视频刷得贼溜。可说到买摩托,还是那股犹豫劲。日韩品牌就像他们的“面子担当”,买回家能跟亲戚朋友吹半年。国产电动车虽然技术和性价比甩人家几条街,他们却总怕掉价,怕“被看不起”。我试过跟小哥聊,说中国电摩出口全球,越南市场份额今年涨到快30%,他愣是咽下嘴里的米粉,半天才来一句:“真的假的?”这信任门槛,堪比考驾照。

其实,越南政府这招,明里挂环保,暗地里玩产业升级。你看VinFast,后面有政策撑腰,日韩老牌子根深蒂固,别看中国品牌出口数据亮眼,真要打进越南的烟火气,还得靠服务、靠故事、靠一点点“攻心”。摩托车在越南,早不是单纯的代步工具,谁家孩子大学毕业第一件事就是换辆新摩托,最好还是本田,朋友圈点赞能爆表。你让国产车插队,光靠价格根本不够。

越南禁油摩托潮下:中国电动车能否打破日韩神话-有驾

你要说中国品牌没机会,也不至于。现在越南大街上,已经有小年轻骑着中国电摩追风,身后拉着女朋友,跟日韩摩托并排飙车。抖音上,电动车短视频点赞量爆棚,评论区一半在问“在哪里买”,一半在吐槽“质量能不能靠谱”。消费观念的裂缝,正慢慢扩大,等谁先下场破圈,说不定就像当年国产手机进军欧洲,一夜之间成了潮流。

有意思的是,越南人嘴上说“本田才是信仰”,钱包里却越来越多地买中国品牌。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电动两轮车出口,中国品牌占了七成,越南市场增速全球领先。可消费者心理,仿佛还停在上世纪:买日韩是“家族荣耀”,买国产是“图省钱”。这种认知,像老房子里总漏水,补来补去,哪天塌了都不奇怪。

越南禁油摩托潮下:中国电动车能否打破日韩神话-有驾

要说这背后,真是多方博弈。日韩品牌靠的不是广告,是几十年服务网络和口碑;VinFast背靠政策,主打“民族情怀”;中国品牌则得靠数据和全球供应链硬拼。可惜,越南人买摩托,看重的不是参数,是“能不能撑门面”。你得让他们觉得,骑中国电摩是“新潮”,不是“逼不得已”。这比打价格战更难,得掰开了揉碎了讲故事。

想想欧洲杯法国队的糟心劲,技术再好,踢不过心理防线,说翻车就翻车。越南市场,就像那场没完没了的点球大战,谁先顶不住,谁就得认栽。中国电动车进攻越南,除了技术和价格,更考验“讲故事”的能力。让越南人认同你,才是王道。SEO关键词在这儿也插一句,毕竟“越南电动摩托车市场”“中国电动车出海”“日韩品牌在越南”这些词,搜索量不小,流量稳定,想不火都难。

越南禁油摩托潮下:中国电动车能否打破日韩神话-有驾

有时候想,这场越南禁油摩的风暴,最后能不能让中国品牌彻底逆袭?谁也说不准。就像你在河内街头看见一队小伙子骑着国产电摩飞驰,背后姑娘笑得嘎嘎响,瞬间觉得时代变了。可转角一看,老头老太太还在修本田,笑话着年轻人“新潮没用”。消费观念的更新,像下雨天的积水,说涨就涨,说干就干,全凭一阵风。

写到这,不禁想起另一件趣事。之前有个越南朋友,家里电视、冰箱全是日韩的,结果全坏了还是找中国师傅修。说到底,这场关于品牌和信任的拉锯战,谁也别急着下结论。风向一变,说不定下一个“越南奇迹”就诞生在你我争论的那一刻。留言区等你,别藏着掖着,说说你的看法,咱们下回再接着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