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说汽车要召回,心里头难免咯噔一下:咋回事?是不是买的车有啥大问题?还能不能放心开?这个反应其实挺正常。毕竟谁都不希望自己没开几个月的新车就出毛病,更不想一上午预约,一下午排队,修理厂还没空,耽误一天好心情。最近,小鹏汽车能召回4.7万台P7+,这个操作着实让很多人关注,也难免让人琢磨:新势力品牌会不会越做越靠谱,还是给自己增加麻烦?
说到车企召回,老牌厂商就跟家常便饭似的:丰田、大众、本田,哪个没召回过?美系日系德系都不是一回两回了。但国产新势力不常见,尤其像小鹏这样,算是头一回大规模动作。这4.7万台车,数量虽不是行业之最,但在新能源圈子里绝对不算小,足以让人瞪大眼。其实,车这玩意儿,技术再牛也会有个三两缺陷,完美无瑕肯定是神话,但召回是对问题的正面回应,哪怕让人有些不爽,也比掩盖要强百倍。
那问题到底大不大?这次是转向助力电机传感器线束出现接触不良的风险,说白了就是车开的好好的,万一助力失效,方向盘可能分分钟打不动,这就不是小毛病,是实打实的安全隐患。一般驾驶员遇到这事,估计能直接惊出一身冷汗。对小鹏来说,选择召回,并不是爱找事,而是怕出事——安全第一,比啥都实在。
可这么一来,车主麻烦不小。买了心仪的新车,没想着几个月后跑4S店修一圈,还得腾出时间、配合厂商,甚至可能一天没车用。这时候,不管你是刚毕业的小白领,还是为孩子奔波的家长,总归不乐意。小鹏怎么应对?一是不打补丁、不糊弄,直接换整个转向机总成。二是设计出升级版的零件,防水又靠谱,尽量把隐患一劳永逸堵死。有的人可能问:还不是该做的?确实,但换个线束和换整个总成,那成本天差地别。这波下血本,还是能看出小鹏的态度。
话说回来,汽车厂商,为啥频频召回?难不成做产品就不能零缺点?其实不是行业水平不行,而是汽车本身就复杂,几十万个零件,稍微没调好,就可能浮现问题。谁能保证每辆车都能经得起各种极端情况?召回一方面是避险,另一方面也是给用户一个放心交代。小鹏这次没拖拉,算是一种担当,也帮新势力品牌立个正向范本。毕竟在以往,不少国产品牌对质量问题都讳莫如深,公关稿一套一套,用户能不能等到实际解决还两说。
但换总成只是第一步。真要把用户体验做好,还得把“服务”俩字落细落实。这期间,小鹏看着不少车主反映售后太难约、太费时间,就整了个星夜服务。说起来其实很简单,门店晚八点还开着,你白天忙、晚上有空就能直接约上门,不仅修起来方便,还能在店里吃口免费的晚餐——这人情味,确实让人有点意外。中国用户啥最讲究?除了价格,剩下就俩字:省心。小鹏卖车、修车都想着你省心,本职工作做扎实了,心里自然加分。
也有人觉得,“晚餐那不就是噱头么?车修的好才是真本事”。这道理没错,但你想想,在你因为问题需要去4S店、心里本就堵得慌的时候,至少有人在为你的时间和情绪体贴一下,只要不是糊弄工艺,再加上这点小温暖,体验就踏实不少。有“服务”撑底,“品质”才能站稳。这事不光是小鹏一家,所有新势力、老牌厂商其实都该学。
其实召回本身未必是负面新闻,有的问题越早暴露越早解决,反而能提升品牌口碑。关键是怎么看待和处理。假如厂商装聋作哑、拖着不管,就腾出更多口舆论场让人编段子吐槽:“新势力只会宣传智能,实际靠不住”,这对品牌伤害还远不止4.7万台车成本那么简单。而一步到位修好、诚恳道歉、星夜服务跟上,用户心里盘点:买国产还是行,这次没吃亏。缺陷不可怕,怕的是推卸责任,不愿面对。
这一轮下来,也能看出新势力成长路上的痛点和转变。创业风口过后,用户渐渐不再只图新鲜,更认品质与售后。小鹏如果能把这事处理得漂亮,不只是挽回了一时的信任,也对以后有潜在瑕疵的产品打下标准。其实很多行业道理都类似:谁都怕出错,关键看出错后的反应速度与补救诚意。人有失手,企业有疏漏,重要的是面对问题不遮掩,解决方式有担当——这才是长久做品牌的底气。
现在汽车圈子里拼的不只是动力、智能,更是厚道和靠谱。有些厂商老吹技术创新、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把用户捧得飞起。但真要是服务体系不完整,售后敷衍,别说什么电动化未来,车主一回门店心里就凉了半截。小鹏这次星夜服务、免费晚餐也好,更换总成也罢,其实就是往“踏实用车”方向努力。让用户觉得国产车、国产服务也是可以信得过,不需要总依赖洋品牌。
到底星夜服务和这波召回能不能为小鹏加分?坦白讲,这事不是靠一两次公关动作就能定论的,也不是靠一次临时召回就能彻底扭转口碑。但至少跟过去只会宣传智能化,碰上问题往后缩、推责任的做法相比,出现了愿意面对、肯花时间成本的进步。以后如果真能把“有问题就召回,售后服务到位”变成常态,而不是一时应付,那口碑和市场增长肯定不一样。
有一种成长叫“错了就改”,有一种服务叫“你来我就一切安排好”,还有一种信任叫“你不怕麻烦,我就不怕买你的车”。对小鹏来说,这次召回虽然成本不低,压力不小,但也是转型的机会。能总结教训、修正缺陷,再把用户体验做扎实,这才对得起越来越多支持国产的消费者。
说白了,汽车行业的进步从来都不是一次召回或者一场发布会决定的,也不是哪个老板一句漂亮话能解决的。用户究竟买不买账,最终都要回归到产品品质和售后实际体验上。小鹏这波操作,不能说一步到位,但也算努力给自己和行业立个新标准。期望以后能把服务和质量变成自来水,还能再主动一点、再细致一点——这样的国产车,谁不愿意支持?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