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欧洲销量暴跌
在新能源汽车这条赛道上,特斯拉以前可是“老大”,一直稳坐头把交椅。但最近欧洲市场的一组数据却让人有点意外——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的统计,2025年7月,特斯拉在欧盟的销量只有6600辆,比去年同期暴跌了42.4%。这数字不仅远远低于它在2023年11月创下的31810辆的高峰(那时候跌了超过80%),甚至连同样被关税困扰的比亚迪都给超过了,比亚迪那个月的销量是9698辆。
这下可真是“风水轮流转”了。特斯拉从原来的领跑者变成了被追赶的对象,不只是因为竞争对手更猛,也反映出它在欧洲市场的品牌形象正面临不小的挑战。
特斯拉欧洲市场遇冷
从欧洲各个国家的市场反应来看,特斯拉现在真的是有点“失宠”了,可以说是全方位地被冷落。比如说在纯电动车接受度最高的挪威,特斯拉的销量一直在往下掉;在德国、法国这些传统汽车强国,本土品牌越来越强,开始一点点把特斯拉的地盘给抢走了。就连已经脱离欧盟的英国,也出现了“人人都讨厌埃隆”的抵制组织,街上到处都能看到反对马斯克的标语。更夸张的是在西班牙,特斯拉的销量同比下跌了75%,简直就像在“恐慌性抛售”一样。
以前特斯拉在欧洲可是风光得很,靠着Model 3和Model Y的科技感和品牌影响力,几乎垄断了中高端电动车市场。但现在呢,反而成了大家“不想选”的那个选项,这种反差真是挺大的。
欧洲市场三股力量围堵特斯拉
特斯拉销量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竞争对手全面围堵。特别是在欧洲市场,特斯拉被三股力量夹击:
第一是德系品牌,他们靠着“本地优势+空间升级”直接硬刚。比如大众的ID.7,车身尺寸比Model 3大不少——4961×1862×1537mm,轴距2965mm,明显比Model 3的4720×1850×1442mm、轴距2875mm要宽敞得多,更符合欧洲家庭对空间的需求。2025年上半年,ID.7卖了36565辆,远超Model 3的27084辆。
第二是法系和韩系品牌,他们走的是“小而美”的路线,像起亚的EV3、雷诺的5,正好填补了特斯拉在入门级电动车市场的空缺。毕竟特斯拉一直传闻要出Model 2或者Model Q,但到现在还没落地,这就给这些品牌提供了机会。
第三就是中国品牌,尤其是比亚迪。虽然因为进口身份被加征了惩罚性关税,比如海豹在欧洲卖4.5万欧元,比Model 3贵了5000欧元,但比亚迪凭借稳定的产品力,依然实现了销量反超,成了特斯拉越来越难忽视的对手。
产品更新停滞
更糟糕的是,特斯拉自己在产品更新上好像有点“停摆”了,这让很多消费者开始不耐烦了。这几年,马斯克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上面,甚至把特斯拉重新定位成一家“AI机器人公司”,对汽车这块的投入明显少了。现在能撑起特斯拉销量的,还是2017年推出的Model 3和2021年的Model Y,除了最近对Model Y做了一点小改动,几乎没啥真正的新车型出来。
像Cybertruck、Semi这些概念车虽然挺火,但离普通老百姓的实际需求还差得远。反观竞争对手,比如大众的ID系列、比亚迪的海洋网车型,还有起亚、雷诺这些品牌,都在不断推新品,用更贴近市场、更实用的配置和设计来吸引消费者。这样一来,特斯拉以前那种“产品新鲜感”的优势,早就被慢慢削弱了。
马斯克负面形象影响特斯拉品牌
其实,比竞争对手更让特斯拉头疼的,是它在欧洲的品牌形象正在急剧下滑。而这一切的根源,其实就出在马斯克本人身上。
这几年,马斯克频繁插手欧洲的政治话题,比如他曾经公开连线英国伦敦的抗议活动,鼓励大家“站出来”,又或者是在德国大选期间,通过社交媒体对选举指手画脚。这些举动让很多欧洲人觉得他有点“右翼先锋”的味道,甚至有些偏激。
据德国一家媒体T-Online对10万人做的调查,94%的德国人明确表示“不会买特斯拉”,只有3%的人愿意考虑;而在英国,甚至有抵制组织号召大家注销马斯克旗下的X(原推特)账号,拒绝购买特斯拉的产品,还有人直接去烧特斯拉的门店和充电桩。
现在的情况就是——很多人把“抵制马斯克”和“抵制特斯拉”直接划上了等号。虽然很多人也承认特斯拉的产品确实不错,比如Model 3的百公里能耗不到14kWh,比大众ID.7还要低,但因为品牌争议太严重,他们宁可多花点钱,也选择其他品牌。这就导致了产品优势被彻底抵消了。
特斯拉全球市场遇挫
说白了,特斯拉现在不只是在欧洲遇到麻烦,整个全球市场都在“掉链子”。在美国,它曾经风光无限,新能源车市占率一度高达80%,但现在到了2025年8月,已经跌到38%了,这是自2017年以来第一次跌破40%。在中国市场呢,虽然每个月还能卖个3万到4万辆,勉强守住基本盘,但跟国内新能源车动辄20%的同比增速比起来,差距就拉开了。
这说明什么?特斯拉现在的问题不是局部的,而是整体性的。过去它靠的是品牌光环,加上一点点产品迭代,消费者就算对它的极简内饰、屏幕换挡这些设计有意见,也愿意为“特斯拉”这个牌子买单。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品牌形象开始受损,竞争对手又不断发力,特斯拉的“护城河”正在慢慢被冲垮。
欧洲市场的这次“滑铁卢”,其实是个挺大的警钟。对马斯克来说,如果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把个人争议和品牌绑得太紧,忽视产品更新和用户情绪,那特斯拉在更多市场“失宠”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对整个新能源行业来说,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产品力才是根本,品牌形象和用户信任才是长期发展的关键。就算是特斯拉这样的巨头,光靠过去的光环也是撑不了多久的,市场最终还是要看真实的产品和表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