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的那天早上,阳光已经斜照进车库。我随手拍了几张新问界M7的角度,真心觉得它那层次感的车身线条,比我去年试过的几款同价SUV都要生动得多。
刚碰到朋友堵在路边,他问:这车咋感觉比之前的更沉稳?我一边掏钥匙一边笑:大概是底盘调校调得更稳吧。不然你看它那车尾线条,像叮当猫的尾巴,爆发力十足,但又不失优雅。他点头,开口:你觉得油耗咋样?我观察了下,估算百公里能到九点几。(这段先按下不表)
然后突然意识到,那个值吧,也得看开车惯和路况。有人觉得,SUV大多油耗偏高,要嘛就要开得温柔点,要嘛就得惯多掏点油钱。我个人感觉得,问界这款SUV在城市路况下,绝对可以比肩一些紧凑型车,估算加速后起步油耗略高一点,可能每百公里十升左右(这会有点保守,但体感——毕竟没有测完油表,只是粗估)。
比较一下:比如我邻居那台荣放,六十多万的中型SUV,油耗说白了也没低到哪儿去,反正都是城里开开,能比它省点油我就高兴。你知道吗?有个点让我印象深刻,就是问界的底盘调教,真的比荣放要硬核点,路感反馈更直接。他们还用生活比喻——我问修理工:你觉得这车底盘是不是硬?他笑:硬点没错,就是像手机钢化玻璃,虽然养护得麻烦点,但抗摔。
可这硬核不是盲目的,刚才我翻了下笔记,心算了一下,问界的底盘只要调得合适,抗震效果大概能比普通SUV多出30%、40%的缓冲空间。说到这,我突然想起一个疑问:重心难不难控制?问界在车身重心布局上其实花了大功夫,毕竟基于华为的智驾平台,这个平台带动力和稳定是‘标配’。但我又想,科技越高,技术漏洞也越多,毕竟没有完全的完美。这点我喜欢提醒自己——不要太相信科技会万能。
就在这时,我看了看旁边一位销售,问:你觉得用户最在意的点,是安全还是空间?他笑:当然安全啦,但实际上,用户愿意为安全掏钱,就是觉得家门口的‘保镖’更靠谱。我笑笑,心里却想,他说的没错,但我还在琢磨,安全那块,问界真的是能装到极致。从极限测试来看,刚才提到那个追尾和压顶场景,像极了我小时候看电影,英雄开挂的节奏,但这是现实啊。
提到安全,我还琢磨,那个全域电池安全设计,虽说比国标严格多了,但我也没细想过——是不是就像我们跑步穿的鞋,坚固但轻便?或者说,这样的设计,会不会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反而会带来副作用?比如笼罩你在一种过度安全的气氛,但实际上会不会追求极端保障时,牺牲了点驾驶乐趣?
我还在想,安全、健康、智能这三块堆叠起来,真的能兼得吗?世界变化太快,科技推陈出新,我们总得在用料和技术上做个平衡。而且,问界这次最大亮点似乎还是在安全这块——毕竟,70%的用户可能都在意安全感,用最直白的话讲,一辆车再好看、再智能,没有安全,都是纸老虎。
对了,有个细节我刚才没有提到,坐在驾驶座时发现,车内那块屏幕反射的角度特别顺眼,不会晃眼,柔和得让我想起小时候家乡那片油菜花田,花开得那么热烈,却从不刺眼。
说到这,我忽然想:这款车的健康座舱,能在高温持续晒烤下,还能保持空气洁净,是否会影响到我未来出行的心情?或者说——我是不是太在意这些细节了?其实用料、用心程度,很多时候都藏在那些不易察觉的小细节里。
有趣的是,也有人说,买车,不就是图个心安?但我还会不会在某个深夜,突然担心,我的这辆车是不是还能帮我挡住突如其来的事?留白:哎,或许这就是现代人和汽车的奇怪关系吧——在安全和自由之间,无尽地折腾。
回头想问,像问界这样重视安全的智能SUV,咱们未来还会有哪些意想不到的技术突破?这个问题,留给你答吧。
你说,那些满载安全配置的黑科技,是否会变成以为常的日常?我有点猜测——也许,下一款车型会用更温馨的方式,把安全变成看不见的守护。
(这段话,可能我又想多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