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新能源车,选增程还是纯电?听内行人说完,我庆幸选对了

这几年,要说咱们老百姓家里添置的大件,新能源车绝对算得上是热门选项。

可真到了要掏钱的时候,很多人心里就开始打鼓了,尤其是面对“增程”和“纯电”这两个选项,简直比做选择题还难。

一边是听着没续航焦虑,能加油也能充电的增程车,另一边是号称未来趋势,用起来超级省钱的纯电车。

网上各种说法都有,吵得不可开交,搞得人是云里雾里。

买新能源车,选增程还是纯电?听内行人说完,我庆幸选对了-有驾

到底哪种车更适合咱们普通家庭?

这背后的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又预示着什么?

今天咱们就抛开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用大白话把这事儿给您聊透了,让您心里有个谱。

咱们先说说纯电车,很多人对它的第一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几年前,那就是“续航焦虑”。

以前开纯电车出门,尤其跑个小长途,那心情跟手机电量只剩百分之十差不多,眼睛总盯着续航里程,心里盘算着下一个充电桩在哪,生怕被撂在半路上。

节假日高速服务区里,纯电车排长队充电的画面,更是劝退了不少人。

但是,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以说,技术进步正在一点点地把“续航焦虑”这个最大的痛点给治愈了。

首先是充电速度有了革命性的突破。

现在很多新出的纯电车都用上了一种叫“800V高压快充”的技术。

这东西听着专业,其实理解起来很简单,就是把充电的电压提上去了,好比以前家里浇花用水管,现在直接换成了消防水枪,速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过去充电可能要个把小时,现在在支持快充的充电站,往往就是一顿饭、一杯咖啡的工夫,车子就能充进去几百公里的续航。

比如一些车型宣传的“充电五分钟,续航两百公里”,已经不再是纸上谈兵。

更厉害的是,像宁德时代这样的电池巨头,还研发出了在北方零下十几度的冬天里,充电速度也不怎么衰减的电池。

这就大大缓解了北方朋友冬天用电车的顾虑。

买新能源车,选增程还是纯电?听内行人说完,我庆幸选对了-有驾

其次,是咱们国家强大的基建能力在背后做支撑。

这几年,全国各地的充电桩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根据最新的数据,全国的充电基础设施数量已经超过了950万台。

这是什么概念?

不光是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现在绝大多数的县城、乡镇,甚至是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充电桩的覆盖率都非常高了。

以前是“车找桩”,现在很多地方变成了“桩等车”。

补能的便利性,正在快速地向加油站看齐。

只要你提前用手机App规划一下路线,长途旅行也变得越来越有底气。

最关键的一点,也是咱们老百姓最关心的一点,就是成本。

前两年,因为电池原材料碳酸锂的价格被炒得很高,一度达到近60万一吨,导致纯电车的价格居高不下。

但现在,原材料价格已经大幅回落到了10万元左右的水平。

成本降下来,车价自然也就更亲民了。

你会发现,现在市面上同级别、同配置的车型,纯电版本往往会比增程版本还要便宜个两三万块。

这还没算用车成本。

如果你家里能安装充电桩,利用晚上电价便宜的时候充电,一度电才几毛钱,算下来一公里还不到一毛钱,比坐公交车都划算。

买新能源车,选增程还是纯电?听内行人说完,我庆幸选对了-有驾

一年开个两万公里,光是油电差价就能省下大几千甚至上万元。

再加上纯电车结构简单,没有发动机、变速箱这些复杂的部件,保养就是检查一下电池、电机,连换机油的钱都省了。

这五年十年下来,省下的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聊完了高歌猛进的纯电车,咱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增程车。

增程车当初之所以能火起来,就是因为它精准地抓住了大家害怕续航焦虑的心理。

它车上带着一个发动机,但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像个“充电宝”一样,在电池电量低的时候启动发电,给电池充电,再由电机驱动车轮。

这样一来,“可油可电”的特性让它既能享受电车在市区的低成本和安静,又没有长途里程的后顾之忧,听起来确实是个两全其美的方案。

然而,随着纯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增程车的处境开始变得有些尴尬。

首先,为了和纯电车竞争,现在的增程车电池越做越大,纯电续航里程普遍都超过了200公里,有些甚至更高。

这对于绝大多数日常在城市里通勤的用户来说,这个纯电续航已经完全够用了,可能一个星期都不需要启动一次发动机。

问题就来了,既然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当纯电车开,那我为什么要天天背着一套沉重的发动机、油箱系统到处跑呢?

这不仅增加了车重,影响了能耗,还挤占了车内空间,感觉有点像为了偶尔吃顿饺子,结果天天背着一口锅出门,多少有点累赘。

其次,增程车在亏电状态下的体验并不完美。

当电池电量耗尽,完全依赖发动机发电行驶时,它的短板就暴露出来了。

一方面是油耗,在高速行驶等工况下,由于能量转换环节多了一道,它的亏电油耗往往比同级别的燃油车还要高,百公里跑到八九升甚至更高是很常见的,这与它宣传的“节能”形象有些出入。

买新能源车,选增程还是纯电?听内行人说完,我庆幸选对了-有驾

另一方面是驾驶体验的落差感。

发动机一旦启动介入,噪音和振动就会传到驾驶舱,车辆瞬间从一台安静平顺的电车,变成了一台带有发动机轰鸣的“油车”。

很多车主选择新能源车,就是看中了电车那种独特的静谧和丝滑感,这种体验上的割裂,会让一些追求品质的用户感到不适。

那么,说了这么多,咱们普通人到底该怎么选呢?

其实,技术路线没有绝对的优劣,关键看它是否符合你的生活方式。

我们不妨来做个简单的“对号入座”。

如果你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城市里活动,每天上下班通勤,路程相对固定,而且家里有固定的车位可以安装充电桩,或者单位、小区附近的公共充电设施非常方便,那么纯电车无疑是更经济、更舒适的选择。

它能给你带来极低的用车成本和卓越的驾驶体验,让你彻底告别加油站。

但反过来,如果你居住在老旧小区,没有固定车位,安装充电桩是个大难题;或者你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你需要频繁地进行长途奔波,经常有跨省市的出行需求,对补能的效率和灵活性要求极高;再或者你生活在冬季严寒的北方地区,对低温环境下电池续航的衰减心存顾虑。

在这些情况下,增程车“有油兜底”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它让你不用为充电而烦恼,可以像开传统燃油车一样,随时随地加油就走,这份从容和安心,是它最大的价值所在。

总而言之,纯电与增程之争,背后其实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不断成熟、市场不断细分的过程。

这种竞争对我们消费者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它促使车企们不断创新,拿出更好的产品和更实惠的价格。

因此,我们在做选择时,不必被网络上的争论所左右,更不必盲目跟风。

最需要做的,是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一下自己的实际用车场景、充电条件和出行习惯,想清楚自己最看重的是什么。

是极致的经济性与驾驶品质,还是绝对的灵活性与无焦虑的续航?

想明白了这一点,答案自然就清晰了。

选对了适合自己的那一款,才能让这笔不小的投资花得物有所值,让未来的每一次出行都变得轻松愉快。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