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区里好几户人家买电动车吃了亏,有的被商家忽悠,有的骑出门被交警拦下。我自己琢磨了大半个月,跑了车管所又问了老交警,总结出三个最该注意的地方,尤其得防着那些能让交警直接开罚单的坑。
1. 先查“工信部目录”,别买“无法上牌车”
邻居王姐图便宜买了辆二手电动车,骑了没三天就被交警拦下,说车辆不在工信部目录里,属于“超标车”,不仅罚了200元,还得限期报废。
她这才知道,不是所有电动车都能上牌——只有在工信部公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里能查到的车型,才能正常登记上牌。
我去买车时,直接让商家出示“目录截图”,用手机扫车身上的合格证二维码,在官网核对型号、电机号、电池容量,确认无误才敢下单。交警朋友说,现在路面检查严,没上牌的车一抓一个准,就算商家说“能通融”,也千万别信。
2. 分清“电动自行车”和“机动车”,别弄错驾照
小区门口修车师傅告诉我,很多人分不清电动车类型。如果车重超过55公斤、时速超过25公里,就算“电动摩托车”,得考驾照、上黄牌,还得买交强险。前阵子楼下小李骑这种车上路,因为没驾照被罚了1000元,车也被扣了。
我特意看了新规:只有车重轻、速度慢,带脚蹬子的“电动自行车”,才属于非机动车,不用驾照就能骑。
买车时一定要让商家明确标注车辆类型,最好在发票上写清楚“电动自行车,符合GB17761-2018标准”,免得被交警判定为机动车。
3. 电池和改装别大意,安全隐患藏罚单
上周在菜市场看到有人因为电动车装了遮阳棚被交警拦下,说“加装装置影响安全”,当场拆除还罚了50元。老板说,现在不光遮阳棚,私自换大容量电池、改提速装置,都可能被查。
我选车时特意问了电池:“能不能换大点的电池?”商家说可以加钱换,但交警朋友提醒我,私自换电池可能导致车辆超重,还会让厂家质保失效,万一出事故保险都不赔。最后我没改,就用原装电池,虽然续航短点,但踏实。
买电动车图的是方便,要是因为没注意这些细节被罚款扣车,可太不值了。多花点时间核对资质、弄清规定,才能骑得安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