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SUV销量巨变!宋PLUS跌出榜首,Model Y第7,问界M9冲进前20

最近大家有没有感觉,咱们买车的想法跟以前大不一样了?

以前亲戚朋友聚在一起,聊车就是大众的底盘稳,丰田的发动机省油,本田的空间利用率高。

可现在呢,话题全变成了谁家的车机系统用着跟手机一样顺滑,谁家的智能驾驶能让你在堵车的时候解放双脚,谁家的车坐着舒服得像个移动的客厅。

这个变化可不是小打小闹,就在七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张全国SUV销量排行榜,就像平地一声雷,把很多人固有的观念给彻底颠覆了。

7月SUV销量巨变!宋PLUS跌出榜首,Model Y第7,问界M9冲进前20-有驾

以前雷打不动的冠军比亚迪宋PLUS,这次被挤到了第二,常年稳居前三的特斯拉Model Y,更是掉到了第七名。

而抢走冠军宝座的,是一个叫“问界”的品牌,它旗下的一款新车,刚正经卖了一个月,就直接冲上了第一。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偶然的市场波动,还是说,我们买车的规矩,真的要彻底变天了?

咱们先来看看这次最大的新闻主角,问界新M7 Ultra。

请注意,有些消息里可能误传成了“问界M8”,实际上引爆市场的是这款在五月底才发布的新M7升级版。

这台车在七月第一周,短短七天时间,就卖出去了超过五千三百台。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是平均每天,全国都有超过七百五十个家庭,掏出真金白银,选择了这台起步价将近二十九万,高配超过三十二万的国产SUV。

很多人看到这个数字的第一反应肯定是纳闷,凭什么呀?

一台三十万级别的国产车,怎么就能把常年霸榜,价格更亲民的比亚迪宋PLUS给比下去了?

这背后的关键,其实就是两个字:华为。

但这两个字的分量,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重得多。

过去我们可能觉得,华为参与造车,不就是提供一个鸿蒙车机系统嘛,让中控屏变得好用一点。

但问界新M7 Ultra的成功告诉我们,华为这次是把自己的看家本领,打包成一个“技术全家桶”,完完整整地搬到了车上。

首先就是那个让很多人津津乐道的智能驾驶系统。

它用上了顶级的激光雷达,硬件配置直接拉满。

反映到实际开车上,就是在市区里开,遇到复杂的十字路口、突然窜出来的外卖小哥,车子能帮你处理得妥妥当当,大大减轻了驾驶的紧张和疲劳。

这种体验,以前你可能要花五六十万甚至更贵的价钱才能买到,现在华为把它带到了三十万的级别。

对于越来越多追求新科技、新体验的消费者来说,这就好比人家还在用算盘,你直接用上了计算器,根本不是一个赛道的比法。

7月SUV销量巨变!宋PLUS跌出榜首,Model Y第7,问界M9冲进前20-有驾

其次,就是那个已经快被说烂了但确实好用的鸿蒙座舱。

它的流畅度、跟手机的无缝连接,用过的人都说好。

它把汽车从一个冷冰冰的交通工具,变成了一个能听你话、懂你心思的智能伙伴。

再加上这次新M7 Ultra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也下了功夫,比如底盘的舒适性、车身的用料和安全性,都比老款有了实打实的提升。

所以说,它的成功不是偶然,是华为把过去三十年在通信、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技术实力、品牌信誉和对用户体验的深刻理解,非常成功地应用到了汽车这个新领域。

大家买的,已经不只是一台车,更是一个由顶尖科技公司背书的、能提供全新生活方式的“轮子上的超级终端”。

说完了新冠军,我们再聊聊榜单上另外两个备受关注的名字:比亚迪和特斯拉。

比亚迪宋PLUS这次虽然丢了单车冠军,但要说比亚迪不行了,那绝对是言过其实。

你看整个榜单,除了宋PLUS排第二,元PLUS、海狮07EV这些车型也都在前排,形成了强大的“集团军”。

比亚迪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全面和均衡。

它就像一个武林高手,虽然某一项单挑可能不是天下第一,但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综合实力无人能及。

它拥有完整的产业链,能把成本控制得非常好,用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给到老百姓可靠、好用的新能源车。

所以,比亚迪虽然丢掉了一个山头,但它占领的是一整片广阔的平原,根基依然非常稳固。

至于特斯拉Model Y掉到第七,看着确实有点吓人。

但懂行的人都知道,这其实是特斯拉独特的“交付节奏”导致的。

特斯拉就像咱们上学时候的学霸,每到期末考试(也就是每个季度末的3月、6月、9月、12月),就拼命刷题冲业绩,把能交的车全部交付出去,好让财报数据看起来漂亮。

所以六月底的时候,Model Y的销量是非常高的。

考完了新学期刚开学(也就是季度初的7月),人家就稍微放松一下,调整生产线,安排出口船期,国内的交付量自然就下来了。

所以说它“滑铁卢”有点夸张,等到七月中下旬,它的销量大概率又会回到我们熟悉的位置。

不过,这也给特斯拉提了个醒,当它在“打盹”的时候,身后的中国对手们可都在百米冲刺,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已经今非昔比了。

7月SUV销量巨变!宋PLUS跌出榜首,Model Y第7,问界M9冲进前20-有驾

真正让人感到唏嘘的,是那些曾经无比辉煌的传统燃油车。

就拿本田CR-V来说,这可是多少家庭的第一台城市SUV,是可靠、保值、省心的代名词。

可是在这次的榜单上,它的销量竟然被一台平均售价超过五十万的国产车——问界M9给超过了。

这是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它说明我们买车的价值观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以前我们花二十多万买CR-V,图的是啥?

是本田这个牌子给人的安全感,是成熟的发动机技术。

可现在呢?

有一大批消费者,特别是那些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他们更愿意花钱去买一种全新的体验,买顶尖的智能科技,买极致的舒适享受。

在这些新需求面前,传统燃油车“省油耐用”的优势,显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更惨的还有曾经的“国民神车”哈弗H6,这次直接掉到了四十名开外。

想当年,H6连续那么多年霸占销量榜第一,是何等的风光。

它的成功在于,在那个时代,它用十万出头的价格,给了老百姓最大、最实惠的选择。

但现在,同样十来万,你能买到一台比亚迪的插电混动车,平时上下班用电,一公里成本才一毛钱,比坐公交还便宜,而且加速又快又安静。

这笔账,老百姓心里都算得清清楚楚。

当新能源车把使用成本和驾驶体验都做到了极致,传统燃油车的性价比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警告了,这是市场在用白花花的银子告诉这些传统车企:时代变了,再不彻底转身,就真的要被淘汰了。

看看现在的榜单,理想L6也冲到了第六,它精准地抓住了三十万级别家庭用户的需求,把“冰箱彩电大沙发”的舒适体验做到了极致。

整个市场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油电之争”的简单局面了。

而是问界代表的“科技派”、比亚迪代表的“普惠派”、理想代表的“家庭派”等等,百花齐放,各自用自己的看家本领来吸引消费者。

这说明我们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从过去的追随者,真正变成了潮流的引领者。

我们不再是只能在某个点上做突破,而是在从低到高的各个价位,从技术到体验的各个维度,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好事,因为选择更多了,能用更合理的价钱,买到远超以往的好产品。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市场洗牌了,这是整个牌桌都换了一张新的,而发牌的,正是我们中国人自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