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耗再降40%,成都人告别增程热

油耗再降40%,回归理性消费后,成都人不再上头增程了?

我刚从2025成都车展回来,脚还没歇,心里却已经翻了几个滚。

油耗再降40%,成都人告别增程热-有驾

不是因为哪款车多贵多炫,而是亲眼看见一个趋势正在加速:增程,这个曾经让无数人“真香”的技术路线,正在被新一轮插混技术按在地上摩擦。 更扎心的是,连曾经最坚定的增程拥趸——成都人,也开始冷静了。以前是“怕续航焦虑选增程”,现在是“算完账再决定”。当一台插混车的馈电油耗干到3.95L/100km,甚至有宣传能低至3L以内,你还会为增程那多出来的几十公里纯电续航买单吗?

这不叫技术迭代,这叫降维打击。

一、油耗真能再降40%?我扒了数据,也试了车

油耗再降40%,成都人告别增程热-有驾

先说个硬核数据:荣威M7 DMH申报的WLTC工况馈电油耗是3.95L/100km,车展宣传甚至说能进3L以内。 什么概念?比很多日系燃油车还省。我试驾了一圈,市区走走停停,空调开足,油耗表定格在4.1L,这还是刚提的新车磨合期。要知道,主流增程车馈电油耗普遍在7L以上,实际跑高速轻松破8。 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是整整40%以上的差距。

为什么能这么省?关键在“直驱”。我蹲在展车底下看了半天,这套上汽DMH 6.0系统,发动机在高速巡航时可以直接驱动车轮,能量不经过电池中转,少了一道“发电-充电-放电”的损耗。而增程呢?增程器发电,电再给电机用,相当于你从水库放水发电,再用电泵把水抽回去,中间白白浪费。

油耗再降40%,成都人告别增程热-有驾

我问现场工程师:“这不就是传统混动的老思路吗?”他笑了:“老思路没错,但新在效率。我们的热效率做到了43%,加上智能能量管理,系统会自动判断什么时候直驱、什么时候串联、什么时候纯电,比人开还聪明。”

我试了它的高速工况切换,时速100以上,发动机介入几乎无感,动力没衰减,油耗还低。这才是真正的“电感驾驶”,不是靠大电池堆出来的假象。

油耗再降40%,成都人告别增程热-有驾

二、成都人为什么不再“上头”增程了?

成都,曾经是增程的福地。2022年限电之后,谁家里没个充电桩,谁就慌。增程成了“有电当电车,没电当油车”的完美解。可人一旦尝过甜头,就会想要更甜的。

我在车展上随机聊了十几个看车的成都老铁,问题就一个:“你现在还会首选增程吗?”超过七成的人摇头。

油耗再降40%,成都人告别增程热-有驾

一个开理想L7的哥们说得直接:“平时上下班是爽,电感十足。但去年春节跑九寨,高速上油耗飙到8.5L,一箱油花了五百多,心在滴血。回来我就在想,要是换台插混,油耗能省一半,不香吗?”

另一个开问界M7的车主补充:“关键是现在充电太方便了。我公司楼下就有快充,午休一顿饭功夫充到80%。既然都要充电,为啥不选纯电或者更省油的插混?”

油耗再降40%,成都人告别增程热-有驾

你看,消费逻辑变了。 以前是“怕没电”,现在是“算成本”。当插混的纯电续航也冲上400公里(比如岚图新款、捷途纵横700),增程那点续航优势,根本撑不起多出来的油耗和购车溢价。

三、插混反攻,靠的不只是省油

油耗再降40%,成都人告别增程热-有驾

省油是基础,但真正让插混“夺回话语权”的,是技术全面进化。

拿极氪9X来说,这车一亮相,展台直接围爆。1小时订单42667台,比当年问界M9预售还猛。 我挤进去看了眼,它玩的是“电混”——既能增程,也能插混直驱。等于把两种技术的优点捏在一起。 它的馈电油耗控制在6.78L起(WLTC),纯电续航235km,关键是动力不衰减,P1+P4电机布局,四驱稳得一批。

还有沃尔沃XC70超混版,P1+P2+P4三电机架构,满油满电实测跑出近1600公里,馈电油耗低于6.6L。我试了它的低电量模式,一脚油门下去,电机响应比电量满的时候还猛。这叫“电量焦虑终结者”。

油耗再降40%,成都人告别增程热-有驾

坦克500新插混,越野党最爱。8.6L/100km的馈电油耗(WLTC),在越野场景下简直是“省油王”。我试了它的低速四驱,扭矩输出线性,电机辅助让攀爬更轻松,油耗还比老款低一大截。

这些车,已经不是“能跑就行”的水平,而是把插混做到了“比增程更全能”。

油耗再降40%,成都人告别增程热-有驾

四、增程的“舒适区”正在塌陷

以前增程的护城河是25-50万市场,理想、问界、蔚来都在这扎堆。但现在,这条护城河正在被插混和纯电联手挖穿。

高端市场:华为鸿蒙智行展台上,围着尚界H5和问界M8 EV的人比增程版多多了。李斌说得直接:“大三排进入纯电时代。” 理想也推出了i8纯电版,乐道L90爆款,蔚来全系换100度电池包还降价。高端用户开始用脚投票。

油耗再降40%,成都人告别增程热-有驾

中端市场:极氪9X预售价直接杀进45万以上,打破了增程在高端SUV的定价规则。比亚迪方程豹钛7、新款腾势D9、江淮新皮卡,全是插混。增程的性价比优势,没了。

结果呢? 2025年7月,增程批发销量同比下滑6.2%,环比下滑13.7%,是新能源里唯一双降的细分市场。而插混同比增长3.3%,纯电增长44.8%。数据不会骗人,趋势已经明牌。

油耗再降40%,成都人告别增程热-有驾

五、用户真实反馈:从“真香”到“算账”

我在车展后台翻了翻车主论坛和社群聊天记录,发现几个高频词:

油耗再降40%,成都人告别增程热-有驾

“充电比加油便宜太多,省下的钱够交一年保费。”

“增程高速油耗太感人,跑长途不如租油车。”

“现在插混纯电续航都300+了,日常通勤根本不用油。”

油耗再降40%,成都人告别增程热-有驾

一个网约车司机朋友跟我说:“我们车队以前换增程,觉得省心。现在全换新插混,油耗低、动力稳、维修少。一个月油费能省2000多,你说香不香?”

连最讲究使用成本的营运车辆都在转向插混,普通消费者还有什么理由死守增程?

油耗再降40%,成都人告别增程热-有驾

六、未来属于谁?我的判断

增程不会消失,但它的定位必须重新定义。未来可能只适合两类人:

油耗再降40%,成都人告别增程热-有驾

完全没充电条件,又不想有续航焦虑的用户——但这类人正在减少。

华为鸿蒙智行这类生态玩家——他们靠的是品牌和技术整合,不是单一动力形式。

对大多数人来说,新一轮插混才是最优解。 它既保留了电车的驾驶质感,又解决了续航焦虑,还把油耗压到历史新低。当技术让“鱼和熊掌”可以兼得,谁还愿意妥协?

油耗再降40%,成都人告别增程热-有驾

总结:理性消费,才是最高级的“上头”

成都车展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车市的清醒。 曾经我们为“续航1000公里”欢呼,现在我们更关心“高速油耗多少”“充电方不方便”“长期用着省不省”。这不是消费降级,而是消费升级。

油耗再降40%,成都人告别增程热-有驾

增程的降温,不是技术的失败,而是市场的成熟。 当用户不再被营销话术牵着走,而是学会算总账、看实测、重体验,这才是中国汽车产业真正的进步。

所以,各位车友,你们觉得:

油耗再降40%,成都人告别增程热-有驾

如果你现在买车,还会首选增程吗?

你更看重纯电续航,还是馈电油耗?

有没有试过新插混?感受如何?

油耗再降40%,成都人告别增程热-有驾

评论区聊聊,我每条都会看,有问必答。 下次我争取搞到极氪9X和荣威M7的长测车,带大家实打实跑一趟高速,看看谁的油耗更“实在”。

油耗再降40%,成都人告别增程热-有驾

(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