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去4S店,看到途锐的价格已经跳水到34.28万,这让我忍不住多看了几眼。毕竟一台车能在降价后依旧保持不少豪华感,还是挺吸引人的。顺便问一句,你们觉得性价比高到底能算个什么标准?是不是实际上就是偷换概念?
我记得刚开始接触这款车时,心里还在想,2.0T+8AT的组合,能有多牛?这配置,说白了,就像拿普通电饭煲去炖牛排,不是说没用,而是差在心里那点裕度。就我用手感觉,车内做工和用料都还挺用心的,真皮包裹,实木点缀,像是给自己家庭影院添了点档次。
字面上看,这车的价格区间大概在34到40万(样本少,估算),而且在同价位中,途锐的量都还算稳定。携手按摩、全景天窗、10个扬声器的配置,跟别的品牌比,差距在哪?我觉得主要在于品牌影响力和尺寸感。
说到尺寸,我经常想:你们会因为车长少点就觉得车不豪华?我认识个朋友,他偏爱大尺寸。去年看了某中型SUV,5米以上,价位基本在40万出头,开出去回头率高不少。大众途锐长只有4878mm,这比起同级别的奥迪Q7(大约5米左右)真是少了点气场,但价格便宜了快十万。
这让我有个疑问:是不是大尺寸的车更代表装X或气场?我估算,国内的消费者,尤其是男性,第一眼注意的就是有没有气场大,这可能比实际豪华配置还重要。我还在纠结:这个尺寸是不是有点骗呢?不大不小的,既不好看又没啥霸气。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一些细节:车的空气悬挂调节,平时开着挺舒服,但调节时真皮按钮的手感就差点意思,按多了会觉得有点廉价。真的是研发上的细节,也许太追求科技感了,你说要不要在一些触感上把关一下呢?
(这段先按下不表)
动力系统算不上惊艳。265马力的2.0T,起步还算顺畅,但一加速,尤其满载时,心里还是会默念:这会不会在能跑上差点意思?我测了一下油耗——大概9.2L/百公里,跟官方标的差不多,省油还挺让我意外。
讲真,这动力和油耗不算什么大事。更重要的是这车的实操差别。在实际用车时,我遇到个修理工,他说:这个车底盘很扎实,就是要命的运行平顺。
其实我一直觉得:一台车能让人安心,才是真豪华。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在实际驾驶中,噪音控制、底盘滤震、操控手感到底哪个才更重要?我们平常买车,都是管它外表光鲜,还是实实在在感觉那份踏实?
顺便说一句——一场我和朋友的聊,他问:这个价是不是还能再降?我猜测:经销商或许也在等最后的杀手锏,尤其临近年底时,销售都挺卑微的。
猜不准,但我觉得,降价幅度能再大点,可能会翻盘。
你们会觉得,降到这个价还能抵抗奥迪Q5L吗?或许可以,但比起外厂拼尺寸拼豪华的策略,这款大众倒是把实用做成了卖点。
我有点担心的,是像我这种喜欢尺寸大、气场足的消费者,会不会就被这个中规中矩的车型给劝退了?我个人很想知道:像我这样看着途锐觉得还不错的人,究竟是买车看配置,还是看面子?
(说到这,我又想到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车的智能化和自动驾驶达到了真正便利的阶段,是不是所有豪华感都会变得可有可无?)
这车的性能挺稳,价格也算良心,但影响力这个东西,说到底还是天与地的差距。你说,如果把这车用在微调上,比如开到公司门口想让人觉得有点面子,它能满足吗?
可能我没有完全打中大众的核心市场,但不得不承认,这辆车的低调豪华策略,倒是挺一种很实在的笑话——差一点点气场,硬是因为价格,让我觉得还挺划算的。
有时候,我会想,是不是买车这事,真的是看得见的豪华多些,还是用得实在的体验更多?
再放一放,这样的车型长远来看,是不是会被明显升级尺寸或技术革新逆袭?
车外观好看、配置齐,能不能解决用车中的那些小烦恼?最后那个车门关起来的咣当声,我觉得,也许比满天飞的豪华标识更接地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