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热潮”来临!商用车自动驾驶拐点已至?

进入2025年,L4级自动驾驶商用车赛道再现融资热潮。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了解到,今年以来,智加科技、主线科技、卡尔动力、零一汽车、斯年智驾等L4自动驾驶企业纷纷拿下了融资,年内融资总额已突破300亿。

与往年不同,2025年的融资潮呈现出“单笔额度飙升、产业属性凸显、头部与场景双集中”三大鲜明特征,折射出资本对商用车自动驾驶行业的信心全面升级。

具体来看,L4级自动驾驶领域的融资主要集中在无人配送、矿山无人驾驶、干线物流等细分领域。其中,干线物流、无人配送等自动驾驶细分赛道的融资资源已经持续向技术成熟、场景落地能力强的头部企业倾斜。

智加科技总裁李勃表示,商用车自动驾驶迎来了“政策、技术、资本、场景”四重共振的历史性机遇。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已经明确L3级准入、车路云一体化等相关政策,除了放开“路权”之外,更是从国家战略层面将自动驾驶列入了“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比如交通运输部已经提出2030年L3级及以上车型渗透率达30%的目标,市场空间清晰可见。

另一方面,AI大模型、世界模型等技术已经迎来了重要突破,正在系统性解决自动驾驶在长尾场景中的泛化与推理难题,让自动驾驶系统更加聪明、更加可靠。

“干线物流具备线路相对固定、标准性强、经济价值明确等特征,是L4级自动驾驶最具商业化潜力的落地场景。”李勃认为,未来3-5年将是干线物流自动驾驶从“示范运营”迈向“规模化商用”的关键窗口期。

智加科技一直聚焦干线物流场景,围绕干线物流“降本增效”的核心诉求,实现了算法、场景、车端、政策与成本五大要素的系统性耦合,完成了行业首个“仓到仓”全无人驾驶运营测试,创下了干线物流自动驾驶行业的里程碑。

据介绍,智加科技已与中国重汽、一汽解放、江淮汽车等国内领先主机厂构建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出包括LNG与燃油牵引车在内的多款车型以满足市场需求,并携手国际头部主机厂共同开拓海外市场。此外,智加科技已经向京东、顺丰、中通等客户交付数百台车辆,覆盖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核心经济圈。

“我们与客户不是简单的买方与卖方的关系,而是联合运营、共享数据、共创价值的合作关系。”李勃表示,智加辅助驾驶重卡已经获得联合运营全程0事故、自动驾驶ODD内使用比例93.7%等优异成绩。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公路货运量达到41.88亿吨,干线货运市场规模超过6万亿元,可以看到干线物流自动驾驶市场前景巨大。

事实上,智加科技、小马智行、嬴彻科技、斯年智驾等诸多自动驾驶公司均已经围绕干线物流场景进行了深入布局,正在全力推动自动驾驶在干线物流场景的运营与技术突破。

不过,虽然干线物流市场前景广阔,但自动驾驶在干线物流领域要实现商业化应用仍然面临着技术、成本与政策的多重制约。比如L4级自动驾驶在封闭场景(如港口)已成熟,但在开放公路的极端天气应对、复杂路况识别等仍需要突破。

与此同时,当前自动驾驶的法规体系仍不完善。有业内人士直言,虽然全国已建成延崇高速、杭绍甬高速等智慧高速示范项目,但这些路段分散不连续,还难以支撑智能重卡的长途运输。同时,跨区域运营还缺乏统一认证与通行许可机制,进一步限制了自动驾驶卡车的规模化应用。

因此,业内人士一致认为,短期内,港口、铁路场站、物流园区等封闭场景依然是卡车自动驾驶落地的主战场,随后将逐步扩展到“高速干线+枢纽封闭区”的混合场景,最终通过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置自动驾驶接驳点,实现 “封闭区无人化 + 开放区辅助驾驶” 的过渡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主线科技等十多家自动驾驶已经开始自动驾驶卡车编队技术的研发,目前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有望加快破局自动驾驶的规模化运营困境。

据了解,在自动驾驶状态下,编队行驶可以进一步降低人力需求,从而进一步降低物流人力成本。根据主线科技的数据显示,其Trunk CAFC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货运编队解决方案可实现车队综合运营成本降低20%、节能效果提升18%。

总体来看,整个商用车自动驾驶市场开始加速迈向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未来,伴随着道路基础设施逐步标准化,L4级自动驾驶的运营范围将从单线走向网络化,实现从“线状验证”到“面状商用”的拓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