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迪拉克XT4跳水价引发围观,2.0T轻混+大屏音响,15万买豪华车啥体验?
前两天刷手机,无意间看到一条消息——凯迪拉克XT4价格又“跳楼”了。原本二十七八万的SUV,现在裸车直接写着15.99万起。坐在沙发上,我愣是把茶杯差点掉地上。这年头连豪华品牌都这么卷了吗?感觉像回到了学生时代食堂抢特价菜的现场。
记得2018年那会儿,这台XT4刚上市时我还特意去店里看过一眼。销售小哥西装笔挺,说这车最低也得27万多,落地三十出头。我当时想想自己银行卡余额,只能悻悻离开。这才几年?现在打工人咬咬牙都能摸到门槛线。
翻了下配置表,这次降价不光是数字好看,动力和科技配置也没缩水。全系标配48V轻混系统,有1.5T和2.0T两个版本——211马力、237马力,对比身边朋友开的合资SUV,那账面数据确实够亮眼。9AT变速箱,全景天窗、33英寸悬浮曲面屏,还有14个AKG扬声器……说出来有点唏嘘,以前这些都是只有高配才敢奢望的东西。
但现实就是这么奇怪。一边是价格直降,一边却没人排队抢购。我查了下销量数据:去年一年6800辆,一个月最惨只卖8台。这画风真让人琢磨不透。
其实原因也不难猜。有一次我跟老王聊天,他家就住我们小区旁边。他说自己去年差点入手XT4,看中的是动力和外观。但后来仔细算了一笔账,用油成本一下子让他冷静下来。“1公里8分钱油钱,你别小看,一年两三万公里跑下来,比新能源贵太多。”老王叹口气,“同样的钱,人家隔壁买唐DM-i,还省税。”
空间也是个问题。我亲自坐进后排试过,虽然轴距2779mm,看着比奥迪Q3大,可腿部空间总觉得憋屈。不知道是不是座椅设计还是地板凸起影响,总之没有预期那么宽敞。而且对比宝马X1,同样预算下,人家后排更舒服一些。
保养维修这事儿,也被不少朋友吐槽过。有位网友留言,说他在县城修一次凯迪拉克,要提前约好时间,还得开几十公里去市里的4S店。一套保养做下来,上千块飞走,比国产新能源贵不少。“用起来心累”,他说完就换车了……
再就是保值率的问题。在二手市场逛了一圈发现,同年份同级别车型里,XT4掉价速度确实快于宝马X1。如果你计划几年后置换,那卖的时候可能要做好心理准备,不然容易心塞。
这些痛点背后,其实还有一个变化很明显——国产新能源崛起太快啦!身边年轻人聊买车,都喜欢拿智能化、低用车成本挂嘴边。不少人觉得花20万能搞定的大空间电动车,为啥非要选油耗高、维护费贵的传统豪华品牌?而且现在政策优惠、电费便宜、新能源牌照方便……种种加分项堆一起,让很多曾经冲着“豪华”来的消费者转向新选择。
至于品牌号召力,我问几个90后的同事,他们反倒觉得BBA更有吸引力些,而凯迪拉克在他们印象里稍微弱一点。“以前觉得美系大气,现在大家更关心实际体验。”一句话,道破玄机吧?
也不是说降到15万元档位的XT4就彻底没戏。如果你偏爱燃油机带来的驾驶感受,对动力要求比较高,又喜欢那种美式肌肉范儿,再加上主要城市通勤、不常跑远路、不担心维修距离,那这个价格入手确实挺香。而且仪表盘上的AKG音响、大屏幕,每次上下班听歌追剧,都能给生活添点乐趣。(不过要提醒一句,高速堵路或者暴雨天遇见故障,就别指望附近随便找个修理厂搞定)
但如果你像我一样,每个月算计着用车成本,希望偶尔一家四口出游,不愿折腾售后,更倾向智能驾驶辅助这些新玩意,那国产新能源可能会更适合当下需求。从充电便利性,到OTA升级,再到各种黑科技,大部分场景都覆盖到了,而且越来越多的新势力品牌开始重视服务网点布局,小城市用户也不用担忧售后遥远的问题啦!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高中毕业那会儿第一次见有人开凯迪拉克来接女友放学,全校男生羡慕半天;如今十五六万能提走一辆新款,还附送那么多科技装备,却未必再成为焦点。这世道变得真快啊……
如果让我重新选一次,我估计还是会犹豫很久。在情怀与现实之间徘徊,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呢?毕竟谁的钱包谁清楚,用什么方式取悦自己,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嘛!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购车建议或汽车定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