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掀桌子! ID.4 CROZZ暗降11万,5连杆悬架+600km续航,为何月销仅1520辆?
德系底盘王者沦为“价格屠夫”
11万能买什么纯电SUV? 比亚迪元PLUS? 哪吒U? 现在请加上一个选项:大众ID.4 CROZZ。 这款车长4.6米、轴距2.76米的德系纯电SUV,官方指导价14.99万起,但终端暗降后实际成交价跌至11万出头,比自家燃油车探歌还便宜。 更夸张的是,它标配5连杆独立悬架、601km续航、L2级智驾,纸面实力碾压同级日系燃油SUV。 然而,7月销量仅1520台,不到竞品丰田铂智3X的1/4。 这场大众发起的“不宣而战”,为何消费者不买账?
2025年2月,一汽-大众突然抛出一颗“价格核弹”:ID.4 CROZZ 2025款官降5.5万,无门槛一口价13.99万起。 叠加国家置换补贴2万+品牌补贴1万后,实际裸车价击穿12万大关。 三个月后,终端经销商再度暗降,部分区域PURE版低至11.49万——比官方降价底线还低2.5万。
如此降幅彻底颠覆行业认知:一台搭载84.8kWh宁德时代电池、CLTC续航601km的合资纯电SUV,价格竟比国产同级车更狠。 作为对比,比亚迪元PLUS荣耀版定价13.58万,续航510km;日产N7起售11.98万,续航仅401km。
ID.4 CROZZ的杀手锏藏在底盘:后五连杆独立悬架+德系精准调校,配合50:50车身配重,转弯半径仅4.85米(比高尔夫还小)。 实测80km/h过匝道,侧倾抑制堪比性能车,车身跟随性干脆利落,毫无多数电车的“漂浮感”。 高配更搭载DCC可变悬架,滤震柔中带韧,碾压荣放CR-V的板悬结构。
动力升级同样激进:后驱电机功率从150kW暴涨至170kW,0-50km/h加速仅3.1秒。 一脚电门下去,推背感直追小钢炮,却无特斯拉的眩晕感——这份“德味驾控”正是大众电动化最被低估的底牌。
尽管CLTC续航标称601km,车主实测却更惊喜:春秋季节不开空调,实际续航轻松突破550km;夏季全程冷风,仍能跑出500km+。 秘诀在于三项黑科技:
CO₂热泵空调:冬季续航衰减率控制在15%以内,较老款改善30%;
135kW超级快充:28分钟补能30%-80%,吃顿快餐增加400km续航;
智能动能回收:松电门自动滑行回收,效率比单踏板模式高17%。
轴距2765mm看似中规中矩,实际空间却堪比中型SUV:
纯平地台+980mm后排腿部空间:1.8米身高能翘二郎腿;
512L后备箱:轻松塞入婴儿车+28寸行李箱+露营装备;
前备箱暗格:藏下20寸登机箱,充电枪不再挤占储物空间。
新款虽升级12.9英寸屏+ID.S 5.0系统,支持华为HiCar/苹果CarPlay,语音唤醒速度提升40%,但短板依旧扎眼:
生态封闭:应用商店仅有高德地图、酷我音乐等6款预装软件;
交互逻辑复古:调节空调需进入二级菜单,不如新势力“可见即可说”;
偶发卡顿:连续操作时触控响应延迟达0.8秒。
暗黑骑士版的黑红撞色缝线+软包材质,仍救不了“毛坯感”:
5.3英寸仪表盘:显示信息拥挤,车速字体比手机通知还小;
触控按键反人类:车窗控制键需低头操作,盲操极易误触;
杯架无限位器:水瓶过弯必倒,车主吐槽“设计师没开过车”。
“大众电车=油改电”的偏见根深蒂固。 尽管ID.4 CROZZ诞生于纯电MEB平台,三电系统通过197项安全测试(包括挤压、火烧、针刺),但消费者只记得比亚迪刀片电池、蔚来换电站。 更致命的是,经销商销售话术仍停留在“这车和途观一样稳”,对8155芯片、L2.9智驾只字不提。
11万价位用户要什么? 冰箱彩电大沙发。 ID.4 CROZZ给什么? 5连杆悬架+德系操控。 当家庭用户更看重后排电视、露营外放电时,大众却把成本砸在看不见的底盘——这种“工程师思维”与主流需求彻底错位。
横向对比同级竞品,配置差距肉眼可见:
车型 ID.4 CROZZ 比亚迪元PLUS 深蓝S7
价格 11.49万 13.58万 14.99万
续航 601km 510km 620km
屏幕尺寸 12.9英寸 15.6英寸 15.6英寸
零重力座椅❌ ✅ ✅
语音交互 20秒连续 全场景 四音区
面对国产车的“配置轰炸”,ID.4 CROZZ的操控优势需深度试驾才能感知——而多数人根本没兴趣踩那脚电门。
大众经销商仍在用燃油车套路卖电车:
试驾车电量不足:无法体验加速性能,销售推脱“充电桩在维修”;
置换补贴套路:声称“国家补贴已用完”,诱导客户放弃优惠;
强制装潢包:11万裸车需加购1.2万“精品套餐”,含贴膜脚垫记录仪。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