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巨头暗中布局!三十年前一份协议,如何改写中国汽车业命运?

德国大众用桑塔纳的5200个零件给中国汽车工业上了一课,方向盘的技术指标,德方104项,中方仅有4项。

这场始于技术代差的合作,却意外改写了全球汽车产业格局:2023年德系车在华狂卖370万辆,而中国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在德国工厂年产3000万枚电芯,反哺宝马、奔驰电动化转型。

德国巨头暗中布局!三十年前一份协议,如何改写中国汽车业命运?-有驾

当克莱斯勒坐地起价,德国人截胡新中国第一个豪华车梦

时间拨回1991年,一汽与克莱斯勒的发动机合作几乎敲定,却因整车生产线突然涨价陷入僵局。 此时大众集团CEO哈恩带着奥迪100技术主动上门,一举拿下合作。

同年2月,一汽大众成立,奥迪以10%股比入局,大众格局就此成型,德国巨头悄然完成对中国两大汽车集团的“双线绑定”。

帕萨特争夺战

1996年,第五代帕萨特国产权花落上海大众,助其打开中高端市场。 十年后风云突变:2005年上海大众销量跌破30万辆,而一汽大众凭借奥迪销量飙升,顺势抢走第六代帕萨特。

上汽只能将老款改造成“帕萨特领驭”苦撑,直到2011年才用上同等平台。 这场拉锯战逼出大众的平衡术:给上汽引入斯柯达品牌,2012年斯柯达在华销量占全球1/4;给一汽打造捷达品牌,形成“斯柯达VS捷达”的对位竞争。

德国巨头暗中布局!三十年前一份协议,如何改写中国汽车业命运?-有驾

上汽的执念

2011年,上汽大众宣布开发C级轿车;2016年辉昂诞生,却因平台局限未能突围。 真正的爆发点藏在同年秘闻:上汽与大众突然宣布引进奥迪品牌!

一汽奥迪经销商集体抗议,三方谈判半年达成城下之盟上汽奥迪产品延迟至2022年销售,且必须通过一汽渠道交付。 作为补偿,奥迪将PPE纯电平台独家给了一汽,上汽则拿到与智己合作高端新能源的许可。

教室里的学生成了实验室的导师

大众24亿欧元联姻中国芯片企业地平线,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小鹏与大众联合开发电子电气架构;华为鸿蒙系统接入宝马座舱,为近1/4中国宝马车主提供智能生态。

德国巨头暗中布局!三十年前一份协议,如何改写中国汽车业命运?-有驾

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换市场

柏林街头,比亚迪门店挤满试驾人群;慕尼黑设计中心,蔚来123名跨国设计师主导全球车型开发;图林根州,宁德时代电池工厂为每35万辆德系电动车注入“中国芯”。

大众狼堡工厂的中国零件占比从十年前的3%飙升至22%,德国本土零件份额则从68%跌至49%。 长三角产业集群48小时完成样品迭代的“中国速度”,让德国企业12周的周期相形见绌。

30年合资路的最大赢家是谁?

2025年3月,大众与一汽签署新协议:2026年起推出11款专为中国打造的新车,涵盖纯电、插混、增程全路线。

奥迪一汽新能源长春工厂用5个半月完成德国需8个月的暖封闭工程,德方负责人惊叹:“这里能两天办完三个许可证! ”

当德国汽车经济权威杜登赫费尔公开呼吁“必须与中国合作”,当初那纸合约埋下的伏笔,已在全球汽车业炸响惊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