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车展,宝马都像个老江湖——表面稳如老狗,实则藏了一肚子货。可这次2025上海车展,我得说一句:宝马是真的憋不住了,直接上演了一出“牙膏爆炸现场”!
你可以说宝马以前挤牙膏慢,但你不能否认这次它真的是把管底那点“压箱底”都掏了出来,尤其是那台BMW新世代驾趣概念车和所谓的超感智能座舱,哪怕你不信新能源,这俩玩意也能让你在展台前多驻足五分钟。
新世代驾趣概念车:这才是宝马的“杀手锏”
说白了,新世代驾趣概念车跟去年的Vision Neue Klasse有那么点像,但又不是简单翻版。高辨识度的双四边形LED头灯一亮,那个熟悉的“BMW味儿”就扑面而来。再配上大尺寸前脸和运动化包围,别说,这台车放在展馆中央确实挺“镇场子”。
但外观咱就点到为止,毕竟这个年代,“看着帅”早就不值几个钱。这车真正的看点,是它搭载的“三大黑科技”。
黑科技1:驾控超级大脑——车比你还懂怎么开?
宝马说自己搞了个“驾控超级大脑”,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实际逻辑是:动力传动+底盘控制+驾驶辅助系统,三者整合统一,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车随意动”。
举个例子,我前阵子开朋友那台3系下山,弯多坡陡,车身反馈很精准,但再智能也逃不过物理极限。宝马这套系统就是在你还没意识到车要滑的时候,它先替你修正动作、优化动力输出。换句话说,它不是替你开车,而是提前帮你收拾烂摊子。
说难听点,这玩意以后如果普及,你那些自称“老司机”的亲戚,开个车不再是靠经验,而是看有没有这个“大脑”帮他们补锅。
黑科技2:全景iDrive,宝马也终于“卷”起来了
再说第二个黑科技——全景iDrive。
老实讲,宝马过去在人机交互上有点“固执”。iDrive系统很多人嫌难用,UI不够直观,连我第一次上手G30时都得琢磨一会。
但这次宝马是真的想明白了,全景iDrive来了个大改:全液晶大屏、环抱式界面、信息展示一目了然,还把主动信息干扰降到了极致。你在开车的时候,系统懂得啥时候该“闭嘴”,啥时候该提醒。
这年头,大家都在搞中控大屏,有的堆得比影院还亮,结果反而让你眼花缭乱。宝马这次不跟风炫技,而是把“懂你”做到骨子里,终于有点那个“工程师思维”的宝马味了。
黑科技3:圆柱电池+平台进化=硬实力
电池方面,宝马也没偷懒。全新的大圆柱电池不仅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更强,还为整车结构提供更好支持。更重要的是,这套新平台是为电动车重新设计的底层逻辑。
你别以为这只是把油改电改得更彻底了点。实际上,宝马正在用这套新平台重塑未来十年的核心竞争力:电动化+智能化+平台标准化,三个层面同时推进。
而这点,恰恰是目前很多自主品牌还在“摸石头过河”的地方。
宝马的新书,能写出未来吗?
宝马这波堪称“炸裂式输出”,董事长齐普策也放了狠话:“新世代是宝马面向未来写的一本新书。”
老实说,现在新势力都在“造梦”,从飞行汽车到全场景智驾,全都在干一件事:把汽车从“代步工具”拉向“终极出行终端”。
但宝马这波更像是老派豪门的一次全面反击——没有虚头巴脑,没有PPT造车,真刀真枪地堆技术、讲操控、讲体验。
作为一个骨灰级Bimmer,我看得出宝马骨子里那个“偏执的工程魂”又回来了。
写在最后:不是致敬未来,是守住底线
这次上海车展,宝马没有像一些品牌那样疯狂造词、做表演,而是拿技术、平台、设计三板斧干了实事。
它没把新车造得像太空舱,也没堆没用的语音助手,而是一步步从驾控、交互、续航这些核心环节发力。
你可以说宝马开始卷了,但我更愿意说,这是宝马在用行动告诉我们:
未来可以追,但“驾驶”这件事,它永远不打算放弃。
总结:
• 宝马这次是真玩了命,全方位升级,不再挤牙膏。
• 三大黑科技不是PPT,而是实打实想让你“开得更懂事”。
• 新世代概念车代表宝马十年战略,看点比你以为的多。
• 面对电动化浪潮,BBA三巨头中,宝马或许是最早醒的那个。
你可以不喜欢宝马,但这次的“觉悟”,值得点赞。
如果你觉得宝马还在“油改电”边缘徘徊,建议你车展去亲眼看看这台新世代概念车,也许你会发现,那个你以为保守的宝马,正在变得比新势力还要激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