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咱们再整一遍,力求更地道、更“唠嗑儿”。
这届上海车展,啧啧,表面上是各家车厂的“花式炫技”,各种新车、硬核科技看得人眼花缭乱。但要是扒开这层皮儿,你会发现,这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彻头彻尾的“乾坤大挪移”。想当年,合资品牌那叫一个“横着走”,自主品牌只能在犄角旮旯里刨食儿。现在呢?比亚迪、吉利、奇瑞,哪个不是“膀大腰圆”的主儿?
就拿比亚迪来说,今年一季度咣咣卖出去98.6万辆,这数字,搁以前谁敢“白日做梦”?车展上,比亚迪简直是“底裤都快扒了”,易三方、易四方、超级e平台,还有那个“灵鸢”车载无人机,简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这些玩意儿,新势力们估计得“望其项背”好几年。更炸裂的是,比亚迪还张罗了个全球汽车设计大赛,这份格局,真不是“盖”的。
但问题也来了,比亚迪这么“玩命”地堆料、死磕性价比,真是为了“推动汽车产业低碳化”这么“伟光正”吗?当然,环保是“政治正确”,但背后肯定也少不了“生意经”。说白了,低价才能抢地盘,才能把合资品牌逼到“墙角根儿”。
吉利也不“含糊”,在比亚迪“一统江湖”的10万-15万家用车市场,硬是靠星愿、银河“杀出一条血路”。这次车展,吉利把电池业务“捯饬”了一番,成立了个“吉曜通行”,还要“敞开怀抱”开放电池安全专利。这操作,有点“釜底抽薪”的意思,你比亚迪不是电池牛吗?我就“共享”技术,让你没那么“嚣张”。
更“骚气”的是吉利那款“银河战舰”,纯电、混动、增程一键切换,还能“横着走”、“原地转圈儿”,甚至还能当“船”开俩钟头。这简直就是把各种黑科技“一股脑”地塞进去,硬生生攒出一个“全能王”。但说实话,这车看着有点“既视感”,又是仰望U8,又是腾势Z9 GT的“影子”。吉利这波操作,到底是“稳扎稳打”,还是有点“邯郸学步”?
奇瑞就更“皮”了,把奇瑞、星途、捷途、iCAR、智界五大品牌都“拉”来了,还请了一帮“老外”站台,这国际范儿,真是“拿捏到位”。奇瑞这次是“上天入地”全方位“轰炸”,有水陆两栖车,有飞行汽车,还有能“伺候”你的人形机器人。这脑洞,也是“没谁了”。
不过,最让人“跌破眼镜”的还是奇瑞新款QQ。想当年,奇瑞QQ可是“廉价”的“代名词”,但现在的新QQ,“悬浮顶”、“贯穿灯”、“隐藏把手”,满满的未来感。这一下,直接把入门级代步车也“拽”到了时尚前沿。这让蔚来还咋“混”?萤火虫还卖给谁?
其实,车展上最“魔幻”的一幕,是60多岁的奇瑞老总尹同跃在B站“侃大山”,用“自嘲”的方式和年轻人“套近乎”。要知道,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安这些公司,都是“一锹一镐”干出来的。只是,当这些故事被“包装”成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成长番”时,总让人觉得有点“时空错乱”。
说白了,上海车展不仅仅是车厂“秀肌肉”的“擂台”,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屌丝逆袭”的一个“切片”。这些自主品牌,从被人“瞧不上”,到如今成为市场上的“扛把子”,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但咱们也要看到,自主品牌虽然“支棱起来了”,但依然面临着不少“坎儿”,比如核心技术的“卡脖子”、品牌形象的“提升”等等。
话说回来,这些车企“卷”技术、“卷”价格、“卷”服务,最终“占便宜”的还是咱们消费者。下一个十年,国产车的“天下”会更“铁”吗?我觉得,这事儿还真不好“盖棺定论”。但有一点“板上钉钉”,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