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匡启明
今日资讯
曾几何时,“充电慢”是阻碍电车普及的最后一道墙。
但随着“800V+5C超充”技术的下放,充电10分钟已成现实。
当新能源车补上最后一块短板,燃油车的“历史使命”,或许,真的要结束了。
燃油车的“最后一道防线”
你有没有发现,从今年开始,买电车的人,越来越多;而买油车的人,越来越少。
当然,电车厂家会吹,会营销,会开发布会。
但抛开所有这些“噪音”,一个更根本的变化,正在发生:
那些曾经阻碍我们购买电车的、最坚固的“三座大山”,正在被技术,一座座地,夷为平地。
而当最后、也是最顽固的那座大山倒塌时,一个时代的落幕,或许,就已成定局。
那些你曾经的“不买”理由,还成立吗?
在过去,任何一个理性的消费者,不选择电车,都有三个不容辩驳的、铁一样的理由。
第一座山:安全焦虑——“它会自燃吗?”
这,是所有人的“第一恐惧”。但这个“心病”,正在被国家标准“强制治愈”。最新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 38031-2025)已经定稿,对电池热扩散的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简单说,未来的电车,即便发生热失控,也要保证在极长时间内,不起火、不爆炸。
可以说,未来电车的自燃概率,将无限趋近于零。
第二座山:续航焦虑——“它能跑多远?”
“冬天打骨折”、“高速续航尿崩”,这些曾经的段子,正在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BMS算法的优化,而成为历史。
今天的消费者,对CLTC和WLTC的区别,心里也都有了一本账。续航,正在从一个“玄学”,变成一个越来越“实诚”的数字。
第三座山:补能焦虑——“充电,要等多久?”
这才是最致命的、也是燃油车最后的“王牌防线”。
“加油只要5分钟,充电却要一小时”,这句话,是悬在所有电车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也是劝退无数潜在买家的、最坚固的一堵墙。
但现在,这堵墙,正在被一项技术,彻底摧毁。
当“充电”,变得和“上厕所”一样快
这项技术,就是“800V高压平台 + 5C/6C超充”。
我们不需要懂复杂的技术原理,只需要看懂一个最简单的“换算”:
1C充电,代表需要1个小时(60分钟)充满。这是最早期的标准。
2C充电,代表需要1/2个小时(30分钟)充满。这是前两年的主流。
5C充电,就意味着,只需要1/5个小时,也就是12分钟,就能充满!
而6C,更是缩短到了恐怖的10分钟!
10分钟,是什么概念?
就是你在高速服务区,停下车,去上个厕所、去便利店买瓶水的功夫。
你可能觉得,这肯定是几十上百万的豪车才有的技术吧?
又错了。
长安启源A06,一台13.99万起售的家用车,已经搭载了800V+6C闪充技术。
官方的实测中,从重庆开到珠峰大本营,3000公里的史诗级路程,累计充电时间,仅仅95分钟!从30%充到80%,也仅需9分钟。
当“充电”这件事,在时间成本上,已经与“加油”无限趋近时,燃油车,那最后、也是最坚固的“护城河”,就已经,名存实亡了。
所以,朋友们,我们正在亲历一场深刻的能源革命。
让我们再来冷静地,对比一下,这两位“选手”:
电车:体验更好(安静、平顺、加速快),使用成本更低(电费vs油费),技术更先进(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如今,连最后的“补能”短板,也基本被补上了。
油车:除了“加油快”这个优势,正在被无限削弱之外,还剩下什么?是结构复杂、保养昂贵、噪音巨大、还是会排放尾气的“内燃机”本身?
这不是一个预言。这,是一个已经写好了答案的,时代的“选择题”。
燃油车,不会立刻消失。它会像胶片相机、像机械手表一样,慢慢地,从一个“大众消费品”,退化成一个“小众收藏品”,被少数的性能车爱好者和情怀玩家所珍藏。
而对于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当技术,已经为你铺平了通往未来的所有道路时。你还需要为那个正在落幕的“旧时代”,买下最后一张“门票”吗?
这里是《财富行动派》,一位更懂汽车的财经博主。
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汽车行业内幕。
微信公众号:
财富行动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