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和问界,随着理想L6的到来,一场硬仗要开打了

这一次,我要夺回属于我的一切——《问界M7复仇篇》。

玩个前阵子的梗,如果问界M7会说话,那此次重新上市,必然配上一身黑衣和墨镜,潇洒的走来,然后说出上面那句台词……


毕竟谁都没曾想过,华为深度赋能的问界M7,首次登场没能迎来火爆局面,换来一个潦草退场。而更令人没想到的是,再次返场尝试,居然一炮而红,五个月大定破十万的辉煌还历历在目。而现在问界M7更是从多数车企不放在眼里,蜕变成了“多数车企高攀不起”的地位。

从1月的销量数据就不难看出,问界M7凭借29997辆的数据,两位数的差距,险胜特斯拉Model Y,在SUV销量总榜中排名第二,高端SUV领域排名第一,超越特斯拉,迎来车生的巅峰时刻,也创下了新的记录。

问界M7这么辉煌,就很难不让人想起它的老对手,理想现在混的怎么样?

答案是依旧畅销,近半年的销量数据显示,理想L7累计销售8.7万辆,理想L9半年累销6.6万辆,理想L8半年累销6.5万辆,三款车依旧维持月销破万的销量数据,在中大型SUV领域属于销量常青树。


不过如果看单一车型的话,曾经对标理想L8的问界M7,现如今就属于找准了定位。销量上升速度很快,2月份的销量是21083辆,已经连续两个月卖出2万辆以上了,这对于一款A级车而言可能都是难以达到的高度。与此同时,理想L7的销量是8459辆,理想L8的销量是5457辆,理想L9的销量是6336辆,三款车销量合计20252辆,竟然三兄弟没打过一个问界M7。

那么,问界M7这份成功是建立在侵占蚕食理想品牌的销量基础上吗?其实并不尽然。

问界M7于2023年9月下旬上市,对理想的车型销量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影响和波及。它们就好像是一个林子里的两个物种,各有各的生活圈,两款平行的产品。


为什么这么说?老规矩,上数据。

从9月到1月,理想L7的月销量分别为1.3万、1.55万、1.65万、2.04万、1.33万;理想L8的月销量分别为1.11万、1.21万、1.24万、1.5万、0.9万;理想L9的月销量分别为,1.18万、1.27万、1.19万、1.49万、0.87万。

问界M7的月销量分别为0.52万、1.22万、1.7万、2.55万、2.99万。


可以看到,问界M7的高速崛起并不是建立在蚕食理想的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甚至问界M7最高光的时刻,理想的表现也不差。

这就得从目标和潜在受众群体来说起了。

理想L7和理想L8收获的是,中年且家庭需求为主导的传统燃油车车主,尤其是对第三排需求较高的用户群体。理想作为燃油到新能源的过渡再合适不过,而且这部分受众群体也不太在意价格门槛,30万+也负担得起,最关键的还是驾乘体验要出色。刚好理想的冰箱彩电大沙发都能满足这些需求,气场够强,即便用作商务需求也撑得起门面。六座布局第三排也不像寒酸,对家庭用户需求来说,最合适不过。

问界M7的受众群体,相对来说,要更年轻一些,注重性价比和智驾体验的家庭用户。


第三排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频率并不高,多数是用来应急。属于有但不常用的范围,这一点和理想有着明确的区分。

其次就是更为注重智驾体验的,问界M7能够突出重围,很难不让人把这份功劳都归功于华为,有了华为深度赋能的问界,在智驾领域的表现,以及消费者的认可度层面,都是很多车企不能比拟的。

第三点就是预算有但又没到不计预算的地步。预算在20万以上,有一定的预算,但也没有到不计较预算,只为了驾驶感受或者其它需求的层面,更注重性价比和综合实力表现。

可以理解为问界M7抢占的是本来属于特斯拉Model Y的份额,只是因为Model Y空间和布局上不能满足多人家庭的需求,所以选择了问界。而理想车型抢占的是,属于30万+,以往BBA的固定受众,现在同样价位有了更好地选择。


这么来看,两款车其实定位非常清晰,受众群体也有着明确的区分。理论上来说,应该是属于互不打扰,各自安好的局面。但显然,理想是不满足于现状的那一个。并不是年销80万目标给的压力,而是理想后续的产品架构和布局导致,它们短暂和平的局面都是假象。

理想不是为现有的三兄弟谋出路,更多的考虑的是后续的产品规划。比如马上上市的理想L6,理论上来说,价格应该在26万上下,如果没有问界M7的搅局,理想不用担心价格制定是否合理,因为只有它一家独大,它说了算。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理想恐怕要居安思危,理想L6的定价可能比预期要低了。


所以属于理想和问界的战争,其实并没有吹响号角,而且不夸张地说,想买这两个品牌的车,一定要再等等,下半年可能会有惊喜,两个品牌之间是有一场硬仗要打。下半年问界M7过了新车期,终端给出降幅和让利,理想为了L6保驾护航,车型也需要给出合理且有诚意的售价,其它产品也要保持一定的降幅来达成80万辆的销量目标,它们之间的交锋,还在后面。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