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新车降价,我脑子里就乐呵呵的想:买新不买旧,这是真理吗?以前的老车主眼睁睁看着自己一年前多花几万买的车,如今被大降价干得没一点脾气,还有点不是滋味。难道说,买东西的“幸福感”只能在买下那一刻获得吗?过上一阵,价一降,那种“后悔感”隔着屏幕都能闻出来。所以说,等一等到底是不是好事,这真得琢磨琢磨。
这次ID.3直接甩了个11.9888万的价出来,属实让我有点“站在历史的门槛上”的感觉。以前不是常说合资品牌纯电车贵吗?这下好了,连“大众”都跟国产品牌比谁更亲民,到底是真诚还是没办法呢?我反复琢磨:是不是只有产品力给不上节奏的时候,才会选择价格见底来拼生存?所以降价,到底是对未来市场的信心,还是对现状的无奈?
从外观到尺寸到内饰,ID.3没拿出翻天覆地的变化,感觉好像开年会点个灯、换个桌布,气氛上弄点新意,实际菜还是那些菜。你说它丑吧,不到那个份上;你说它好看吧,也没人见了能兴奋到拍个照发朋友圈。可能买大众的朋友从来不是奔着“造型帅爆炸”来的吧?更主要的是,它给人的感觉很老实,中规中矩——这种老实到底是优点还是缺点,因人而异。
车内那套机械风格,小屏幕加大屏幕,说实话已经是大众家族最近五年的标准配置了。我有时候在路上坐不同品牌的电动车,发现国产车疯狂搞智能座舱、把屏幕做得比家里的电视还大,连车门上都能刷个短视频。大众还是那个“保守主义者”,五年前啥样现在还啥样。是它技术落后?不至于。但确实也没啥创造力。难道合资品牌就不懂“社交属性”这个道理吗?反正老司机们念叨一句:“经典不需要创新。”嗯,说的也是吧。
再说动力和续航,53.6度的电池,451公里的CLTC续航,城市通勤、接个孩子下楼买个西瓜送送快递,肯定是没问题。长途不敢保证,充电桩还不是遍地开花的时候,这种续航水平一定要算细账。你想象一下,夫妻两个人突然想到周末自驾远郊开心一把,万一电离你最近的充电站还有30公里,你心里稳吗?磷酸铁锂电池虽然耐造但续航亏损也不是秘密。大家都说国产车续航“虚标”,合资也会打个折,差不多水平。
核心问题来了,价格到了降维打击的地步,那ID.3的意义在哪?这车刚出来的时候谁都在看——“大众也进电动了,而且用的还是德国人的底盘味道。”那个说底盘调校很牛的,确实不假。但价格下来,大家更开始琢磨性价比是不是到头了。你12万有更好的选择吗?直接比比,比亚迪海豚、名爵MG4。海豚销量高得吓人,MG4更是价格王,6万多低价入市,连高续航都压得很低,你说谁不心动?是不是以后买纯电就跟买个半价手机一样,看谁能把价格打到底?
那你要是问我,ID.3还有没有优点?一句话说,在同级别里,德系底盘和驾驶稳定性比国产,还是“有点东西”。那种紧绷感的底盘,尤其弯道、颠簸路上的处理,别的车,比如海豚和MG4,都有点“软趴趴”的感觉。说到底,大众家族的操控,真不是吹的。再加上车头那个发光标,别管有没有用,看起来稍微多了点面子,那是大众车一贯的思路。很多人买车不是全凭理性,买的就是个心安和氛围。
那推荐谁买?说实话,这售价下探以后,我觉得ID.3适合那种上了岁数,或者对品牌认同感很强的人,觉得生活里钱不能只花在短期回报上,还得买点历史感、情怀感、工艺感。你要是天天城市通勤,家有小孩,偶尔自驾不超过200公里,追求驾驶乐趣多过玩智能语音,ID.3还不错。如果你是大学生、年轻夫妻、对智能中控、辅助驾驶要求高,追求极致性价比,那多半还是国产值得你多看一眼。
真要问我,会不会买ID.3?我纠结的点还真不是续航、智能,而是买了会不会再降价?现在敢买,是看中了价格,到时万一明年又来个9万包送充电桩、终身保养,老车主哭晕在厕所怎么办?我觉得买这种车最大风险不是用不上,而是买贵了。当下的汽车市场,厂家把价格当武器,消费者反倒没了安全感。想省钱,等降价,想用新车,怕掉价,这种心态说到底,是被市场逼出来的无力感。
再说句扎心的,电动汽车本来兴奋点在于科技,可是大家越卷,科技越普及,变成谁最低价谁最热卖。等于说这12万买了个“驾驶乐趣和品牌信仰”,但丢了很多“功能新奇”和“体验领先”。大众这品牌值不值你花几万去拥抱,是要花功夫琢磨琢磨的,也是考验你消费观念的时候。
不过转念一想,现在基准价11.9888万,肯定还是有人会买。毕竟每个阶段都有“刚需”,有人要车等不了。你说现在这个“聪明款”到底聪明不聪明?是厂家算好了点位,下限再做一波冲刺,把该收的消费者全收进来,还是彻底放弃高端路线,让大众品牌以后只走亲民价格战?如果是前者,智能化迟早要发力;如果是后者,那以后合资品牌和国产纯电会不会分不清?
有一说一,新能源的未来不是只看价格,毕竟大众ID.3背后是传统车厂的布局和底盘沉淀,国产电动车则是技术创新和新体验的代表。如果你是“体验派”,喜欢科技感、屏幕大、配置多,那必然是国产车世界更大。如果你是“驾驶派”,想感受车本身的路感和品牌厚度,大众还值得考虑。这个选择其实跟你买手机一样,要体验、要拍照、要品牌还是要功能,最后还是自己的唯一答案。
到最后我还是觉得,这么多车这么多选择,买车的时候问问自己最在意什么,是性价比,是品牌,是配置,是操控?看看自己的预算底线再想想自己买来车到底用在什么地方。不急不躁,理性消费,买到自己后悔最少的那款,才算赚到。
大众ID.3聪明款,11.9888万的售价真的够聪明吗?如果让你选,你还会去追新吗?你会为那点底盘优势,少点配置忍一忍?还是一咬牙去隔壁国产看看都有什么新花样?这问题,我没答案,你有没有答案?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