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万起,月销连续破万超11个月! 小鹏新车硬刚比亚迪,把“平民车”玩明白了
小鹏MONA M03火了。 这款定价11.98万起的纯电轿车,自打上市就没掉出过“万辆俱乐部”,连续11个月销量破万,累计卖出超13万台。 ,它直接把枪口对准了新能源老大比亚迪价格和秦L EV一模一样,尺寸更大一圈,智能配置却甩开对手一个身位。 新势力造“国民神车”,这次真不是吹牛。
小鹏MONA M03的销量曲线很稳。 除了上市首月数据有波动,后面每个月都稳稳卖出一万多台。 这种持久力在新能源市场不多见,很多车都是开头猛冲两三个月,后面就蔫了。 MONA M03硬是扛住了11个月,累计销量突破13万大关,在紧凑型纯电轿车里稳稳挤进前三。 反观对手比亚迪秦L EV,虽然总销量略高(约15万台),增长率已经被小鹏甩开MONA M03同比暴涨50%,比亚迪只有30%。 车主论坛里高频出现的评价就俩词:“便宜量足”、“智能好用”。
价格是MONA M03的第一张王牌。 11.98万到13.98万的指导价,和比亚迪秦L EV完全重合,摆明了要抢比亚迪的饭碗。 这个价位段是2025年最卷的战场,占了新能源总销量的四成。 比亚迪靠品牌和供应链优势躺着赚钱的日子,被小鹏撕开了一道口子。 MONA M03用共用供应商(比如电池都来自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的方式压成本,却在配置上疯狂堆料。 行业分析师直言,小鹏这招“低价高配”就是冲着比亚迪基本盘去的。
尺寸上MONA M03玩了一手“降维打击”。 官方定位是紧凑型车,三围数据比自称中级车的秦L EV还大:车长4780毫米对4720毫米,车宽1896毫米对1880毫米。 轴距虽然只差5毫米(2815毫米对2820毫米),实际乘坐空间反而更大实测后排腿部空间900毫米,比秦L EV的880毫米更宽敞。 这得益于纯电平台的短前悬设计,把空间榨到了极致。 外观也走差异化路线,T字形大灯透着呆萌感,轿跑溜背造型更讨年轻人欢心,还顺手拿了个红点设计奖提名。 比亚迪秦L EV的沉稳风格,在它面前反而显得老气。
坐进车里,差距更。 MONA M03直接砍掉仪表盘,怼上一块15.6英寸中控大屏,车机用的是骁龙8155P芯片配XOS天玑系统。 12.98万的MAX版标配XNGP辅助驾驶,算力飙到508TOPS。 实测城市导航辅助驾驶成功率超90%,等红灯自动起步、避让加塞车辆都很稳当。 再看同价位的比亚迪秦L EV,车机芯片算力只有200TOPS左右,DiPilot系统还停留在基础L2级,高速上车道保持都容易画龙。 车主反馈很直接:小鹏车机流畅度评分4.8(满分5分),比亚迪只有4.2。
三电系统也不含糊。 虽然都用弗迪磷酸铁锂电池,小鹏把能耗压得更低:百公里电耗11.5到11.8度,城市路况实测续航达成率85%。 对比之下,秦L EV的达成率只有80%。 性能上,218马力的版本7.4秒破百,比秦L EV入门版(8.1秒)更利索。 续航分515公里和620公里两档,实测分别能跑490公里和599公里。 多花一万块上620超长续航Plus版最划算,多出28匹马力和105公里续航,长途焦虑直接砍半。
配置选择上消费者用钱包投票:六成买家直接冲顶配MAX版,就冲着XNGP去的。 比亚迪秦L EV的高配版定价接近14万,门槛高出不少。 小鹏还搞了低息贷款政策,月供三千出头就能开走顶配,这对预算卡死的年轻人太有杀伤力。 车主群里常有人说:“同样12万多,小鹏给高速城市都能用的自动驾驶,比亚迪只给定速巡航,这钱花得值不值还用想? ”
市场反应很诚实。 小鹏股价今年涨了20%,资本市场用真金白银投了票。 比亚迪被逼得加速改款秦L EV,传出的消息全是“降价增配”。 这场平民车大战打到这个份上,赢家早就不只是车企想买便宜又智能的电车? 盯着这两家死磕就对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