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去小区停车场,老马提着两袋苹果,上来就问:“你那电车充电充到几分合适啊?4S店那小伙子一句‘随便’,我心里越发发毛。”他家那辆2022款汉EV刚跑三万来公里,上个月电量跳崖——表显剩余15%,刚出小区不到一里地,直接趴窝,让物业小车来拖的。群里几个车主见状,纷纷扎进去讨论磷酸铁锂电池的充电门道。
有人一本正经转述论坛帖子,说满电伤电池,要“宁浅勿满”。可4S店师傅戴着手套打哈欠:“平时怎么方便怎么来,别纠结。”倒是那回避险的拖车师傅咕哝一句:“长期不满充,准把表准扔了。”
其实,这电池折腾人,比手机还讲究门道。电池工程师老张在车友酒桌溜溜转,把个道道讲明白:“磷酸铁锂电池满充时,正极脱锂多得狠,晶格压都压弯咯,老化快得跟喝急了露水一样。”听说有台比亚迪五年老汉EV,天天充90%,最后拆开,容量保持得比天天整满的多出一截子,大概是7%多点,这是顺嘴聊天时候泄漏的,说法也见仁见智,反正大家都信。
前阵子特斯拉一老车主给我讲了个新鲜的BMS把戏,说这玩意儿给你整满电,谁知后台居然“偷偷地”给你主动消耗,降到95%,就是不肯让你长期高压,怕个别电芯受伤。这弯子拐得连老司机都得琢磨一阵。
但说回来,你要是真觉得能只充到90%,永远不上头那10%,电池脚踩西瓜皮地滑。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压区间本来就平坦,15%-95%打个死结,仪表盘有时跟闹着玩似的,外面喊还有两成,里头实际都见底了。有回市里一小姑娘开刀卡奔母亲家,表显20%,谁知可是不到四公里,趴火车站附近了,叫了哥们推电瓶——最后发现,仪表根本蒙你。
老顾车队里几个玩得透的师傅,经常提醒:“每周你得充到100%,别偷懒。BMS一懒,实际容量比表上多跑十几公里,半个月就有误差。”听说某厂家实验,一个季度不满充,表盘和实续航差了小两成。有时候爱捣鼓的车友会摸着开口螺丝刀半夜找BMS刷数据,想把误差抹平——实际没几个搞利索的,十次有九次进服务站。
插句修理小八卦,汉EV其实有个冷门功能,车机里自己设置充电百分比。老王说自己头阵没注意,连着把电池冲着忘了断三回,后来数码工程师在群里劝:“你得定封顶,比如90%,这玩意儿后台会省不少糟蹋。”
不过偶尔出了远门,大伙都默认一气充满才能放心。群里传言,有师傅跑到青海,不满充就出门,到德令哈路上一口气掉进保护区,寒风里冻得瑟瑟发抖,打电话回来骂娘:“早知100%撑死,至少安全。”但一旦到地儿,记得快点把电放回80%,怕长时间满电“鼓包”,县城汽修师傅称之“气鼓鼓”,意思就是电池胀得像发焖的大馒头。
冬天最闹心。上回北京郊区掉头,-13℃夜里车没插电,第二天起来直接百分比红灯报警。低温能把本来能用的15%电直接锁死,整车都不肯动,师傅远程支招“你下回记得冬天别让电低于90%”。
电池养护这事情,老车主聊起来才八卦。有一次去电池回收件厂捡配件,收电池的老王摇头说:“都嫌电车扛不住,我告诉你,80%的电池全是要么天天不充满,要么一充满不拔的给玩残的。”有的师傅直言,车企吹“怎么充都行”,其实谁都在后台给你设限,目的就是多保几年不出故障。
群里去年还爆过新鲜事,某个品牌磷酸铁锂换代后,居然开始用软件限一次最大充放电深度——普通人琢磨不出门道,车主论坛里讨论熬夜。后来才摸出来,厂家心里跟明镜似的,怕保期内电池搞出大乱子。
其实老顾有次算账,90%日常+一个月一次满充,五年下来能节省电池损耗十来个点,换句话说,两万块不用提前丢进服务站,没人稀罕那多跑十公里的面子账,大家讲“电池就是回本工具”。
市井这事常有:前段时间朋友出二手汉EV,买家上车第一问就是“电池健康度一百几?你日常都咋充的?”卖不起高价,多半就是平时充扔太狠,电池掉坑。你要说遇见车友群戏谑,有人会发狗头表情,打趣道:“兄弟你咋不学特斯拉,满充后整段放电表演个五连跳。”
见多了四面八方路况,什么环路拥堵、冬天淌雪、夏天暴晒。反倒觉得,比起参数那些见不得光的秘籍,有时候小地方修车师傅的话最顶用。他们不爱念数,常说“用心听电池的叫唤”,意思就是别光看表,偶尔动动脑子想想,你充电到底是为了啥。不过一代车型已经换了新BMS和隔热设置,还真未必老方法有效,后头咋变,也就那几年工夫。
茶余饭后,马哥又来晒图:“昨夜电表只给冲到92%,一直这样,你还真说对了,没掉坑。”养车这桩事,一半靠当年琢磨、一半拼谁运气好罢了。群里冷不丁又开始传谁谁找回收厂砍价,那电池还在二道贩子黑市上蹦跶着。至于下次该充多少?没人真有答案,邻居老徐的说法是:“管它呢,充电顺手就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