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纯电汽车市场中,车型繁多,竞争激烈,消费者在选车时往往眼花缭乱。而 iCAR V23 以其独特的硬派风格和顶配不到 15 万的价格,成功吸引了众多目光,成为近期备受关注的 “新宠”。那么,这款车究竟实力如何,是否值得入手呢?下面我们从多个维度来深入剖析。
个性外观:复古硬派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iCAR V23 的外观设计堪称一绝,采用了当下流行的 “方盒子” 造型,这种方正的车身轮廓不仅展现出硬派越野的气质,还带着复古的韵味,让人仿佛穿越回经典越野车盛行的年代 。宽大封闭的前脸,搭配圆形透镜灯组,形成了极具辨识度的视觉效果,仿佛一双明亮的眼睛,既复古又带着几分俏皮 。而前机舱盖小幅凸起,增添了车辆的肌肉感,强化了其硬派风格 。从侧面看,iCAR V23 拥有外抛式轮拱,配合 19 英寸或 21 英寸的大尺寸轮毂,造型相当帅气,19 英寸轮辋还能选装 255/55 R19 规格的 AT 胎,进一步提升了越野气质 。车身长宽高分别为 4220/1915/1845 毫米,轴距 2735 毫米,虽然整体尺寸不算庞大,但接近 1:1 的高宽比,赋予整车超越同级的体量感和视觉冲击力 。车尾部分,侧开式尾门以及 “小书包” 造型的外挂式储物箱是一大亮点,“小书包” 不仅造型精致,还与车内空间贯通,提供了额外的储物空间,实用性十足,同时也让车辆看起来更加硬派 。隐藏式门把手、铝合金侧踏板、熏黑轮辋以及外扩式轮眉等细节设计,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整体质感,使复古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走在路上回头率爆表。如果你是一个追求个性,不随波逐流的消费者,iCAR V23 的外观绝对能满足你对独特座驾的渴望 。
智能座舱:流畅体验与丰富功能兼具
坐进 iCAR V23 的车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块 15.4 英寸的 2.5K 中控屏,显示效果清晰细腻,色彩鲜艳 。内置的高通骁龙 8155 芯片,为车机系统的流畅运行提供了强大保障,操作起来十分顺滑,无论是启动车机、切换页面还是打开各类应用,都几乎没有卡顿现象,反应速度堪比高端智能手机 。车机系统的界面设计简洁明了,易于操作,同时还支持苹果 CarPlay 手机无线互联,方便用户将手机上的应用投射到中控屏上,实现更便捷的操作体验 。新样式的三辐多功能方向盘握感舒适,按键布局合理,能够轻松控制多媒体、巡航等功能 。车内采用怀挡设计,节省了前排空间,同时取消了传统仪表盘,通过 HUD 抬头显示以及中控屏来展示车辆信息,营造出简洁而富有科技感的驾驶氛围 。此外,iCAR V23 还配备了燕飞利仕音响,为车内乘客带来高品质的听觉享受 。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以顶配的 501 四驱智驾版为例,它搭载了奇瑞猎鹰智驾 500 系统,采用地平线 J3+TDA4 双芯片协同方案,配备 22 组传感器,包括 800 万像素前视摄像头、4 颗环视摄像头、5 颗毫米波雷达和 12 颗超声波雷达 。该系统集成了 23 项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在高速场景下,支持全速域自适应巡航、智能变道超车、拥堵自动跟车及自动下匝道等功能,大大减轻了长途驾驶的疲劳感;在泊车场景中,提供自动、遥控及记忆泊车功能,即便是停车技术不太熟练的新手司机,也能轻松应对各种复杂车位 。对于注重智能配置和驾驶体验的消费者来说,iCAR V23 的座舱表现能够带来越级的享受 。
动力续航:多种选择满足不同需求
iCAR V23 在动力方面提供了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版本供消费者选择 。单电机车型最大功率 100 千瓦,峰值扭矩 180 牛・米,对于城市日常通勤以及一般的城郊出行来说,这样的动力输出足够使用,起步轻快,加速过程平稳顺畅 。而双电机四驱版车型综合最大功率 155 千瓦,峰值总扭矩 292 牛・米,动力表现更为强劲,在需要急加速超车或者应对一些复杂路况时,能够展现出更好的性能,带来更出色的驾驶乐趣 。在四驱系统的加持下,车辆的通过性和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续航方面,iCAR V23 根据不同的电池容量,提供了四种 CLTC 纯电续航版本,分别为 301 公里、401 公里、501 公里和 550 公里 。其中,401 公里版本搭载 59.93 千瓦时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组;501 公里和 550 公里版本则搭载 81.76 千瓦时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组 。对于大多数城市用户而言,日常上下班通勤选择 401 公里续航版本基本可以满足一周的使用需求,并且车辆支持快充功能,30%-80% 的充电时间只需半小时左右,在短暂的休息时间内就能补充大量电量 。而如果有长途出行的需求,501 公里或 550 公里续航版本则能有效减少续航焦虑 。此外,iCAR V23 还具备 3.3kW 的外放电功能,在户外露营等场景下,可以为电子设备供电,甚至带动一些小型电器,为户外活动增添了更多便利和乐趣 。
越野能力:轻度越野表现出色
尽管 iCAR V23 并非专业的硬派越野车,但它在轻度越野能力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 。四驱版本车型拥有 43° 的接近角、41° 的离去角以及 210 毫米的离地间隙,涉水深度更是达到了 600 毫米 。这些数据使得它在面对一些非铺装路面、坑洼路段以及小溪流等常见的户外场景时,能够轻松应对 。i-ATS 全地形系统提供了 6 种驾驶模式随心切换,配合轮边限滑功能,在湿滑路面或者需要脱困时,能够合理分配动力,确保车辆的通过性 。例如,当车辆行驶在泥泞路面时,开启相应的驾驶模式,车辆能够稳定前行,不会轻易陷入困境 。对于喜欢周末自驾出游,偶尔想要探索一些小众户外路线的消费者来说,iCAR V23 的越野能力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
个性化定制:打造专属座驾
iCAR V23 的一大特色在于其极高的个性化定制潜力 。全车配备了 24 处扩展接口和 60 余个 1/4 螺口,前格栅、轮眉及车身覆盖件均可快速拆装 。车顶行李架预留接口,方便用户安装行李架、射灯等配件 。官方还预设了 90 多种配件供消费者选择,从实用的车顶行李架到酷炫的射灯,甚至还有复古风情怀套件,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将车辆打造成为独一无二的专属座驾 。这种个性化定制的特点,不仅增加了车辆的可玩性,也满足了当下消费者追求个性化的心理需求 。想象一下,开着一辆经过自己精心改装的 iCAR V23 行驶在路上,独特的外观一定会吸引众多目光 。
竞品对比:优势与不足并存
在 10 - 15 万这个价格区间的纯电 SUV 市场中,iCAR V23 有不少竞争对手 。与比亚迪元 PLUS 相比,比亚迪元 PLUS 的品牌影响力更大,经销商网络覆盖更广泛,售后服务相对更便捷 。但 iCAR V23 在外观设计上更加独特,硬派风格鲜明,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在某些方面也更为丰富 。吉利银河 E5 则侧重于科技感的营造,在车机系统的部分交互设计上有自己的亮点,但在越野通过性和个性化定制方面,iCAR V23 更具优势 。当然,iCAR V23 也并非完美无缺,例如其品牌知名度在目前可能相对一些老牌车企稍低,后窗视野由于造型原因略显狭窄 。但总体而言,它凭借自身独特的产品特点,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
iCAR V23 对于那些追求个性外观、注重智能座舱体验、有轻度越野需求以及日常主要在城市及周边出行的消费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选择 。它以不到 15 万的顶配价格,提供了丰富的配置、不错的动力续航以及出色的个性化定制潜力 。不知道这样的 iCAR V23,是否也让你心动了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