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急辟谣!特斯拉 Optimus 万台订单是乌龙:三个关键漏洞藏不住

科技圈刚掀起一阵 “人形机器人落地” 的热议,就被一盆冷水浇灭 —— 美国植物基药企 PharmAGRI 突然宣称与特斯拉敲定意向,要砸单 1 万台 Optimus Gen3 + 机器人用于农场种植和制药生产。可没等市场消化这则 “重磅新闻”,特斯拉 CEO 马斯克直接在社交平台甩下两个字:“假的”。这场反转大戏背后,藏着太多经不起推敲的漏洞。

马斯克急辟谣!特斯拉 Optimus 万台订单是乌龙:三个关键漏洞藏不住-有驾

药企画的 “自动化大饼” 有多诱人?

按照 PharmAGRI 的说法,这笔合作堪称 “制药业自动化革命”。公司 CEO 林恩・斯托克韦尔对外宣称,1 万台 Optimus Gen3 + 将贯穿从植物基原料种植到处方药灌装的全链条:在自营农场里,机器人要完成播种、采摘、分拣的精细化农活;进入药厂车间,还要参与原料药合成的精密操作,甚至承担药物流转的全程监管 —— 据称这样能完美满足美国缉毒局(DEA)对制药劳动力的合规要求,帮企业拿到联邦采购订单。

听起来,这似乎是特斯拉机器人从工业测试走向垂直行业的 “里程碑”,但只要稍微深究,就会发现这张 “大饼” 根本经不起啃。

马斯克急辟谣!特斯拉 Optimus 万台订单是乌龙:三个关键漏洞藏不住-有驾

漏洞一:不存在的 “Gen3+”,拿什么交货?

特斯拉 Optimus 的研发进度,从来不是 “跨越式” 的。2021 年 AI Day 上,特斯拉只是放出了 Tesla Bot 的概念视频;2022 年的原型机连平稳行走都困难,被网友调侃 “像刚学会走路的婴儿”;2023 年底的第二代机型才算能完成拿杯子、拧螺丝等基础动作;直到 2024 年 9 月初,马斯克才展示了金色涂装的 Optimus 2.5,最大进步不过是手部多了几根可灵活活动的手指。

行业内都清楚,人形机器人从原型机到量产版,至少要经历 3-5 年的迭代:先解决 “能走稳” 的运动控制问题,再突破 “会判断” 的 AI 交互能力,最后还要通过极端环境测试 —— 更别提制药行业对精度的要求是毫米级,农场作业还要应对风雨、泥土等复杂场景。现在连 Optimus 3.0 的影子都没见着,PharmAGRI 口中的 “Gen3+”,简直是空中楼阁。

马斯克急辟谣!特斯拉 Optimus 万台订单是乌龙:三个关键漏洞藏不住-有驾

漏洞二:特斯拉会选 “无名小卒” 当合作伙伴?

翻看特斯拉的合作史,从来没有 “跳级合作” 的先例。当年推出电动重卡 Semi 时,第一批测试用户是百事可乐 —— 不仅因为百事有庞大的物流车队能提供真实数据,更因为巨头的口碑能为新产品背书;研发 4680 电池时,合作的是松下、宁德时代这样的行业龙头;甚至连太阳能屋顶,初期试点也选在加州的高端社区。

再看 PharmAGRI,不仅在制药圈没听过名号,官网设计简陋到连核心产品清单都不全,所谓的 “自营农场” 也没有公开的地址和规模数据。更可疑的是,其官网挂出的 “Optimus 机器人实拍图”,仔细一看竟是特斯拉 2023 年的旧图,只是 P 掉了原本的黑白配色。这样一家连素材都要 “抄作业” 的公司,怎么可能拿到特斯拉的大额意向书?

马斯克急辟谣!特斯拉 Optimus 万台订单是乌龙:三个关键漏洞藏不住-有驾

漏洞三:1 万台订单,特斯拉根本接不住

退一万步说,就算 Optimus Gen3 + 真的存在,特斯拉也没能力交付。马斯克今年 3 月在投资者大会上坦言,Optimus 要实现 “小规模量产” 至少要等到 2025 年,且初期产能会优先满足特斯拉自家工厂的需求 —— 比如替代流水线工人安装汽车零件,这才是马斯克口中 “Optimus 的第一战场”。

行业分析师算过一笔账: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部件伺服电机、减速器,特斯拉目前的供应链只能支撑月产百台的规模。要完成 1 万台订单,光是扩建生产线就要砸几十亿美元,还得等供应链配套跟上 —— 这显然不符合特斯拉 “先验证再扩产” 的节奏。马斯克会放着自家工厂的需求不顾,先给一家陌生药企供货?根本不可能。

马斯克急辟谣!特斯拉 Optimus 万台订单是乌龙:三个关键漏洞藏不住-有驾

辟谣背后:科技圈的 “蹭流量” 套路

马斯克的快速辟谣,其实是在给市场 “降温”。最近半年,人形机器人成了科技圈的 “流量密码”:谷歌、亚马逊都在晒原型机,国内的小米、优必选也在推新品,不少中小企业靠着 “与巨头合作” 的假消息炒热度。PharmAGRI 这波操作,本质上就是想借特斯拉和 Optimus 的名气抬高自己,甚至可能是为了吸引融资。

对普通读者来说,这事儿也给了个教训:判断科技新闻真假,不妨记住三个 “小技巧”:看产品进度 —— 没量产的产品不谈大规模订单;看合作对象 —— 巨头不会随便找无名公司;看细节逻辑 —— 产能、技术是否能自洽。

至于特斯拉 Optimus 的真正落地时刻,或许要等马斯克晒出 3.0 版本的实际操作视频,甚至等百事、沃尔玛这类巨头先试用起来。在那之前,所有 “万台订单” 的传闻,大概率都是浮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