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浪潮加速袭来的今天,纯电动车的续航焦虑仍是不少消费者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尤其是面对高速出行、极寒天气等“高压场景”,电池掉电快、续航虚标等问题频频出现。然而,吉利以“千里浩瀚”技术体系强势破局,以超1000公里的实测续航、全场景智能管理能力,真正做到了让电动出行不设边界。
一块电池,跑出千里新可能
更重要的是,吉利为这块“强芯脏”配置了一套自己的智慧“大脑”——第五代BMS电池管理系统。它不仅能实时检测每一颗电芯的状态,动态调整功率输出与热控制策略,更通过预测驾驶行为、提前调节能耗策略,实现从“多装电”到“高效用电”的跨越。
冬天不掉链子,续航更稳定
中国有极端气候,从零下30℃的漠河到酷热难耐的吐鲁番,对电动车续航构成多重考验。而吉利“千里浩瀚”技术真正打破了“电车怕冷”的行业魔咒。
实际路测数据显示,在零下20℃的环境中,续航衰减率仅8%,远低于行业普遍20%以上的水平。其背后是吉利自研的全域热管理系统——不仅关注电池,还囊括电驱、电控系统乃至空调与车内座舱的热分配,通过预测性调节,实现整车热效率最大化。冬天不需苦等预热、也不用担心空调一开续航跳水,智能系统早就替你“热好了”。
会“思考”的节能机制,全程不焦虑
“千里浩瀚”不仅靠硬件吃饭,它还是一个擅长“动脑子”的系统。
借助AI驾驶行为预测功能,系统可基于车主日常驾驶轨迹和风格,预测接下来路况并合理分配电量资源。比如你常在某路段加速,系统将提前做好功率调配;若遇到长下坡,它会自动增强动能回收力度,不浪费一丝下坡能量。
再结合基于车速、载重、风阻的空气动力学优化与轻量化车身设计,让整车在任何场景下都能跑得稳、用电少,不再担心“充满电还得省着开”。
充得快,跑得远,适配全场景
除了跑得远,“千里浩瀚”在补能效率上也同样出色。依托800V高压平台和自研超级快充架构,车辆可以实现10分钟充电超过400公里的成绩,真正做到“停一会儿电就满了”。
这种高效快充的能力,不仅适用于城市日常,也能让你说走就走地出发,不再因为找桩、等电而延误行程。无论是周末自驾出游,还是长途异地穿越,“千里浩瀚”都能全力支撑。
不只是动力系统,更是生态底座
“千里浩瀚”并非单点突破,而是吉利新能源生态的技术底座。它不仅将应用于吉利银河、极氪等多款纯电平台,还将在未来支持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智慧出行方案。
通过车机互联、云端协同,系统能持续自学习、自优化,下一代“千里浩瀚”还将支持车-桩-网协同管理,形成完整的智能能源闭环。
总结:让“纯电无焦虑”成为现实
吉利“千里浩瀚”不是一个宣传口号,而是一整套经过实测验证、用户感知强烈的技术体系。它从电池、管理系统到智能算法全面升级,打破了人们对电动车“跑不远、怕低温、难充电”的刻板印象,让“跨省通勤”“四季出游”都成为纯电车的日常。
当你驾驶搭载“千里浩瀚”的车型穿越千里山河,你会发现,所谓的“续航焦虑”,只是过去的旧时代残影。新的电动出行时代,已经由吉利率先打开了一扇真正属于用户的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