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只要我们一聊起买车,话题似乎总也离不开新能源汽车,各种新势力、新技术、新名词层出不穷,好像明天燃油车就要被彻底淘汰了一样。
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当我们翻开真实的汽车销量数据时,会发现一个让人有些意外的现实:那些我们以为正在慢慢退出舞台的燃油SUV,实际上卖得依然非常火爆,甚至在一些价格区间里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
这就让很多人感到困惑了,为什么在电动车宣传铺天盖地、优惠政策满天飞的今天,还有这么多人坚定地选择去购买一台需要加油的SUV呢?
这背后其实反映了当下汽车市场最真实的一面,是一场关于价格、技术和消费者真实需求的深度博弈,也是普通老百姓在用自己的钱包进行最务实的投票。
我们首先来看看这场博弈中最直接、最刺激的部分,那就是价格。
现在的燃油车市场,尤其是SUV领域,用“惨烈”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过去那些在4S店里价格坚挺,甚至还需要加价才能提车的合资品牌车型,如今一个个都放下了身段,优惠力度大到让人咋舌。
就拿大众来说,途观L和探岳这两款曾经的“神车”,动辄优惠六七万块钱已经不是新闻,探岳的裸车价格甚至已经下探到了13万多的水平,这在三五年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更夸张的是大众途岳,这款车型的入门价格经过优惠后,落地价竟然能控制在8万多元,用一个过去只能买到小型轿车的预算,现在就能买到一台挂着大众标的德系紧凑型SUV,这种吸引力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是巨大的。
丰田那边也是如此,RAV4荣放、锋兰达、卡罗拉锐放这几款主力车型,优惠幅度普遍在4到5万元,使得锋兰达这样的全球车型,最终落地价也降到了10万元左右的区间。
这种集体性的价格下探,直接原因就是来自我们自主品牌的强大压力。
自主品牌在这场竞争中扮演了“价格屠夫”的角色,但它们的策略并非简单的低价倾销,而是用技术和配置优势,实现了对同价位合资品牌的“降维打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吉利博越,这款车落地价大约在10万元,但它给你的东西却远超这个价位应有的水平。
它基于吉利与沃尔沃共同开发的CMA架构打造,这个平台赋予了它优秀的底盘素质和安全性,这是很多同价位车型不具备的先天优势。
更关键的是,它全系标配了高通骁龙8155芯片,这颗芯片是目前许多高端智能电动车用来宣传其智能座舱流畅度的核心硬件,而吉利直接把它放在了一台10万元的燃油车上。
相比之下,很多合资车型在这个价位还在使用反应迟钝、功能单一的“老爷车机”,两者的体验差距就像智能手机和功能机一样明显。
同样表现出色的还有奇瑞瑞虎8 PRO,它以不到10万元的裸车价,提供了一台拥有197马力的1.6T“鲲鹏”发动机,动力强劲,同时还提供了5座和7座的灵活选择,满足了不同家庭的出行需求。
更让消费者安心的是,奇瑞为发动机提供了终身质保的政策,这一个承诺直接打消了很多人对国产品牌耐用性的最后一点疑虑。
还有吉利星越L,它不仅拥有越级的2845毫米轴距,带来了宽敞的乘坐空间,更重要的是它搭载了源自沃尔沃技术的2.0T发动机,百公里加速只要7.5秒,动力表现甚至超过了大众经典的EA888发动机,同时油耗控制得还相当不错。
这些例子都说明,我们的自主品牌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只能靠便宜和堆配置来吸引人的角色了,而是在发动机、底盘、智能化这些核心技术领域,真正具备了和国际大厂掰手腕甚至实现反超的实力。
当然,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消费者在选车时也需要更加理性,不能只被巨大的优惠冲昏头脑。
比如,虽然大众探岳的优惠很大,但需要注意的是,它的低配车型在配置上缩水也比较严重,像全景天窗这样深受国内消费者喜爱的配置都被取消了,所以在购买前一定要仔细核对配置单。
再比如丰田锋兰达,虽然价格诱人,品牌可靠,油耗也低,但它的入门版车型内饰用料确实比较廉价,大面积的硬塑料会让车内的质感大打折扣,而且在隔音降噪方面的表现也比较一般。
这些都是在享受低价的同时,消费者可能需要做出的一些妥协。
这场燃油SUV市场的变革,也清晰地反映出不同地区、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分化。
在一二线大城市,由于交通拥堵和对油耗的敏感,像丰田RAV4荣放的混动版本销量占比持续提升,已经接近一半,这说明城市用户在燃油车的便利性和电动车的经济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平衡点。
而在广大的三四线城市、县城和乡镇市场,消费者更看重的是车辆的耐用性、低油耗和品牌口碑,因此像锋兰达、卡罗拉锐放这样优惠后价格实惠、又顶着丰田光环的车型,就成了新的宠儿。
此外,在网约车市场,像日产轩逸、大众朗逸这类车型依然是绝对的主力,因为对于营运车辆来说,皮实耐用、保养便宜才是硬道理。
总的来说,2025年的燃油SUV市场展现出的是一种“务实主义”的胜利。
当新能源汽车还在进行着激烈的“配置军备竞赛”,不断堆砌屏幕、算力和各种花哨功能时,这些热销的燃油SUV用实实在在的落地价和经过市场长期检验的可靠性告诉我们,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家庭而言,汽车的本质属性依然是一个可靠、省心、经济的代步工具。
如果你的年度行驶里程低于两万公里,居住或工作环境不方便安装充电桩,或者你就是单纯不喜欢电动车带来的续航焦虑和电池衰减问题,那么现在反而可能是入手一台燃油SUV的最佳时机。
因为合资品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降价清库存,而自主品牌的技术已经全面成熟,消费者可以用大概五六年前六成的价格,买到一台当年需要花费20万元才能拥有的高品质、高配置的车型,这无疑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