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掌门人怒批价格战:中国车该卷向全球了

“9.9元一杯的咖啡你喝过,那9.9万的SUV你见过吗?”

这话听着像段子,可放在今天的车市,真不是开玩笑。走进任何一家4S店,销售开口第一句八成是:“我们现在有补贴,落地价特别香。”仿佛不降价,车就卖不出去。但就在前几天,奇瑞的老板尹同跃在台上直接撂下一句狠话:“我最不喜欢价格战。”全场哗然。

你说一个车企老总,干嘛要说这种“得罪人”的话?别急,听我慢慢聊。这背后,其实藏着中国车企集体的焦虑:我们到底是要继续“卷价格”,还是该支棱起来“卷技术、卷全球”?

先说说奇瑞这波操作有多硬气。别看现在满大街都在打价格战,比亚迪降、理想降、甚至连新势力都开始“真香”返祖,但尹同跃站出来说了一句很多人想说又不敢说的话:降价一时爽,品牌火葬场。你卖得越便宜,消费者就越觉得你不值钱。久而久之,谁还愿意为技术、为品质买单?

可问题是,你不降,别人降,市场就被抢走了。这就跟打游戏一样,本来大家好好发育,结果有人直接开挂,你不跟,就得被淘汰。奇瑞也一样,eQ系列、风云系列技术不差,混动系统甚至能跟比亚迪DM-i掰手腕,可一到终端,消费者张嘴就问:“比比亚迪便宜吗?”——一句话,把你辛辛苦苦堆的技术全给劝退了。

奇瑞掌门人怒批价格战:中国车该卷向全球了-有驾

这就尴尬了。你有三电技术,有鲲鹏动力,有Lion智能座舱,结果消费者只关心“落地多少?”“能送几次保养?”你说气人不气人?尹同跃说“被年轻人绑架”,听着像甩锅,其实真不是。现在的年轻人精着呢,要智能、要空间、要颜值,但最要的是——性价比三个字,必须顶呱呱。

可问题是,性价比≠便宜。真正的性价比,是用合理的价格买到超出预期的价值。比如奇瑞的混动DHT,百公里油耗能做到5L出头,动力还比同级强一截,这不就是“真香”?但可惜,在营销上,它没讲明白。

咱们再拉出来比一比。拿奇瑞风云A8和比亚迪秦PLUS DM-i来说,都是插混家轿,一个主打舒适大空间,一个主打经济实用。秦PLUS确实便宜,起售价不到10万,销量也猛,但你坐进去就知道,内饰塑料感还是有点重,底盘过坑时“咚咚”响,像在敲鼓。而风云A8呢?空间更大,座椅更软,NVH控制也更好,可价格一高,很多人立马“走路摇头晃脑”地走人了。

再看智能化这块,奇瑞的Lion系统反应快、界面清爽,语音识别也挺准,但比起华为加持的问界,那真是“上桌第一个动筷”的差距。问界M5一开出去,自动泊车、NCA智驾、鸿蒙座舱,样样都让你觉得“这车会自己思考”。奇瑞呢?L2级辅助驾驶有,但没那么“上头”,用户感知不强。

可话说回来,问界靠的是华为,奇瑞靠的是自己。一个背靠科技巨头,一个自研自产,谁更值得敬佩?

奇瑞掌门人怒批价格战:中国车该卷向全球了-有驾

还有出口这块,奇瑞真的在“支棱起来”。2024年出口超90万辆,2025年要冲百万,这什么概念?相当于每卖出两辆中国品牌车,就有一辆是奇瑞造的,而且是卖到海外。俄罗斯、巴西、中东、东南亚,奇瑞的车比国产手机还火。在那边,奇瑞不是“便宜代步车”,而是“国民神车”,维修方便、皮实耐造,连当地人结婚都开奇瑞接亲。

反观比亚迪,虽然也在出海,但更多是靠电动大巴和高端车型打开局面,家用车的渗透速度没那么猛。蔚来更别说了,主打高端,一辆车卖三四十万,情怀是有了,但销量撑不起“全球爆款”的名头。

所以你看,奇瑞走的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先在海外把量做起来,再反哺国内品牌力。这招,高!

再说回技术。奇瑞这些年真没闲着。鲲鹏发动机热效率高,DHT混动系统结构精巧,三电技术也在快速迭代。它缺的不是技术,而是把技术“讲成故事”的能力。比亚迪有“DM-i省油王”的标签,特斯拉有“自动驾驶先锋”的人设,蔚来有“服务天花板”的口碑,可奇瑞呢?很多人还停留在“老咕噜棒子”的印象里,觉得它是“上一代神车”。

但事实是,奇瑞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只靠QQ打天下的品牌了。它的底盘调校越来越稳,风阻系数也压得越来越低,车内空间设计更是“床车”级别,后排一放倒,午休睡觉完全没问题。安全性上,高强度钢用得不少,碰撞测试成绩也拿过五星,可宣传呢?几乎为零。

更关键的是,尹同跃提的那个“向更大更高的空间卷”,太对了。中国市场再大,也就14亿人,而全球市场是80亿人。你在国内卷到“跌冒烟了”,不如出海去抢蛋糕。国内价格战打到“天塌了”,海外一辆车能赚两份利润,这账谁不会算?

奇瑞掌门人怒批价格战:中国车该卷向全球了-有驾

可出海不是简单地把车运过去就行。要本地化生产、要建渠道、要适应法规、要应对文化差异。奇瑞能做成,靠的是几十年的积累和极强的执行力。这份定力,很多新势力真比不了。

所以回到开头那个问题:中国汽车,到底该不该继续“卷价格”?

我的看法是:短期来看,价格战躲不掉,毕竟消费者就吃这一套。但长期来看,谁能把“性价比”升级成“质价比”,谁才能笑到最后。奇瑞现在做的,就是这么一件事:用技术打底,用出口撑腰,慢慢把品牌往上拉。

它可能不会像问界那样一夜爆红,也不会像比亚迪那样销量炸裂,但它走的是一条更稳、更远的路。

价格战是毒品,谁打谁爽,但打多了,品牌就废了。而奇瑞,正在试图戒掉这个瘾。

奇瑞掌门人怒批价格战:中国车该卷向全球了-有驾

那么问题来了:

面对越来越卷的车市,你是更愿意买一台“便宜大碗”的车,还是愿意为技术、为品质多掏点钱?

如果有一台技术扎实、出口全球、但价格不那么“真香”的奇瑞,你会考虑购买吗?

这样的中国品牌,你爱了吗?

奇瑞掌门人怒批价格战:中国车该卷向全球了-有驾

你会怎么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