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杀到慕尼黑:中国车出海,老外慌了?

慕尼黑的风,吹得有点不一样了。

往年这时候,欧洲人进车展就俩字儿——看戏。德系三强一登台,BBA那味儿往上一摆,气场直接拉满。可今年,不少老炮儿转了一圈下来直挠头:咋感觉最热闹的摊子,挂着中文牌子?

比亚迪杀到慕尼黑:中国车出海,老外慌了?-有驾

比亚迪这次真不是来打酱油的。人家站台上一摆就是13款车,从轿车到SUV再到刚露脸的海豹06 DM-i旅行版(Seal 6 DM-i Touring),清一色新能源阵容,整得跟主场作战似的。两年前他们在欧洲才6款车撑场面,现在直接翻倍还拐弯。更狠的是,官方说了,年底前要在欧洲32个国家干出超过1000家门店。这哪是卖车?这是要铺网啊。

重点来了,新车价格也放出来了。海豹06DM-i起售价36990欧元,旅行版贵一千,37990欧元起步,按汇率算差不多三十万出头人民币。听着不便宜?但你得看它干了啥事儿——综合续航飙到1350公里。插电混动能跑这么远,等于从慕尼黑一脚油门能干到罗马不带加油充电的。这数据一甩出来,隔壁展台那些还在纠结“纯电焦虑”的车企脸都绿了。

比亚迪杀到慕尼黑:中国车出海,老外慌了?-有驾

小鹏也没闲着,把自家最新的智驾系统搬上来,激光雷达加城市NGP,实测城区自动变道成功率压过95%。零跑更绝,嘴上说着“我们是新势力”,转身就在西班牙敲定生产基地,明摆着不打算当过路客,是要扎根。

你说中国品牌靠低价冲市场?早不是那个年代了。现在去欧洲卖车,比亚迪玩的是技术绕桩。欧盟不是盯着纯电搞反补贴调查吗?行啊,咱主推DM-i混动,政策红线边上跳舞,节奏拿捏得死死的。而且你看他们动作,一边卖车一边建厂,本地化生产提上日程,供应链跟着走出国门,这不是临时起意,是早就画好路线图了。

比亚迪杀到慕尼黑:中国车出海,老外慌了?-有驾

其实回头想想,国内那场杀红眼的价格战,反倒成了出海前的地狱级训练营。一年一个换代,电池能量密度、热管理效率、电驱集成度,卷得连螺丝钉都想减重两克。结果呢?练出来的肌肉,到了海外一亮出来,全是硬货。

比亚迪杀到慕尼黑:中国车出海,老外慌了?-有驾

欧洲人慌不慌?真有点。大众急吼吼喊话要把电动Polo压到2.5万欧元以下,宝马加快平价电动车项目进度,奔驰也在调整电动战略。以前是他们教全球怎么做豪华车,现在倒过来,得琢磨怎么接住中国品牌的“技术+成本”组合拳。

但这背后,不只是生意上的压力,更多是心理落差。几十年汽车霸主地位,突然发现下一代出行的话语权,正悄悄往东边偏。当一辆挂着“BYD”logo的旅行车停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民宿门口,后视镜里映着雪山和蓝天,那一刻,改变的不只是交通方式,还有人们对“谁造好车”的认知。

比亚迪杀到慕尼黑:中国车出海,老外慌了?-有驾

别误会,前路肯定不好走。欧洲法规复杂,认证流程慢,消费者对新品牌信任需要时间积累。可有一点很清楚:中国车企已经不再躲在角落里偷偷学艺,而是拎着家伙事儿,大大方方走上擂台。

比亚迪杀到慕尼黑:中国车出海,老外慌了?-有驾

这场反攻,打得有章法,也有底气。不是靠嘴皮子吹,是用一块块电池、一套套系统、一辆辆车拼出来的。慕尼黑的灯光打在比亚迪展台上,照见的不只是新车,还有一个工业大国的集体突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