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厢,国内新能源车企卷得飞起,恨不得把电芯抠出来当算盘珠儿使,这边厢,毛子们却对大排量V8燃油车爱得深沉,这事儿搁一块儿,就倍儿有意思。申城车展上,长城汽车一亮出V8发动机,俄罗斯专家的那个鸡冻劲儿,隔着屏幕都能溢出来。他们就吃这一套,觉着毛熊家就得是这种“膀大腰圆”的家伙什,越野性能还得是嘎嘎硬。敢情,咱们的车企不仅能捣鼓电动爹,还能攒大排量油老虎去拿捏战斗民族?这波操作,颇有乾坤。
近来,俄媒上头“中国汽车金蝉脱壳”的调调甚嚣尘上,说是中国牌子要溜之大吉了,俄罗斯汽车市场要闹空城计。理由嘛,也简单粗暴,不少中国车都在搞断码清仓。这光景,跟年关将至商场里的甩货大促一个味儿,让人心里直打鼓。莫不是真要歇菜?
可有懂行的跳出来辟谣了,说这压根不是啥“金蝉脱壳”,而是“战略乾坤大挪移”。他们笃定,像长城、奇瑞、吉利这些汽车大鳄,断不会舍弃俄罗斯这块淌油的饽饽。清库存不过是障眼法,真正的大招是推出更对毛子胃口的新车型。比方说长城那台专为海外市场打造的V8发动机,就要率先安在出口俄罗斯的坦克800上。毛子们对坦克系列那是真真儿的偏爱,特别是坦克300和坦克500,简直就是“国民座驾”。不难想象,一辆装载V8发动机的中国越野车,在俄罗斯会有多吃香。
这事儿咂摸咂摸,挺有嚼头。明面上,俄罗斯市场对汽车的诉求的确别具一格。地广人稀,路况堪忧,外加冬日漫长苦寒,大排量、高离地间隙、四轮驱动的越野车自然而然就成了香饽饽。暗地里,咱们的车企也的确够机灵,能瞅准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策略。你稀罕啥,我就给你造啥,这才是生意的门道。
不过,行家也发话了,想在短期内瞧见新兴中国牌子在俄罗斯市场崭露头角,难度系数有点高。眼下俄罗斯汽车市场,基本上已经被那些财大气粗、实现了本地化生产的中国龙头企业给鲸吞蚕食了。这些企业有底气熬过市场寒冬,后来者想从中渔利,恐怕没那么容易。
倒要说说小米,这家伙或许能成为一匹异军突起的黑马。要知道,小米在俄罗斯一直走的是“物美价廉创新品牌”的路子,靠着独树一帜的竞争优势,指不定真能闯出一片天。
实话说,现在俄罗斯汽车市场还面临一个硬茬,那就是中国车的供给过剩,库存压力山大。但这也只是权宜之计,等库存清得七七八八了,留守的中国牌子势必会接踵而至推出新品来攻城略地。
所以,中国汽车是不是真能“持续霸榜”俄罗斯市场,关键不在于咱们汽车工业的能耐,毕竟咱们是基建狂魔,啥都能攒出来。说到底,还是得看俄罗斯老百姓的腰包够不够鼓。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兜里没银子,再好的车也只能望眼欲穿。就好比咱们小时候,眼巴巴地瞅着橱窗里的变形金刚直流哈喇子,到头来还是只能买个山寨的聊以自慰。
归根结底,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的戏码,其实也是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的一个缩影。从最初的低端货,到现在的品质飞升、技术革新,中国制造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改写着世界的观感。只不过,这条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需要咱们见招拆招、审时度势、精进自身实力。就像俄罗斯的凛冬,虽说严寒酷烈,捱过去就是春暖花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