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起,新能源汽车开始恢复征收购置税了,听起来好像整个新能源买卖要凉凉了似的。其实不完全是这样。根据我最近从供应链经理那边听来的消息,加上翻了些招待会资料,新政策是在现有10%的购置税基础上,新能源汽车2026年和2027年依然有减半征税的优惠,也就是说,实际税率只有5%。别急,这还不是重点。
前两天和同事聊到这个,他说:买辆30万的新能源车,购置税要花多少?我心算了一下,直觉告诉我5%的话,也就是1.5万左右。结果事实果然如此。因为每辆新能源车减免的购置税额最高限额是1.5万元,这意味着30万以下的新能源车,购置税直接5%,这还挺好算。超过30万呢?咱得按10%税率算,再减去15,000元限定。
举个例子:某位邻居计划买辆50万的电动车,按10%算是5万购置税,减去1.5万优惠,最后要缴税3.5万。这不就是和传统燃油车的购置税差不多了?我跟他开玩笑说。实际上,这就是政策限制豪华新能源车抢占优惠资源的手段。财政部显然不想再让百万级豪车拿着大红包砸市场,毕竟新能源阵营也得公平竞争。
从供应链角度来看,我私下感觉,这政策反映了产业链的成熟和格局的分化。以前拿补贴像抢白菜,后来慢慢变成你得体现自己的产品力和价格竞争力,不是靠政策撑着。新能源车企的研发投入、零部件采购都在调节。你可以把整个供应链想象成一条流水线,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关系,现在像是必须给各站点一点硬币,不能全塞给顶端的豪华品牌,否则资源不均。
说个小插曲,上个月朋友在4S店听销售说,搞这个政策也为了刺激30万以内车型销量,因为这批次20万-30万的新款纯电SUV是主力军,太难卖了。倒是没细想过,这政策是不是也会促使厂商调整售价和配置组合,拿捏这个1.5万元优惠线边缘让购车成本更诱人?感觉厂商的心理博弈又开始了,怎么看?
说到价格,我刚才翻了下笔记,2024年底一款同级别纯电SUV跟传统燃油SUV对比,新能源车型综合用车成本(电费+维护)大概降低了20%-30%(样本有限),却要补点购置税,实际花费差不多压缩回去了。你觉得,这购置税政策调整,是不是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优势又被抹回一些?还是说,买新能源的那帮人根本不在乎这1万块购置税,重点还是续航和智能配置?
还有一点挺有意思——我之前写过购置税的完全免征,个人认为会促使新能源车在价格上直接下沉,结果这次反而设置了最高减免1.5万,这手一收回去,市场上30万以下的新能源车价格甜头还在,但高端的成本突然加码。这是不是有点矛盾?其实不然,我后来想通了:这更像是给市场划了两条线,既有优惠刺激,也得防止政策福利滥用,换句话说,政策就是给小年轻暖心,给豪车打脸。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是不是各地的执行细节也很关键?我听说不同省市对新能源补贴政策还有些差异,有些地方补贴优化后,相当于新能源汽车购车负担还是很轻,购置税的恢复真的会不会对销量产生致命打击?还要再关注。
顺便吐槽一句,买车就是麻烦,弄得这么复杂,好多人直接忽略这些税收细节,反正到时候销售给算好了,但心里总觉得绕来绕去的,自己好像亏了点东西,却说不清楚啥亏了。
回到车型比较,举个直观的例子,同价位30万左右的,比亚迪唐EV和理想L8,购置税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但后者因为是增程式,续航和油电成本结构完全不同,实际上理想L8在养车成本上每公里便宜大概0.5块钱(估算样本少),就算购置税双双5%,长跑下来理想车主可能心里更有底。你会怎么选?是为购置税缴纳多掏点钱还是日常省点电费油费?
临场小计算:假设一辆30万元新能源车购置税5%即1.5万,买车补贴退场,假如日均行驶50公里,电费成本0.5元/公里,每年跑1.8万公里,电费约9000元,车购税加电费头一年费用大致2.4万元;而同价油车买车购置税直接10%即3万,油费估计1元/公里,1.8万公里就是1.8万,头年费用4.8万左右。这样算下来,是不是并没有看上去贵那么多?奇怪的是,这个购置税新政对电动车刚开始的市场冲击会有多大?
又或者,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接近45%这么高了(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体感估算),购置税恢复反而是一种稳态,市场自然会微调,没那么可怕。说多了,也不知道明天买车会不会又有新政策调整,是不是?
购置税恢复但减半优惠加上上限的政策,给人的感觉像是想收点钱,又不想伤害新能源蛋糕。但市场里人心复杂,有人算这笔账,有人根本不管税,多数还是看续航和品牌。驾照把握住了没?停车位准备好了吗?价格再怎么调整,最后还是那台车你天天堵在路上……谁会真想想买车后这些细节呢?你说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