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那辆老轿车快跑散架的时候,我和家人凑在厨房喝茶,差点就打起来——一个说要买七座车,一个念叨老马自达空间大,另一个索性直接拍板:"买SUV,买丰田省心!”就这么一顿乱糟糟,丰田威兰达顺理成章被拉进了我们的小算盘本。其实一开始根本没抱太大期望,还是老刘——隔壁单位和我同岁——他搭话说,“你真想省事,威兰达那混动挺溜,油钱都省出一年小度假了。”
第一次去展厅,正好赶上午饭高峰,销售忙活得满头冒汗。我顺手在副驾上攥把,手一搭,“咋这么硬?”销售憨笑:“实用嘛,耐糙!”那天还赶上短途试驾,静下来心头一想,空间是真敞亮。后排坐三个成年人,车里没三明治味儿都觉得空落落。我1米8,腿能伸直,对了,有回小区路窄停车,我先进后备厢摸那滑板,晃一晃差点没找着头尾——深,是真的深。微信群里有个车友发过照片,他家娃的三轮滑板车、帐篷、烧烤架堆里,愣是还剩半块地儿。有人开玩笑说:“下次窝里开局麻将得咱先抢威兰达后备箱。”
其实最让我心动还是油耗。先用朋友的2.5L双擎,短短两天市区怼怼停停,高速也去了一小圈,油表瞪眼看也就五升边上——真不是吹牛。媳妇老喊油价贵,最后一算比原来家里老轿车一年省出来的,都够买一堆小家电了。后来我琢磨着2.0L燃油版行不,销售嘟囔说,“不糊弄,市区六、六点五,最多七升,车主们普遍讲的。”有个维修师傅更狠,说混动挡电池沉重点儿,晚高峰光是单踏板滑行,跟玩儿电瓶车似的,巨省心。
安全配置也有话头。全系上了“丰田智行安全”,高级点名就Toyota Safety Sense,老实讲功能我刚上手时不怎么信。高速上跟着前车试自适应巡航,速度柔顺,油门、刹车松松快快。还有那啥偏道提醒,方向盘会咯噔咯噔震,睡懒觉的都给叫醒。我还特意扭头看,气囊照顾得挺全,买回来姥爷一看说,“老外做车还真在乎人命!”——不过也是,安全没毛病。
但也吐槽几句,动力是真说不上有啥惊喜。2.0升的自然吸气,起步还行,要真高速上想甩过大车,油门踩到底,总感觉迟了半拍。有次走京藏高速,前方大货插队,我想超出去,结果发动机声一浪接一浪,人却还在原地,媳妇急得后座吼我:“快一点!”——说实话,追求推背感的铁定要慎重。
内饰嘛,说不上好坏。打开车门,塑料感扑面来,门板、扶手、手摸到处都硬邦邦。表弟在五菱上班,一路看一眼吐槽,“家用行,反正越用越糙,掉色不心疼。”不过仪表台那块,真觉得有点偷工减料了,要是有点软包或者缝线,再贵点都愿意贴补上。说个冷门配置,群里小赵就抱怨,副驾驶座椅竟没高低调节,说媳妇腿短踩不到地,窝老高了,坐着累,我家倒没这烦恼。
说起这车机系统,我险些想砸屏。屏幕大小跟我家平板差得远,切导航、放歌常常得等一阵——卖车的还说“丰田主打稳定”。最拉胯的还是那无线CarPlay压根没影,人家国产车“插不用插”成标配。每次上车插根线,媳妇边收拾边唠叨:“怎么这日系大厂还这么落后!”
隔音事儿,也就那样。60迈时还行,上一百码气流声全灌屋里。有一回我妈在后排讲笑话,副驾听不清非嚷着关窗盖音响,开久了总觉得耳朵堵着。有人反馈自己把门板自己加装吸音棉,花三五百块略有提升,不过漏风点儿还是有。
再有就是小配置上,丰田跟国内对手还真比不过。中配不带座椅加热,朋友东北的冬天骂街说:“刚坐进去那一下,冻得跟冰窖似的!”有的车友直言,电动尾门非得选高配加,低配后备箱自个儿抗着抬——老人小孩可吃不消。还有倒车影像,有点糊,看清障碍得眯眼儿,师傅说加钱换高清版得去外面改装店,好多新手想省省也不容易。
说到养护,得插个八卦。小区老王开的同款,三年一万五千多公里,一次小毛病没出过,但上回说左后轮进沙眼,去4S一查,师傅拍胸口,“没事,换个皮筋一百来块,自己用怼怼就成。”这要在有些欧洲品牌身上,得多花几千。还有一个比较少人知道的点:威兰达新款底盘防锈喷涂,据说比前代厚,北方下雪天盐水溅上更耐用,天冷路滑也不容易锈蚀。
顺道说件糗事。新车第二周,我小姑看着车标“TOYOTA”发蒙,一顿鄙夷:“啥玩意儿,听着跟豆腐渣似的。”半个月后她抱娃来兜风,后排直呼舒服,还问后备箱搁不下家门口那袋柚子——上海俚语里叫“侬还晓得买啥啊,牢靠就行了!”
价格嘛,不同地方有差。前台姑娘透露现在入门版下来十三出头——不过高配奔两十万,不少人劝掂量掂量,要啥配置选啥价位。业内老黄讲了个段子,“有钱中配,没钱低配,爱折腾就自己上淘宝改。”
后来车提回来了,家里地库擦肩碰上一个汉兰达的,也都是一副熟悉路数。开了近一年,我家用了威兰达拉过狗,装过西瓜,冬天老妈把羽绒服后排堆成个小山——用着就是这么个实在样儿。上个月邻居说要换车,拉着我转了两圈,还端详后备箱留言板:“不求炫技,只求糙用。”谁懂谁知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