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混动之争,热度不减
在如今的车圈,“插电混动好还是增程混动好” 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始终占据着热门话题榜。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这两种混动技术成为了众多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不管是在汽车论坛里激烈的口水战,还是 4S 店销售人员口中的对比话术,都能感受到这场争论的热度。
在这个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想要了解插电混动和增程混动的技术原理、优缺点,动动手指就能查到大量资料。然而,铺天盖地的信息里,难免掺杂着一些不实内容和商家的营销话术,让人越看越迷糊。这就导致这个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广大车友们依旧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今天,我们就来拨开迷雾,深入剖析插电混动和增程混动,看看它们到底谁更胜一筹 。
一、迷雾重重:信息时代的混动迷局
在这个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网络上关于插电混动和增程混动的内容铺天盖地。打开汽车论坛,各种观点激烈碰撞,有人说插电混动技术全面,能适应多种工况;也有人坚称增程混动简单直接,在城市通勤中优势明显 。社交媒体上,一些所谓的 “汽车专家” 为了流量,发表一些片面甚至错误的观点,误导了不少消费者。
消费者小李就深受其扰,他本想换一辆新能源车,在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反而更加迷茫。“一会儿看到说插混车型在亏电状态下油耗低,动力强;一会儿又有人说增程车开起来更像纯电车,安静又舒适。我都不知道该信谁的了。” 小李无奈地说道。
还有很多消费者在购车时,会受到 4S 店销售人员的影响。有些销售人员为了推销某一款车型,会夸大其优势,对劣势避而不谈。比如,在介绍插电混动车型时,强调其动力强劲、油耗低,但却不提及电池衰减和充电设施不完善的问题;而在推荐增程混动车型时,只说它续航无忧、驾驶体验好,却忽略了发动机发电时的噪音和震动 。
这些不实信息和片面之词,让很多消费者在选择插电混动和增程混动车型时感到困惑。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分辨真假,只能在各种信息中徘徊,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而要想真正弄清楚两者的区别,还得从技术原理入手。
二、深度剖析:技术原理大揭秘
(一)插电混动技术解析
插电混动技术,英文简称 PHEV(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它融合了传统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两大动力源,就像是给汽车装上了两个 “心脏”,让车辆在不同的行驶场景下都能游刃有余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发动机和电机既可以单独工作,也能携手合作,共同驱动车辆前行。
当你驾驶插电混动汽车在城市道路中低速行驶时,如果电池电量充足,车辆会自动切换到纯电模式。这时候,发动机就像一位安静的 “睡美人”,停止工作,车辆仅依靠电动机驱动。电动机凭借其瞬间可输出最大扭矩的特性,让车辆起步轻快,加速平稳,而且在行驶过程中几乎没有噪音,也不会产生尾气排放,就像驾驶一艘在城市 “海洋” 中安静滑行的电动小船,既环保又舒适 。比如,比亚迪的秦 PLUS DM-i 在纯电模式下,续航里程可达 120 公里,对于日常通勤距离较短的上班族来说,完全可以实现一周五天不加油,只用电就能满足日常出行需求。
要是你要跑长途,或者电池电量不足时,发动机就会 “苏醒” 过来,开始工作。此时,车辆进入混动模式。混动模式又细分为串联、并联和混联三种运行方式 。在串联模式下,发动机并不直接参与驱动车轮,而是扮演发电 “小能手” 的角色,通过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为电动机提供动力,多余的电能还会被储存到电池中。这种模式就像是一场接力赛,发动机发电,电机驱动车辆,分工明确 。而在并联模式中,发动机和电动机同时发力,共同驱动车轮,就像两个齐心协力的小伙伴,一起推动车辆前进,提供更强大的动力,满足你超车、爬坡等对动力要求较高的场景 。混联模式则更为复杂,它综合了串联和并联的优点,车辆可以根据不同的行驶工况,智能地在串联和并联模式之间切换,以达到最佳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以比亚迪唐 DM-i 为例,在混动模式下,它的综合油耗低至 5.5 升 / 百公里,相比同级别纯燃油车,油耗大幅降低,同时又不用担心续航里程焦虑。
(二)增程混动技术解析
增程混动技术,也被称为串联式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与插电混动技术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增程混动系统中,发动机就像是一个专职的 “发电站”,它的主要任务不是直接驱动车轮,而是驱动发电机发电 。车辆的行驶完全依靠电动机来完成,这一点和纯电动汽车颇为相似。
当增程混动汽车的电池电量充足时,它和纯电动汽车一样,仅由电池为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车辆行驶,实现零排放、低噪音的绿色出行。比如,在城市日常通勤中,理想 ONE 在满电状态下,纯电续航里程可达 188 公里,对于大多数城市居民来说,日常上下班、接送孩子等出行需求都可以轻松满足,而且在纯电模式下,驾驶体验非常舒适,加速顺滑,车内静谧性也很好 。
一旦电池电量不足,发动机就会启动,带动发电机发电。这些电能一部分直接供给电动机,维持车辆的行驶;另一部分则会给电池充电,以备后续使用 。这就好比在你长途旅行时,车辆自带了一个移动的 “加油站”,不用担心电量耗尽而抛锚在路上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发动机不能直接驱动车轮,电能需要经过发动机发电、电机驱动这两次能量转换,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能量损耗,所以在高速行驶等需要大功率输出的情况下,增程混动车型的能耗相对较高 。就像理想 ONE 在高速行驶时,如果电池电量不足,发动机持续发电驱动车辆,油耗会比在城市低速行驶时高出不少 。
三、优劣对比:全方位大比拼
(一)能耗表现
在能耗方面,插电混动和增程混动各有千秋。插电混动车型在电池电量充足时,纯电行驶几乎零能耗,这对于日常城市通勤距离较短的用户来说,成本非常低 。当电量不足进入亏电工况后,发动机和电机协同工作,通过合理的能量分配,能有效降低油耗。以比亚迪的一些插混车型为例,在亏电状态下,其专用发动机的高热效率和先进的能量回收系统,使得车辆的综合油耗可以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一般能达到 5 - 6 升 / 百公里左右 。
增程混动车型在城市低速行驶且电池电量充足时,能耗表现也相当出色,和纯电动车无异 。不过,一旦电池电量不足,发动机启动发电,由于电能需要经过两次转换(发动机发电、电机驱动),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能量损耗,所以在高速行驶等需要大功率输出的情况下,油耗会相对较高。比如理想 ONE 在高速亏电状态下,油耗可能会达到 8 - 9 升 / 百公里 ,相比同级别插电混动车型在高速亏电时的油耗要高一些。
(二)动力性能
从动力性能来看,插电混动车型的优势在于发动机和电机可以共同驱动车辆,在加速、超车等场景下,能够提供更强劲的动力 。在并联模式下,两者同时发力,瞬间就能输出强大的扭矩,满足驾驶者对动力的追求。例如,宝马 530Le 插电混动车型,在混动模式下,其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 6.9 秒,动力表现十分出色 。而且,插电混动车型可以根据不同的驾驶工况,智能地在纯电、混动等模式之间切换,适应各种路况。
增程混动车型主要依靠电机驱动车辆,电机的特性使得它在起步和低速行驶时动力输出非常迅速和平顺,能够提供类似于纯电动车的驾驶感受 。由于发动机不直接参与驱动,在某些情况下,动力输出的连贯性可能会更好。像赛力斯 SF5 增程版,其电机最大功率可达 405kW,最大扭矩 820N・m,零百加速仅需 4.68 秒,动力性能强劲 。不过,在高速行驶且电池电量不足时,发动机持续发电,可能会导致动力输出受到一定影响,相比插电混动车型在高速时发动机直接参与驱动,动力表现会稍显逊色 。
(三)成本差异
成本方面,插电混动车型由于技术复杂度较高,零部件数量较多,其研发、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插电混动系统需要同时兼顾发动机和电机的协同工作,对控制系统的要求也更高,这无疑增加了整车的成本 。一些高端插电混动车型,其价格往往比同级别燃油车高出不少。此外,插电混动车型的电池容量虽然相对较小,但由于需要支持多种驱动模式,电池的性能和质量要求也不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成本 。
增程混动车型的技术相对简单,发动机只负责发电,不需要复杂的机械传动系统,零部件数量相对较少,所以在研发和生产成本上有一定优势 。其主要成本集中在电池和电机部分,而且由于增程混动车型通常电池容量较大,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其成本优势可能会更加明显 。例如,新势力造车品牌中的一些增程混动车型,价格相对较为亲民,能够让更多消费者接受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增程混动车型如果要实现长续航,就需要配备更大容量的电池,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购车成本 。
(四)续航能力
在续航能力上,插电混动车型和增程混动车型都具备一定的优势。插电混动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一般在几十公里到一百多公里不等,对于日常城市通勤来说基本足够 。当纯电续航不足时,发动机启动,进入混动模式,通过加油可以实现较长的综合续航里程,有效解决了用户的续航焦虑 。比如,广汽丰田雷凌双擎 E + 的纯电续航里程为 55 公里,综合续航里程可达 985 公里 ,无论是城市出行还是长途旅行都能轻松应对。
增程混动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通常比插电混动车型更长,一般能达到 200 公里左右,甚至更高 。这使得它在城市日常通勤中几乎可以完全依靠纯电行驶,实现零排放 。当电池电量不足时,发动机发电,继续为车辆提供动力,综合续航里程也能轻松超过 1000 公里 。以理想 ONE 为例,其纯电续航里程为 188 公里,综合续航里程可达 1080 公里 。不过,由于增程混动车型在高速行驶时油耗相对较高,所以在长途高速行驶时,其实际续航能力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
(五)驾驶体验
驾驶体验上,插电混动车型由于具有多种驾驶模式,能够给驾驶者带来丰富的选择 。在纯电模式下,车辆安静、平顺,没有发动机的噪音和震动,驾驶感受非常舒适;而在混动模式下,发动机和电机协同工作,动力强劲,满足驾驶者对动力的不同需求 。在市区拥堵路段,可以切换到纯电模式,避免发动机频繁启停带来的顿挫感;在高速行驶需要超车时,混动模式又能提供充足的动力 。
增程混动车型则更接近纯电动车的驾驶感受,因为其主要依靠电机驱动 。在行驶过程中,动力输出线性,加速平稳,车内静谧性好,给人一种安静、舒适的驾驶体验 。即使发动机启动发电,由于其不直接参与驱动,对驾驶感受的影响相对较小 。特别是在城市低速行驶时,增程混动车型的驾驶体验与纯电动车几乎没有区别,非常适合在城市中穿梭 。不过,当发动机在高负荷发电时,可能会产生一些噪音和震动,对驾驶体验有一定的影响 。
四、市场风向:销量与品牌选择
(一)销量数据对比
从销量数据来看,插电混动和增程混动近年来都呈现出迅猛的增长态势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 年前 7 个月,插电 / 增程式混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达到 236.1 万辆,同比增长 84.5% 。其中,插电混动车型凭借着多年的市场积累和技术沉淀,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在 2024 年 4 月,插电混动车型销量同比增长 68%,而增程车型销量同比增长 57% 。
再把时间线拉长,从过去几年的市场表现来看,插电混动车型的销量基数一直较大 。比亚迪作为插电混动领域的佼佼者,旗下的多款插混车型,如唐 DM-i、宋 Pro DM-i 等,长期位列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列 。这些车型凭借着优秀的燃油经济性、强劲的动力性能以及丰富的配置,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2023 年,比亚迪插电混动车型的销量超过了 150 万辆,占其总销量的一半以上 。
增程混动车型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增长速度不容小觑 。以理想汽车为例,其主销车型理想 ONE、理想 L 系列凭借着大空间、长续航、高配置等特点,迅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2023 年,理想汽车全年销量超过 30 万辆,成为新势力造车品牌中的销量冠军 。进入 2024 年,理想汽车的销量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单月销量多次突破 4 万辆 。此外,问界系列车型在华为的赋能下,也取得了不错的销量成绩 。2024 年 7 月,增程式车型批发销量约 12.2 万辆,同比增长 115%,环比增长 5% ,其市场份额正在逐步扩大。
(二)车企技术路线倾向
在车企的技术路线选择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化 。主流传统车企大多选择了插电混动技术路线,并不断进行研发迭代 。比亚迪作为插电混动技术的领军者,从最早的 F3DM 到如今的 DM-i 超级混动技术,已经历经了多次技术升级 。其 DM-i 技术凭借着超高的燃油经济性,一经推出便迅速占领市场,成为众多消费者的购车首选 。吉利、长城、奇瑞等自主品牌也纷纷加大在插电混动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出了各自的混动技术平台,如吉利的雷神智擎、长城的柠檬混动 DHT 等 。这些传统车企在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方面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能够更好地整合插电混动系统,实现发动机和电机的高效协同工作 。
造车新势力中的部分品牌则对增程混动技术情有独钟 。理想汽车凭借增程混动技术在市场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产品定位精准,主打家庭用户,满足了消费者对大空间、长续航、舒适性的需求 。零跑汽车也在增程混动领域持续发力,旗下的零跑 C11 增程版以其高性价比的优势,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 。此外,阿维塔、极氪等品牌也宣布将推出增程混动车型,加入这一赛道的竞争 。新势力造车品牌选择增程混动技术,一方面是因为增程混动系统结构相对简单,研发难度较低,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推出产品;另一方面,增程混动车型的驾驶体验更接近纯电动车,能够满足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舒适化的追求 。
五、理性抉择:适合自己才是最好
经过前面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插电混动和增程混动各有优劣,没有绝对的谁好谁坏,关键在于消费者的个人需求和用车场景。
如果你是一位典型的城市上班族,每天的通勤距离在纯电续航里程范围内,且家里或单位有方便的充电设施,那么增程混动车型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它在城市低速行驶时,纯电驱动带来的安静、舒适体验,以及较长的纯电续航里程,能满足你日常出行的需求 。而且,增程混动车型相对简单的技术结构,后期的维护保养成本也可能较低 。比如,你每天上下班往返距离在 50 公里左右,理想 ONE 的 188 公里纯电续航完全可以让你一周大部分时间都不用启动发动机,仅靠纯电就能轻松应对 。
要是你的用车场景比较复杂,不仅有城市通勤,还经常需要跑长途,而且充电设施不太方便,那么插电混动车型会更适合你 。插电混动车型在高速行驶时,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轮,相比增程混动车型在高速亏电时的能耗更低,动力表现也更好 。在长途旅行中,不用担心电量不足导致动力下降或油耗飙升的问题 。例如,你经常要从城市开车回老家,路途较远,中途充电又不太方便,比亚迪唐 DM-i 这种插电混动车型就能很好地满足你的需求,它的综合续航里程长,在混动模式下也能保持较低的油耗 。
此外,如果你对动力性能有较高的要求,追求驾驶乐趣,那么插电混动车型发动机和电机共同驱动带来的强劲动力,会更符合你的口味 。而如果你更注重购车成本,且对车辆的技术复杂度不太在意,那么增程混动车型相对较低的研发和生产成本,可能会让它在价格上更具优势 。
六、总结:告别争论,拥抱适合
插电混动和增程混动,这两种技术就像汽车领域里的两位 “武林高手”,各有各的看家本领 。插电混动凭借其全面的技术和多样的驱动模式,在动力性能和综合续航方面表现出色;增程混动则以简单直接的技术结构和接近纯电动车的驾驶体验,在城市通勤场景中崭露头角 。
在这场激烈的争论中,我们不能简单地判定谁更好,因为它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 。对于消费者来说,买车就像找伴侣,合适才是最重要的 。在做出选择之前,不妨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自己的日常用车场景、经济实力以及对车辆性能的需求 。如果你经常在城市里穿梭,充电方便,那么增程混动车型或许能给你带来安静、舒适的出行体验;而如果你需要经常跑长途,对动力要求较高,插电混动车型可能会是你的得力伙伴 。
在这个多元化的汽车市场中,我们应该告别无意义的争论,以理性的态度去看待插电混动和增程混动 。它们都是汽车技术发展的产物,都在为我们的出行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两种混动技术也会不断完善和创新,为我们带来更加优质的汽车产品 。希望大家都能选到适合自己的爱车,开启美好的出行生活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