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有一款国产车平均每卖出1台就被骂10次,但买它的人却越来越多。 它首次让国产车卖到30万以上还月销过万,凭一己之力盘活了中国增程车市场,开创了六座SUV的全新赛道。一边被疯狂吐槽“工业垃圾”,一边被50万车主真金白银投票支持——这就是理想汽车,中国车圈最矛盾的“顶流”。
当2019年理想ONE上市时,整个车圈都在冷笑:一个从没造过车的品牌,找二流工厂代工,敢卖32.8万? 更离谱的是它用的增程技术——发动机只发电不驱动,被喷“脱裤子放屁”。 当时没人想到,这台车一年后卖爆了,2021年成为首个单月销量破万的国产30万以上车型。
争议从那时就开始了。传统车迷痛骂增程技术落伍,可现实打脸更快。开过的人发现:市区用电成本1毛一公里,跑长途用油续航1400公里,比油车省30%油费。问界、深蓝、零跑迅速跟进增程车型,2024年中国每卖出4台新能源车,就有1台是增程车。
理想更大的功劳是定义了“六座家庭SUV”。 此前百万豪车才有六座,理想ONE用带冰箱的独立座椅、三块娱乐大屏精准戳中二胎家庭。 幼儿园门口接孩子的车队里,五台就有一台理想L8或L9。 车企们立刻嗅到商机:问界M9后排能投影看电影,奇瑞风云T11给第二排装了按摩沙发,连20万的深蓝S09都标配了小桌板——这些产品全受益于理想开创的六座高端市场。

骂声最凶的集中在价格上。2023年之前理想全系车型最低30.98万起,网友怒喷“国产车不配卖这么贵”。有意思的是,骂得越狠销量越高:2023年理想卖出50万台,车主群里最常见留言是“键盘侠没开过就喷”。另一个挨骂点是创始人李想,他在微博直接怼网友“连轮子都买不起”,甚至把黑子留言截图挂评论区。
代工模式也曾是攻击靶子。早期工厂生产线老旧,有人拍到车身焊缝不齐的照片全网疯传。但车主实测反馈很现实:理想L系列常年霸榜中保研安全前三,AEB自动刹车在鬼探头测试中刹停率100%。老车主换购率高达45%——相当于每两台就有一人继续选理想。
2024年的纯电车型MEGA又掀起新风暴。发布会前造型被PS成殡仪车玩梗,上市当月仍有1200个家庭下单。车主王先生的话代表很多用户心态:“网上越说晦气,我越要试试,结果发现快充12分钟能跑500公里,第三排比MPV还宽敞。 ”
真正的挑战来自新对手。 2025年5月上市的乐道L90,同样定位六座纯电SUV,直接把价格砍到26.99万。 理想紧随其后推出的纯电i8定价38.8万,差出近12万。 两家展厅就隔一条马路,销售们拿着配置表互相拉客:乐道强调充电比特斯拉快1倍,理想则亮出独门技术——全车能通过语音指挥15个部件,连天窗都能用嘴控制开关。线下战况更焦灼。 上海某商场门店记录显示,周末平均每接待10组客户,就有3组在对比乐道L90。
舆论风波中藏着真实市场需求。
老用户对纯电转型态度分裂。乐道L9车主刘女士坚持等理想出纯电MPV:“孩子一上车就看动画片,增程器的电根本不够用”。北京的张先生却退回增程款:“回老家路上充电桩排队两小时,还是加油实在”。
销量数据此刻比争论更直观:2025年上半年理想卖出28万台车,但主打增程的L系列占比仍高达79%。刚刚过去的6月,理想新开165家超充站,重点铺设三四线城市高速服务区——这些充电站5分钟能充进400公里续航,比加一箱油还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