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用“防间谍”理由紧急召回中国造电动汽车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用“防间谍”理由紧急召回中国造电动汽车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用“防间谍”理由紧急召回中国造电动汽车-有驾

11月初,一纸命令从以色列国防军发出,700辆专供高级军官的国产车被点名收回。配车名单里清一色都是三年前采购的奇瑞瑞虎8,那会儿还特意挑了空间大、适合带娃的版本给有家庭需求的中校们。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用“防间谍”理由紧急召回中国造电动汽车-有驾

选车流程绝对不是随便拍脑袋定下来的事,从车型到系统再到安全评估,每一步都得过关。要真怕什么摄像头、麦克风藏玄机,当年直接排除掉不就完了?结果这些奇瑞开了三年才突然说“数据有风险”,这操作看着就怪。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用“防间谍”理由紧急召回中国造电动汽车-有驾

更离谱的是,这批智能车早就经过多媒体系统处理,说是把能联网的数据功能都净化干净了,现在又跳出来讲控制不了数据传输。前后说法自相矛盾,让人忍不住怀疑是不是另有所图。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用“防间谍”理由紧急召回中国造电动汽车-有驾

所谓“安全隐患”听着挺吓人,但放眼现在市场上的智能汽车,有几个没有摄像头和传感器?哪款不接个网连个手机?如果按这个标准来搞,只能全行业一起打包当成移动间谍设备,一刀切谁也别卖。但偏偏替换方案还是日本品牌——比如那台2016年被曝Wi-Fi模块轻松破解密钥的老版欧蓝德,那漏洞可比中国车明面上还明显。这逻辑玩得也太随意了吧?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用“防间谍”理由紧急召回中国造电动汽车-有驾

双重标准摆在脸上,也没啥遮掩。有些国家技术问题就是“风险”,有些地方同样漏洞反而变成“小问题”。本地法规其实管得很严,中国企业做网联汽车的位置轨迹采集根本不能出境,音视频数据禁止外流。这种强制性国标不是摆设,不存在偷偷摸摸违规操作。驻以使馆的话也不是空口白牙,是实打实拿政策撑腰。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用“防间谍”理由紧急召回中国造电动汽车-有驾

表面上一套动作做得热闹:分阶段禁用、贴上“防范间谍活动”的标签,还要全面替换现役中国车辆。但到了最敏感的总部区域,比如基里亚这种地方,却依然在继续使用原来的国产车。这场戏演得太足,总觉得哪里透着心虚味道。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用“防间谍”理由紧急召回中国造电动汽车-有驾

背后小动作更多,招标环节私下通知租赁公司,把所有中国品牌剔除出去,还要求整个过程严格保密。一边担心惹恼经济合作对象,一边又想顺美国意思走套路,这两头讨好的姿态让人无语。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用“防间谍”理由紧急召回中国造电动汽车-有驾

其实这一波剧本熟悉极了,美国和英国早就在各自领域封杀过中国制造,各种技术威胁论满天飞,以色列这次不过是跟风搭台罢了。当初特拉维夫轻轨项目也是这样,中以联合体价格最低却硬生生被美国压力拦下来,被法国、西班牙公司截胡,中国企业只能靠法律途径争取权益。不信自己判断,全程照搬外部指令,也是够憋屈。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用“防间谍”理由紧急召回中国造电动汽车-有驾

军事援助每年高达30亿美元,说到底还是离不开美国这条线。在战略层面绑死,自主权自然缩水;政治利益优先的时候,“技术安全”往往只是个幌子,用来甩锅或转移焦点罢了。吃亏最多的是那些刚习惯好用混动车型、突然又要改开油耗飙升燃油版的新晋军官们吧?

调侃归调侃,要是真为安全考虑,为啥不用统一检测标准查验所有车型,而非单拎某国产品祭旗呢?毕竟全球范围内,无论是美国牌子的特斯拉还是德国的大众,都曾爆出类似的数据泄露事故。从没人见哪个国家因此整顿整个产业链,更不会因为一个厂商的问题否定全部同行。所以这样一刀切,看起来更像是在应付政治压力,比起实际管理效果差远了。

现实情况就是这么尴尬:买的时候嫌弃不了高性价比,用的时候享受省钱舒适,到最后只因别人一句话,就翻脸找借口赶尽杀绝。不仅采购成本涨了一大截,还多背一个环保压力,再加上一身言而无信名声。如果真影响到两国正常合作,到底划算不划算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有时候政客嘴里的“大义”,最终伤害的是普通人的钱包和环境,他们自己可能都没盘明白账怎么算才靠谱呢。

等剧情发展下去,如果双方关系真的受到冲击,这笔损失可远超几百辆公务配车那么简单。“间谍帽子”扣得容易,可惜难看的总归是自己的形象。从头到尾折腾半天,不如痛快承认喜欢省钱买好货,多余理由讲多错多罢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