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 Ultra的定价策略与产品定位引发了广泛关注,其售价从预售价81.49万元大幅下调至52.99万元,降幅达28.5万元。雷军在发布会上强调,这一调整旨在“让喜欢的人真正买得起”,并试图通过高性能、智能化配置和价格竞争力重新定义国产豪车标准。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与分析:
### 1. **定价策略与用户定位**
- **降价背景**:小米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原本计划购买BBA(奔驰、宝马、奥迪)中高端车型(如宝马5系、奥迪A6、奔驰E级)的用户对SU7 Ultra感兴趣,但预售价81.49万元被认为偏高。经过数月讨论,最终将售价定为52.99万元,以覆盖更广泛的潜在用户群体。
- **心理战术**:有分析指出,小米通过高预售价拉高市场预期,再以“腰斩价”制造“捡漏”效应,成功将用户情绪从抵触转为认可,强化了性价比感知。
### 2. **产品性能与技术亮点**
- **动力与加速**:SU7 Ultra搭载自研三电机系统,最大马力1548匹,百公里加速仅需1.98秒(不含起步时间),最高时速达359km/h,号称“地表最强四门量产车”。
- **赛道表现**:量产版车型在国内多个赛道刷新纪录,如上海国际赛车场圈速超越保时捷Taycan Turbo GT,保时捷官方也公开表示祝贺,雷军称此互动展现了国际品牌的格局。
- **智能化配置**:标配Xiaomi HAD全场景智驾系统,支持端到端自动驾驶,覆盖城市道路、高速、泊车等场景;同时配备激光雷达、英伟达Orin-X芯片等高算力硬件。
### 3. **市场反响与销量目标**
- **订单表现**:发布会后10分钟内大定订单突破6900台,全年销售目标设定为1万台。雷军表示对完成目标有“九成把握”。
- **产能与交付**:小米汽车2024年累计交付13.5万辆,2025年1月单月交付超2万辆,连续4个月交付量突破2万。雷军为2025年设定了30万辆的交付目标,并计划通过产能扩张实现。
### 4. **行业影响与品牌战略**
- **冲击高端市场**:小米SU7 Ultra以“性能比肩保时捷、科技紧追特斯拉、豪华媲美BBA”为目标,试图打破传统豪车品牌壁垒。天风证券指出,自主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的市占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智能化或成为定义新豪华的关键。
- **研发投入与生态布局**:小米2025年研发预算达300亿元,其中AI相关业务占比25%。同时,通过手机(如小米15 Ultra)与汽车的生态互联,进一步强化高端产品矩阵。
### 5. **争议与挑战**
- **定价争议**:部分舆论质疑小米通过预售价锚定效应操控消费者心理,但市场实际反响积极,用户普遍认可降价后的性价比。
- **竞争压力**:尽管保时捷等品牌对小米的赛道成绩表示认可,但长期来看,小米需在品牌积淀、服务体系等方面持续投入以巩固高端定位。
### 总结
小米SU7 Ultra的定价调整不仅是市场策略的成功案例,也反映了国产车企在电动化与智能化趋势下冲击高端市场的决心。通过技术自研、精准定价和生态协同,小米试图在豪车领域开辟新赛道,但其长期竞争力仍需时间验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