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电动车别被“固态电池”忽悠!真相:续航1000公里的,成本比油车还高

固态电池量产?大半是“半吊子”。

最近车企和电池厂都在喊“固态电池来了”:有的说续航能超1000公里,有的直接揭牌量产基地,好像下一秒就能颠覆液态锂电池。

但你发现没有?这些号称“量产”的固态电池,80%都是“半固态”——没完全摆脱液态电解液,根本不是你想象中的“全固态黑科技”。那真相到底是什么?咱们一点一点说透。

“固态电池”量产?先看清“半固态”的真面目

买电动车别被“固态电池”忽悠!真相:续航1000公里的,成本比油车还高-有驾

你刷到的“固态电池上车”新闻,大概率是车企的营销套路。

比如有的车企宣传新车用了“固态电池”,续航破1000公里,听着特心动。但拆开看就知道,它用的是“半固态电池”——液态电解质还留了10%以内,有的甚至是5%的“准固态”[1]。

这不是偷换概念吗?倒也不能完全算。半固态确实比传统液态电池安全:少了易燃的液态成分,短路、爆炸的风险低了不少。而且它不用改太多生产线,液态产线改一改就能用,改造成本只有20%-30%,良率还能到80%以上[4]。

但扎心的是,它的“提升”很有限。能量密度最多从传统三元电池的300Wh/kg,涨到450Wh/kg[1]。反映到车上,就是续航从700-800公里,升到1000-1200公里——算不上“革命”,顶多是“优化”。

更关键的是,半固态电池的成本不低。目前只敢用在高端车型上,普通消费者想尝鲜,得先多掏几万块。那真正的全固态电池,为啥不直接量产?

全固态电池卡在哪?三条路线全有“死穴”

买电动车别被“固态电池”忽悠!真相:续航1000公里的,成本比油车还高-有驾

全固态电池才是真·目标——不用液态电解液,用锂金属当负极,能量密度能翻两倍,还绝对安全。但它有个大问题:三条主流技术路线,全有“致命短板”。

先说聚合物路线,是大众、宝马这些车企在推的。它的优点很明显:材料轻、有韧性,看着特别适合装车。但缺点更致命:得在60℃以上的高温下才能正常工作,循环寿命还不到1000次,每年容量要掉15%。

你想想,夏天车放太阳下都能到50℃,再额外加热电池?不仅费电,还可能加出短路风险。额外装热管理系统,又会拉高成本——这短板,短期内补不上。

再看氧化物路线,靠的是陶瓷一样的材料,优点是绝对安全,不怕烧、不怕炸。但讽刺的是,它太“硬”了:电解质和电极接触不好,得反复烧结、压制才能用,设备投入高得吓人。

更坑的是,它要加稀土元素提升性能。稀土价格忽高忽低,而且贵得离谱——按一台笔记本电池的容量算,光材料成本就能超1万美元,是液态电池的5-10倍[资料内技术分析]。这要是装在电动车上,车价得翻番,谁买?

最后是最受关注的硫化物路线,宁王、丰田、三星都在赌。它的优点能打:室温下导电快,能量密度高,还能快充。但它有个“要命”的问题:一碰到水和氧气,就会产生剧毒的硫化氢气体。

硫化氢浓度只要超10ppm,就会危害健康,甚至爆炸[5]。生产、储存、装车都得全密封,现有生产线根本用不了,得重建一套全新的系统——成本十亿、上百亿起步。2027年想规模化装车?大概率是“科幻”。

三条路线全有死穴,那全固态电池就没希望了?也不是,只是得等。

别等全固态了!未来3年,买电动车看这两点

买电动车别被“固态电池”忽悠!真相:续航1000公里的,成本比油车还高-有驾

如果你最近想买电动车,别盯着“全固态”三个字等——5-8年内,它很难走进普通家庭。

未来3年,真正能买到的“固态电池车”,都是半固态的。而且它会先装在高端车型上,比如几十万的豪华车——车企要先用高端市场试错,把良率和成本降下来。

等3年后,半固态电池的成本大概能和现在的三元电池拉近,差距控制在30%以内。到时候,中端车型才会慢慢搭载。所以现在买电动车,别被“固态”二字忽悠,重点看两点:

一是续航是否真的实用:比如日常通勤50公里,续航500公里就够了,没必要为了“1000公里”多花几万;二是电池质保政策:半固态电池还是新技术,质保年限、衰减承诺要问清楚。

当然,固态电池的进展我会持续追踪——比如哪家车企真的把半固态成本降下来了,硫化物路线的安全问题有没有突破,这些都会影响你未来买电动车的决策。下次我还会拆解“车企技术宣传套路”,教你分辨哪些是真创新,哪些是蹭热度。

你会等全固态电池再买电动车吗?还是现在就选半固态车型?评论区聊聊。

想第一时间get这类深度拆解,比如半固态电池的成本变化、车企的最新动作,点击关注,后续更新不遗漏。

数据来源:

1. 奔驰与Factorial Energy合作纯电EQS车型宣称续航超1000公里、电芯能量密度450Wh/kg;

2. 亿纬锂能成都固态电池量产基地“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于2024年9月3日下线;

3. 固态电池概念首次提出于上世纪70年代,1991年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在《物理快报》提出可充电固态锂电池设计方案;

4. 半固态电池改造成本为液态电池产线的20%-30%,全固态电池产线重建率超60%;

5. 硫化物电解质接触水氧产生的硫化氢,浓度超10ppm即危害健康。

#电动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