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断崖近30%!上汽转身牵手华为:“亲儿子”智己何去何从?

销量断崖近30%!上汽转身牵手华为:“亲儿子”智己何去何从?

销量断崖近30%!上汽转身牵手华为:“亲儿子”智己何去何从?-有驾

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在上海车展喊出“All in尚界”的瞬间,黄浦江边的春风里突然多了几分火药味。这家连续18年稳坐中国车企头把交椅的巨头,此刻却像在钢丝上跳舞——左手牵着华为全力押注新品牌,右手攥着自家高端“独苗”智己汽车,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左右手互搏的困局。

一、上汽的背水一战

2024年对于上汽来说堪称黑色年份。全年销量暴跌20%,净利润缩水近九成,这份成绩单直接把老牌车企逼到悬崖边缘。燃油车市场持续萎缩,新能源转型步履蹒跚,欧洲市场又遭遇35.3%的高额关税狙击,三重压力叠加下,上汽不得不祭出杀手锏——与华为联手打造鸿蒙智行第五界“尚界”。

销量断崖近30%!上汽转身牵手华为:“亲儿子”智己何去何从?-有驾

这个决策背后是血淋淋的教训。智己汽车作为曾被寄予厚望的“一号工程”,2024年仅完成销量目标的一半。更尴尬的是,其最新车型L6预售发布会上重点宣传的“AI外卖”功能,竟被网友戏称为“外卖专车”,这种营销失误直接暴露出品牌定位的混乱。

二、尚界入场引发的连锁反应

尚界的横空出世就像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首期60亿投入、5000人专属团队、华为智慧出行解决方案加持,这些数字背后是上汽孤注一掷的决心。但值得玩味的是,尚界首款车型锚定20万元以下市场,与智己坚守的25万+高端区间形成错位布局。

这种看似精妙的战略设计实则暗藏玄机。华为终端智选车业务部总裁汪严旻透露,双方合作涵盖产品定义到终端销售的全链条。这意味着上汽不仅要交出造车主导权,还要直面“华为光环”对自主品牌的虹吸效应——当消费者在华为展厅看到尚界时,还会记得展厅外的智己吗?

销量断崖近30%!上汽转身牵手华为:“亲儿子”智己何去何从?-有驾

三、智己的生死时速

翻开智己的成绩单,数据令人揪心。2025年一季度销量同比暴跌29.66%,3月单月仅卖出3100辆。这个承载着上汽高端梦的品牌,现在连生存都成问题。更讽刺的是,其引以为傲的“灵蜥数字底盘”和IM AD 3.0智驾系统,在消费者认知中远不及“鸿蒙座舱”有吸引力。

智己联席CEO刘涛仍在强调“集团所有前瞻技术优先落地”,但市场早已失去耐心。当车主在社交平台自嘲“开智己像外卖小哥”时,这个曾对标特斯拉的高端品牌,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滑向边缘化深渊。

销量断崖近30%!上汽转身牵手华为:“亲儿子”智己何去何从?-有驾

四、看不见的硝烟

上汽这场豪赌背后,折射出传统车企转型的集体焦虑。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累计研发投入超300亿元,这种技术储备是任何车企都难以短期复制的。选择“智选车模式”看似妥协,实则是用市场换时间的生存策略——用尚界稳住基本盘,为智己争取喘息空间。

但这种走钢丝的平衡术风险极高。飞凡汽车被整合进荣威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智己若不能在今年实现单月盈利目标,很可能步其后尘。更严峻的是,当华为合作伙伴增至五家,尚界能否复制问界的成功还要打上问号。

站在2025年的十字路口,上汽的困境恰是中国汽车产业变革的缩影。当“灵魂论”让位于现实生存,这场关乎生死的转型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智己的存亡不仅关系着一个品牌的命运,更将验证传统车企是否能在智能电动时代守住最后的堡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