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省7千的车,北方人不敢碰?
北京的张师傅最近很纠结:同事买的电车一年电费才600多,自己的油车每月油费就得700块,但他死活不敢换电车。
原因很现实。去年冬天,他试驾过同事的电车,标称500公里的续航,实际开了不到350公里就亮了红灯,零下几度的天气里找充电桩的滋味,他想起来就犯怵。
这不是个例。汽车评测博主“超哥”结合1000位车主调研和J.D. Power 2025年数据发现:北方电车冬季续航平均衰减25%,南方衰减仅5% 。同样是买电车,南北方的体验堪称“冰火两重天”。
地域定生死:南方选电车像捡钱,北方选油车不遭罪
张师傅的顾虑,戳中了北方人选电车的核心痛点——低温续航缩水。
J.D. Power 2025年的报告显示,虽然电池技术进步让续航焦虑整体缓解,但“寒冷天气”仍是影响续航的头号因素。北方冬季气温常低于零下10℃,锂电池活性下降,再加上开空调取暖,续航打七五折成了常态。要是赶上大雪封路,找充电桩的难度会翻倍。
南方车主就没这烦恼。深圳的李女士开纯电车型两年多,夏天开空调续航也就降个5%,家充每度电才0.3元,年均电费刚过800元。她算了笔账:之前开油车时,年均油费快8000元,现在每年能省出一部手机钱。
更关键的是政策红利。2025年电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延续,上海、深圳、广州等10多个城市还能直接申领绿牌,不用摇号竞价。在上海,一块燃油车牌照要9万多,买电车等于直接省了这笔钱。
但北方也不是完全不能选电车。“超哥”的调研里,30%的北方车主选了混动车型——冬天用油防续航焦虑,平时用电省成本,刚好中和了地域短板。
场景决对错:通勤50公里内选电车,每月3次长途必选油车
如果说地域是“先天条件”,那用车场景就是“后天关键”。
济南的王先生踩过选车的坑。他买纯电车时图省钱,结果因为工作需要,每月得跑4次长途,每次都要规划充电时间,有时候赶时间只能借同事的油车。
“超哥”的调研数据很明确:日常通勤≤50km选纯电,每月长途≥3次选油车/混动。
通勤族选电车的优势太明显。按2025年油价8元/L、电价0.6元/度计算,电车每公里成本约0.15元,油车则要0.6元以上。每天通勤50公里,电车每月能比油车省675元,一年就是8100元。
而且电车保养还省事。油车5000公里就得换机油、机滤,小保养一次500-800元;电车不用换机油,主要检查三电系统,年均保养费才500-1000元。北京一位特斯拉车主开了两年四万公里,保养总花费才1000出头,这是油车想都不敢想的。
但常跑长途的人,油车或混动更靠谱。就算是800V高压快充,充到80%电量也得半小时,而油车加油只要5分钟。要是去偏远地区,充电桩覆盖率不足,电车很可能“趴窝”在路上。
成本算明白:买车多花3万,3年能赚回来吗?
选车时,没人能绕开“钱”的问题。
电车的初始价格确实更高,同级别车型比油车贵15%-25%。比如10万级别的家用车,电车可能要12万,油车10万就能拿下。
但把账算细了,电车反而更划算。首先是购置税减免,30万的电车能省近3万元,直接拉平了购车差价。其次是使用成本,电车年均使用成本比油车低7200元,算上保养省的钱,3年就能多赚回2万多。
更让人放心的是电池质保。2025年超过20家车企推出“电池终身质保”,多数承诺容量衰减至70%以下免费更换。以前担心的电池更换费高问题,现在有了政策托底。
不过有个细节要注意:部分车企的“终身质保”有附加条件,比如要求年行驶里程≤3万公里,还得全程在4S店保养。买车时一定要看清条款,别踩了“文字游戏”的坑。
看到这可能有人问:混动车型是不是“万能解”?确实,它兼顾了电车的省钱和油车的补能便利,2025年的市场占比已经涨到41.5%。但混动车型的质量问题也在增加,故障投诉量比纯电车更高,这点需要留意。
选车没有绝对的对错,只看合不合适。要是你在南方,每天通勤不远,电车绝对是省钱利器;要是在北方,还总跑长途,油车或混动更省心。
关于不同价位混动车型的真实用车成本,我整理了一份详细数据表,下次会专门拆解实操选购思路。另外,2026年电车购置税可能减半,这个政策变动对选车决策的影响,我也会持续追踪。
你所在的城市冬天冷吗?平时开车主要是通勤还是长途?欢迎在评论区聊聊,帮你分析最适合的车型。
数据来源:
1. J.D. Power《2025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魅力指数研究(NEV-APEAL)》,2025年5月29日
2. 懂车帝《2025 年新能源车与油车选购对比指南》,2025年8月5日
3. 西安汽车网《2025年主要城市新能源汽车上牌政策对比》,2025年10月2日
4. 懂车帝《2025年电动汽车行业新趋势:终身电池质保成核心竞争力》,2025年5月9日
5. 懂车帝《2025年,电车和油车到底该怎么选?看完这篇就懂了!》,2025年9月22日
全部评论 (0)